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中学生做操差的表现、影响因素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做操质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学生做操差是由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评价体制以及广播体操自身的原因共同组成的。为了提高中学生做操的质量:需要从充实广播体操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广播体操的认识、体育教师上课内容要灵活、改革教育评价体制、加强对广播体操地位和作用的宣传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自编操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第七中学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自编操教学活动。在市、区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中学生广播体操实施的基础上,开展了更加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学校自主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正在人生成长历程中的黄金阶段,我校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  相似文献   

3.
广播体操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健身作用。然而部分学生对广播体操不感兴趣及不够重视,导致锻炼成果不尽人意。文章就肇庆市中学生课间操锻炼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当前青少年身心特点,对当前广播体操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吸引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健美操     
G831.1 20030484青春活力与健美一推荐新颖健美的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广播体操[刊,中,I]/王占春∥中国学校体育.-2002(5).-11-12(TY)广播体操∥中学生∥小学生∥幼儿∥编排∥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调研等研究方法,对"阳光工程"深入实施背景下学校广播体操再认识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揭示与分析,并结合日本-丹麦体操运动的优势,对如何抓住发展契机,更好地促进学校广播体操发展做出尝试性的思考。发挥制度保障的长处并结合"阳光工程"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学校广播体操的开展;深入理解阳光体育思想内涵,借鉴日本-丹麦体操的优点,弥补不足;正确处理好学校广播体操的内外关系,促进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另外,针对新时期学校广播体操的发展形势提出3点对策,主要着眼于运动内容及音乐的选编、组织方式的安排以及评价和监督制度的实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广播体操在我国自1951年至今已发布了12套(不包括新发布的两套),它们在各个时期,为我们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课余文化生活的丰富都起到过重要作用。1998年,国家教育部又推出了两套广播体操,65中拿到新广播体操资料后,及时学习,在体育组会上,...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校及其它兄弟学校在推广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结合我校在课间操工作中的一些操作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开展课间操工作。对各级学校和行政主管部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广播体操的演变过程及特点进行分析。广播体操全民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殊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的产物,对发展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起到过积极作用。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广播体操存在的合理性不断遭到置疑,被认为锻炼价值存在局限性、阻碍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广播体操的改革一定要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潮流,除旧布新,实现由全民化向边缘化的转变、由单一化向系列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动作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剖析中学生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在音乐、动作、编排等方面的特点 ,旨在推动中学广播体操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培训工作已圆满结束,在教授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过程中,积累了以下教学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借此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昕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33-233,235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学校体操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需要提出引导我国学校体操走出困境的有效对策,大体包括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体操教学内容改革等相关内容等,通过对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合理地提出各类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学校体操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红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1,32(5):11-14,34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相关部门于1951年12月1日颁布并推出了第一套广播体操。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礼仪学、教育学和意识形态学等因素的介入,国内各相关机构开始出现恢复广播体操的呼声,广播体操现象再度受到媒介的关注。近期关于广播体操的研究融合了大量民间性观点,而广播体操在新世纪的任务则是力图凸现国家的规训力量,并针对青少年的信仰真空状况,重新建设国家的礼仪制度。广播体操则可看做是新式礼仪教育的动作性标杆。广播体操本身就蕴含了较为严格的肉身操练的意义,体现出身体的规范性价值。作为体育形态的广播体操已是尽人皆知,且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广播体操所固有的意义鲜明的仪式性、象征性和身体规训的特性,仍然具有新礼仪建设和改良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这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而韵律操就是新课改下的新产物。现实教学中,韵律操的应用还缺乏一定的广泛性,很多人对于韵律操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小学的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对于韵律操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及总结。  相似文献   

14.
路俊艳  郭孝平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110-113,119
随着社会和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顺应体操内容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体育教育专业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对体操专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倾向于目前比较流行的体操健身娱乐项目;健身健美操、健身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体操内容是最受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喜爱的体操项目.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9所高等院校和25所初、高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体操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对今后体操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认为对体操体系结构认识的不全面性和体操教学内容的"竞技化"是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原因;拓宽培养目标口径,开发体操的多元功能性和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是沈阳体育学院体操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体操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70所小学体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黑龙江省小学体操教学现状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小学体操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校园体操发展的价值理念、存在样态与治理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与结构转型。价值理念从工具理性的健康诉求上升到了价值理性的生命育化,践行了从强体卫国到重技荣国,身心之育到生命之育的目标转向与效用升级,内蕴有对学校体育崇高使命与体操事业发展的不懈追求。存在样态践履了技术传承到活动育人的过程延伸,既有前期继承发展到本土创新的结构异化,亦有期待从内容分散到系统规划的量质协调发展,大致表现为外部引入为拓展,本土适应为创新的总体特征。治理实践历经了高度集权的行政依附到参与分权的责能转移,推动了治理主体由“同构”多元向“自主”多元的关系转变。长远来看,我国校园体操的发展要走出狭隘理论认知与实践表达的误区,基于对个体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理念,系统规划校园体操的学—练—赛,以及平衡治理主体之间的契约合作关系,以推动校园大众性体操之扩基与竞技性体操之强基的量质协调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校园体操发展的价值理念、存在样态与治理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与结构转型。价值理念从工具理性的健康诉求上升到了价值理性的生命育化,践行了从强体卫国到重技荣国,身心之育到生命之育的目标转向与效用升级,内蕴有对学校体育崇高使命与体操事业发展的不懈追求。存在样态践履了技术传承到活动育人的过程延伸,既有前期继承发展到本土创新的结构异化,亦有期待从内容分散到系统规划的量质协调发展,大致表现为外部引入为拓展,本土适应为创新的总体特征。治理实践历经了高度集权的行政依附到参与分权的责能转移,推动了治理主体由“同构”多元向“自主”多元的关系转变。长远来看,我国校园体操的发展要走出狭隘理论认知与实践表达的误区,基于对个体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理念,系统规划校园体操的学—练—赛,以及平衡治理主体之间的契约合作关系,以推动校园大众性体操之扩基与竞技性体操之强基的量质协调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终身体育理念为背景,以广播体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主要研究方法,针对广播体操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从终身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角度寻求与广播体操的内在契合点.通过对知而后学、营造氛围、动作创编和变换音乐的举措激发学生的广播体操运动激情进行研究,旨在为广播体操在高职院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主要对北京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器械体操内容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及其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对中学器械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学器械体操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体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器械体操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