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作是近年广泛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既不限定章的立意选材,也不规定表达方式、体裁的运用,且题目自拟。内容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从而让考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展示写作个性,真正做到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获得抒写个人情致感悟的自由。话题作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中考、高考命题的青睐。有道是“题好一半”。因此,按话题要求拟好题就显得更加重要。那么怎样拟题呢?  相似文献   

2.
一、对近几年高考作的认识 自1999年至今,全国高考作一直沿用话题作的形式,1999年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是“诚信”,2002年是“心灵的选择”,2003年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2004年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什么存众说纷纭、褒贬之声不断面前,高考命题人“我行我素”呢?噢,原来这是由他们的认识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考作文一直是高考语文中的重中之重,约占语文部分的40%,自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文命题以来,全国高考作文卷命题。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的“立意自定”(只需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三自为考生创造了一个扬长避短,充分释放自己创造潜能的写作空间。仅从近三年考场作文的反馈看,大部分满分作文在创新方面有所创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高考作一直是话题作,在话题作受到普遍关注的时候,一些问题也相应出现。由于题限制不够,导致套用、抄袭成的考生大有人在,甚至不同地区考生的作惊人地相似。这就要求高考作命题在体现开放性的同时,设计一些必要的限制.以保证高考的严肃性和选拔人才的可信度。2003年高考作题目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自1999年首次出现在高考语试卷上以来,以其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要求开放、贴近生活等鲜明特点,备受好评。话题作已经成为高考语试题成熟而稳定的题型。但是,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通过2003年全国卷作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全国卷作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不难看出,重视考查学生思辨的关系型话题作已经格外受到高考命题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题别开生面.首开全国高考话题作之先河。自此,话题作就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大的开放性,登上了高考作的大雅之堂。它的出现,突破了高考作中,命题作、看图作、给材料作多年来轮流坐庄的局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罗成 《师道》2004,(10):14-15
高考话题作于1998年发轫,1999年形成,2000年正式提出。其特点是给考生一段话题材料,让考生围绕该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这种被称为“能最大程度发挥写作自由、体现写作水平”的话题作甫一出炉,即获如潮好评。之后,不仅全国卷乐此不疲连年考,上海卷、北京卷亦紧随其后依样画瓢,2004年获得高考命题权的十余省市也纷起效仿,趋之若  相似文献   

9.
自1999-2000年的春夏高考又给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新世纪感言”的话题以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之后,人们似乎越来越鲜明地感到“话题作”正倍受高考命题们的青睐。那么,什么是“话题作”?如何才能在话题作中一举获胜?  相似文献   

10.
窦红平 《现代语文》2006,(10):104-105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入学考试要考语,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测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就是理解语的能力和运用语的能力,看他们够得上够不上大学所要求的水平。”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种提法对当前的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认为,语教师在作教学中和作命题在命题工作中都要兼顾这两个方面。笔查阅了2006年3套全国卷高考作题和14套省市自主命题的高考作题,本通过对今年高考作题目的综述、梳理来谈高考作对今后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又一轮高考结束,当我们掀起作文命题的盖头来,那种感觉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从话题的选择,到话题的限制,都更加符合选拔考试的命题原则,使近几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宿构套袭得到了有效遏制。从公平选拔的意义上说,高考作文命题应最大限度的遏制宿构。围绕命题的种种改革,都旨在科学准确地判断出考生的真实作文水平,使高考选拔更趋科学、合理、公正,更具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在内容上不作过死限制,彻底淡化文题,文题、表达上都可自由选择、自如运用,给考生以充分的…  相似文献   

12.
近三年高考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命题形式——话题作。1999年高考作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内容范围写一篇章,鼓励写作“大胆想象”“写法可以多种多样”,话题作和特点就表现得比较明显了。而以2000年高考作为标志,这种更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和写作基本劝的作形式——话题作便应运而生了。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则进一步明确了高考作的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13.
首先要认清这是一道有限制的话题作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还应该视为话题作文,因为命题中明确提示“话题” 二字,而从规定最明确的“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句话,也可以发现这是“话题”作文的要求。 但它与前两年的高考话题作文又并不完全一样。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同样提供了一段材料,只能算是引导语,但题目中明示,所写作文不要受提供的文字限制,可以不考虑提供的文字。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也在题目中明确指出:“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  相似文献   

14.
杨显志 《新作文》2004,(3):25-26
自1999年高考以来。话题作文已经连续考了5年。由于这种“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体裁自选”的作文命题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给予“松绑”,给广大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驰骋空间。其在作文教学和考试改革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材中的同一知识点,高考命题专家可以对它作深层次的、多方位的挖掘;那些经常沉浮于“题海”、似曾相识的题目,在高考试题中也会翻出极富启发性的新意。这些似曾相识的题目常以一个模型为核心,经过改造、变化而成。我们通常将这种变化称为“一题多变”。本期刊登的这4篇关于一题多变的文章,将带你进入一题多变的神奇世界,指导你领悟高考命题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尽管引领中考、高考命题数年,但是许多人对它的认识仍是模糊的。例如有人认为高考采用话题作已有7年(1999年始),有人却认为只有6年(2000年始)。出现认识的分歧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什么是话题作缺少理性的认识,在概念上缺少阐述,即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笔查阅有关“话题作”的研究资料,对什么叫“话题作”的阐释少而又少或语焉不详。南开大学学院教授徐江老师是这样描述“话题作”的:以某种完整的材料为由头,归引出一个特定话题,然后以此话题相关范围进行作,这种作命题形式叫“话题作”,并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命题形式为“话料引题作”。笔认为,徐教授对“话题作”的描述只是就话题作的基本组成形式的说明,反映其中一种话题作形式的特征,并不能反映话题作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所以还不能称为其概念。  相似文献   

17.
1999年以前,高考命题一直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当家。1999年以后的三年里,高考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那么,这三者究竟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说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限制性较少,只要在命题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发挥考生的才能。如《习惯》《尝试》《追求》《责任》等试题,学生反映切合实际,有得可写。这种作文形式,其范围是宽泛的。如《尝试》这个题目,从词义看,有“经历”“试验”的意义。再看范围:可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风光数载,现在也有人对他评头品足了。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争论:话题作、命题作、给材料作,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作为高考作命题形式?前几年说话题作最适合的最为时尚,理由是话题作写作范围广阔,这一点几乎得到所有人的首肯。现在命题作和给材料作重新得宠,而话题作反倒成了戳戳点点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形式不约而同,材料作文受青睐1998年以前,我国高考交互采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1999年至2005年,一般采用话题作文,2006年至2010年大多是命题作文。2011年,已有不少高考试卷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2012年17套高考试卷,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这其中只有江苏省的作文是规定了题目的,其他试卷的作文都要求"自拟标题"或"题目自拟"。请看江苏省作文题的文字表述:  相似文献   

20.
始于1999年连续四年的高考作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成功地创造了话题作的命题形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种新型、灵动、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的作思路,对推动中学作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启迪意义与导引作用。综观近四年话题作的高考实践,这种作命题形式确实能给考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能准确有效地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水平,有利于考生在特殊的考场氛围下写出有创见、有意蕴的精彩华章。研究分析近年话题作的高考实践,也为高考作命题趋势预测及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