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对模糊性和连锁悖论的研究中,威廉姆森先后构造了三个论证去表明:否定二值原则将导致逻辑矛盾,亦称"荒谬".本文论证以下两个断言:(1)在一个良好设计且能得到很好证成的三值逻辑中,否定二值原则并不会导致荒谬;(2)在威廉姆森的论证中,某些推理步骤只在二值的经典逻辑中有效,而在某些非二值逻辑中无效;那些论证使用了塔斯基的"真"去引号模式,后者本身就预设了二值原则.因此,威廉姆森的三个论证几乎是直接的循环论证:在假定二值原则之后,再证明否定二值原则将导致荒谬.本文最后列出了据以反驳威廉姆森论证的一些思想,并为它们提供了简短的证成和辩护.  相似文献   

2.
不真则假,不假就真,只这两种,就是二值逻辑。真假之间还有一种什么,或真假之外还有一种什么,共有三种,就是三值逻辑。日常生活里三分的情况甚多,如说左中右,老中青,过去现在将来等等;未直接涉及真假,只可称为三值,不是三值逻辑。逻辑一向建立在二值的基础上。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才有三值逻辑问世。真假之外加了一值,但这第三值  相似文献   

3.
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自然语言具有语义模糊性。二值逻辑与三值逻辑对命题语义处理是不足的。以札德"模糊集合论"为理论基础的模糊语义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模糊语词语义真值多样性和渐进性的全新观念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矛盾律与排中律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揭示命题真值的确定性的规律。矛盾律的一般内容和排中律的一般内容在一切逻辑中都是普遍适用的,但它们在二值逻辑中有其特殊表现,这是由它们的一般内容结合二值逻辑的具体特点而产生的。由此出发,本文区分了矛盾律与排中律的根本内容与非根本内容,并就二值逻辑中矛盾律与排中律是否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同样属性在同一情况下不能同时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主题”是否表述矛盾律的内容、以及矛盾律与排中律是否适用于辩证思维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国俊提出了命题真度的概念,它与命题逻辑等价的概念不同,但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文中通过在全体公式之集上引入某种等价关系,给出了二值命题逻辑中命题真度相同与逻辑等价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戴宁淑 《天中学刊》2012,27(2):125-127
传统的逻辑教学以及"吸收"、"取代"之争对逻辑教学内容的改革都是一元化的,它们都未能改善大学逻辑教学的处境。在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背景下,改革实践使得高校逻辑教学呈现分层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探析这一趋势的形成与表现,有助于逻辑教学改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焦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语句的成真条件是否可以作为判定语句意义的标准?第二,在语句的真值与语句所表达的事实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对应或符合关系?第三,逻辑中的排中律或二值原则在判定语句真值时是否仍然有效?对于这三个问题,实在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而反实在论则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一无谓词逻辑和类逻辑都不能完全反映传统词项逻辑的特征。亚氏逻辑与命题逻辑一样,都是二值逻辑。三段论蕴涵式比命题蕴涵式复杂,它表示一种特殊的蕴涵关系。希尔柏脱和阿克曼认为,对命题演算符号可作谓词演算的解释,也可作类演算的解释。通过对谓词的新解释,可以在命题演算、谓词演算与类演算之间建立起完全的类比,从而把传统推理的有些形式作现代逻辑的处理。这一联合演算思想虽未发育成熟,却能够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词项逻辑、谓词逻辑、类逻辑和命题逻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开辟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逻辑、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给予了明确的界说,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说明了逻辑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标准量子力学需要使用一套它自己的逻辑系统,即量子逻辑.量子逻辑采用与一般逻辑系统不同的语义规则,因此和古典逻辑无法兼容.此篇文章将呈现一套量子力学的严格形式基础,它是对古典二值逻辑之保守扩充;保守扩充意指比原先之逻辑系统强,但较强的原因为它有较多之词汇.此套逻辑为三值逻辑.古典逻辑中为真的句子仍然为真.古典逻辑中为假的句子将被区分为强性假与中性.第三个真值-中性-考虑了非本征态情况中之观察句.本文详列了物理的公理并显示它们具有一个模型.此提案的可行性说明了量子逻辑是不必要的,并且存在一个共同的逻辑架构可提供给数学、非量子物理及量子力学使用.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真值函数三值命题逻辑都可以翻译为模态逻辑系统S5。定义一般的三值命题逻辑的真值函数,并给出将任意的三值逻辑命题公式翻译成为模态公式的翻译方法。证明了每一S5模型,都存在有一个等值翻译的三值赋值。给出了一个将LP和K3翻译为S5的线性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值逻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逻辑分支,无论是多值逻辑的形式系统,还是多值逻辑的语义解释都处于研究之中。本文对罗萨和图尔克特对卢卡西维茨多值逻辑的改进做综述性的介绍,通过比较的方式,说明罗萨和图尔克特的否定跟卢卡西维茨的否定之间的特点与作用,罗萨和图尔克特的公理系统与华兹堡的三值逻辑公理系统之间的同异与优劣。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并已初步实现现代化,但仍存在着不当的逻辑观、普通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地位、逻辑学学科归属等问题.树立正确的逻辑观,坚定不移地走现代逻辑教学与研究的道路、大力普及和推广现代逻辑知识、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分别开设现代逻辑课程和批判性思维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三值逻辑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经典逻辑系统,蒯因对其持批评的态度。蒯因反对三值逻辑的原因有三:一是有些三值逻辑系统建立在错误认识之上;二是有些三值逻辑所关注的问题可以在经典逻辑中得到解决;三是有些三值逻辑系统的建立并不能解决其想解决的问题。蒯因所批评的仅是三值逻辑中违反排中律的部分系统,而非全部,这体现了蒯因关于逻辑真之观念。  相似文献   

15.
在各类逻辑课程的教学中,逻辑学教师容易忽视"逻辑"概念自身的内涵.这一行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完之后仍不知逻辑为何物,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自觉地偏离"逻辑"的内涵.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各类逻辑课程所欲达成的目标,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引出"逻辑"的内涵,以期引起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相干逻辑是现代逻辑的重要分支,它是异于经典逻辑的"非经典逻辑"。相干逻辑在批评经典蕴涵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经典逻辑进行了修改。总体来说,相干逻辑的修改方案是可行的和成功的。但是,相干逻辑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习得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伴随着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而自然形成逻辑智能的过程。习得逻辑有基础逻辑和应用逻辑两大分支。基础逻辑包括了语文逻辑和数学逻辑。应用逻辑可以分为日常生活逻辑、工作逻辑和学习逻辑。亚里士多德和皮亚杰分别是语文逻辑和数学逻辑的奠基者。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非形式逻辑是应用逻辑走向成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比较逻辑学是基于各类逻辑学的一门综合性理论学科,它以三大逻辑体系的平等对话为前提,突出比较意识、比较思维与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有自己特有的学科特性与学科视域、学科范畴。比较逻辑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比较逻辑”不是或不仅仅是“逻辑比较”,比较逻辑有其特殊的“比较视域”,“比较逻辑学”理应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比较逻辑学可分为叙述的比较逻辑学、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与汇通的比较逻辑学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