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9日,对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的王可来讲,是一个圆梦的日子——儿时关于声音的梦想,在2007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晚会上实现了,她荣获了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这也是四川广播电视界的第一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2.
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王小佳,在北京电视台新闻广播的位置上已经6年了。看看她的履历,从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播音员到1998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作品一等奖和国内电视播音最高奖项——政府奖的得主,你会觉得她一步步走得很踏实、也很顺利;跟她聊天,听她娓娓道来对事业、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你会发现她敬业而纯净、透明又率真。 在古城西安长大的王小佳,身上总有一种古典沉静的气质。她的父母是一所高校的教师,她从小在教师大院里长大,到了高二分文理科班的时候,治学严谨的父母替她到理科班报了名,而一向听话的小佳却一边做着物理卷子,一边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动了考播音专业的念头,可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的选择,那一年,她落选了。第二年,她终于如愿以偿。1989年秋天,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多了一个天资聪颖、条件出众的新生。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王小佳,在北京电视台新闻广播的位置上已经6年了。看看她的履历,从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播音员到1998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作品一等奖和国内电视播音最高奖项——政府奖的得主,你会觉得她一步步走得很踏实、也很顺利;跟她聊天,听她娓娓道来对事业、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你会发现她敬业而纯净、透明又率真。  相似文献   

3.
万志勇 《中国广播》2005,(11):59-61
2003年11月26日,第七届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颁奖活动在福州举行。在这次颁奖大会上,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刘静继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后,第三次夺得这项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大奖。她打破了湖北播音史上的纪录,在中国播音界,这也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4.
真心话     
1995年11月5日,对我来说是永远值得记忆的日子。当我从中央首长手中接过金光闪闪的韬奋新闻奖奖杯时,我心情无比激动。奖杯上刻的虽然是我的名字,但它不属于我而属于大家,这荣誉凝聚着领导和同志们的心血、信任和厚爱。正是他们作了我坚强后盾,才有我眼前的荣耀。 我是个菜农的女儿,虽然生在旧社会,但有幸在党  相似文献   

5.
01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上了一所一般的大学,学习的是播音主持专业。别说一般大学了,就算是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播音主持,除非大学四年不停折腾,要是不认识人、专业不过硬,也很难进体制内电视台工作。幸运的是,她的父母在北京还有一些人脉,找了找用了用,然后让她得到了体制内的一个实习的机会。虽然只是实习,但小姑娘很努力,认真处理同事关系,扫地端茶倒水等杂事刚过来就全部承包了,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幸运的是,她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很快,她入职了。  相似文献   

6.
缪小薇 《新闻窗》2013,(4):88-89
风格在播音上属于“播音美学”的研究范畴。各种风格的新闻播音有利于形成节目的特色,同样有利于体现新闻主播的个性。没有差异,风格一词便也暗淡无光,失去意义。“风格即人”这句话道出了风格对于个人的重要现实意义。主持人有了风格,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就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本文通过对活跃在一线的新闻主播的风格表达,分析了新闻播音主体的风格类型,说明了新闻播音风格的多样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播音和朗诵可否走模仿的路子,这是多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模仿会妨碍演播者的探索与创造,搞不好会出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弊病,也会使播音、朗诵的业务战线形成风格单调,千人一态的局面。但是,近年来从自己和周围一些同志的实践来看,从模仿到创新,是播音、朗诵业务上可行的途径之一。读了费寄平同志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的文章,她认为这是帮助初学者和实践中有难题的人,找到琢磨和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坚定了我的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8.
参加研讨会的第一个感受,雪莉做人确实非常优秀,做事非常执著,对播音事业的追求很执著。我觉得,她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刚才大家都说到她的播音,其实雪莉在办台方面也是很出色的。我原来是浙江交通台的总监,她是  相似文献   

9.
从学校毕业到在电台做一名主持人,这一路走来,她带给听众太多的快乐。她选择了她钟爱的播音主持行业。在合作的团队中,她感受到了同事的友情、听众的温情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她都是从容应对,笑脸相迎。都说主持人是听众与节目之间的桥梁,她无怨无悔地架起这座桥,用真心、诚心换取每一位听众朋友的舒心和顺心。接触黑丹,你会立刻被她健康、朝气、快乐的气质所感染。无论是节目中还是生活中,她都给人以阳光般的感觉。从第一次走进播音间,她就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着未来,那时候就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播音工作中,她将更加踏实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不管前方的路途多么坎坷,都不会迷失、不会倦怠、更不会放弃,珍视每一次播音,做好她挚爱的广播事业,用情感,用声音演绎着自己的播音主持人生。走近黑丹,聆听她细述那声音背后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中学生节目主持人。我自己也不曾想过,能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优秀播音作品评选电视主持人一等奖。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我不过是个挺认真的孩子,所以在我第一次获奖的时候,有些人不相信,不住地追问:什么奖?少儿主持人奖?好像我怀里抱的奖杯是个大玩具。等到今年,再也没有人这样问我了,而我,除了多些经验、信心和成熟外,还是原来的自己。欣喜过后,我开始认真地总结,我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左思力想,总有一个“情”字跳来跳去。工作四年的路,虽摇摇摆摆,我却付出了自己最深的情感,并将她具化为我的追求:自然、青春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春 《图书与情报》2008,(2):120-123
主持人的话:我是在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四川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上认识李春的,她向我们大家作自我介绍,她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对李春,我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精神上的,我成了她的粉丝;另一件是行动上的,在她发言后,我拥抱了她。  相似文献   

12.
播音主持行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职业,随着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播音专业方面和社会认可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播音主持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方向。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手段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综合、复杂的艺术也提出了一些命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电台新闻播音主持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形式,在工作过程中,从业者要借助电台这一信息传播媒介将新闻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广大听众。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不会与听众面对面的接触,信息的传递也都是通过语言、情感等形式来完成。播音主持作为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在整个新闻播音过程中发挥着一种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社会信息的传播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台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员要做到信息的高效传递,不仅需要具备一套扎实的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播音技巧。基于此,本文首先就针对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播音主持的几点技巧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后期的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邹江川 《新闻窗》2011,(2):99-99
不知不觉,在播音主持岗位上快十年了。每当对这些年的经历进行梳理时,总有很多让我感触至深的体会,面对央视、省台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名地方台主持人,也在这十年间经历着自己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5.
1979年元旦,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在这刚刚上马的日子里,一个又一个听众电话,一封又一封听众来信,赞扬南京台的节目“办到了听众的心坎上”,“南京台是南京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听众的赞誉,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也使我们难以忘怀市委副书记周伯藩同志给予我们的关心与支持。这里,我只记述在南京台恢复播音前后,使我感受最深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08,(3):32-32
本刊讯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项——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2008年1月9日在北京揭晓。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是中宣部批准的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级的大奖、也是全国唯一的广播电视主持专业奖项,每年评选一次。获得这次金话筒奖广播播音主持作品奖的是:中央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17.
张颂 《声屏世界》2002,(4):34-35
中国播音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管人们是否了解、是否承认,她已经从无到有、从开创到成型地建立起来。其中,饱含着几代人的心血,也汲取了国外的相关成果。那筚路蓝缕的艰辛,殚精竭虑的追求,在信息资料比较丰富的今天,在语言游戏比较时髦的当下,都是难以体会的。理论研究,需要考察历史和现状,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具体做法无非是两类:一是对既成理论进行补充和开拓,属于“立论性”研究;二是对奇谈怪论进行驳斥和批判,属于“驳论性”研究。在曾致同志的《播音主持艺术新说》里,立论站得往,驳论能服人。这两类研…  相似文献   

18.
陈蕾 《记者摇篮》2010,(6):68-69
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找到我,说她想做电视主持人。当我带领她参观了一间新闻演播室后,她紧锁眉头,极富表情地问我:“你们主持人天天面对黑洞洞的镜头,啥感觉呀?”面对黑洞洞镜头的感觉?做了26年电视播音、主持的我,竞一下子语塞了。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整理思绪。过了许久,我告诉她“在黑洞洞镜头前的感觉,有风,有雨;像风,像雨”。  相似文献   

19.
从景泰蓝奖杯说起□任广耀一位语文教师为了给学生讲授课文《景泰蓝的制作》,专门到我这儿来借了一只景泰蓝杯,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能见到实物,提高讲课效果。提起我的这只景泰蓝奖杯,这里还有一段与《新闻战线》的情缘呢!那是在1989年,我在湖北省宜昌地委党校执...  相似文献   

20.
中央台乌仁其木格的专著《奔向天边的路》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乌仁其木格是中央台著名蒙语播音员,也是我国蒙古族听众最喜爱的播音员之一,从事播音工作已有38年。在数十年的播音生涯中,完成了很多不同风格的各类稿件的播音任务,形成了庄重、流畅、亲切的独特播音风格,为中央台蒙古语节目播音风格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她潜心研究播音业务,对中国蒙古语播音工作遵循的原则、蒙古语普通话的推广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