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葛秀妹 《大观周刊》2012,(47):326-326
作业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反馈。批改得有水平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但当前对于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老师们经常采用“全批全改”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桂兰 《大观周刊》2012,(29):225-225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有两大弊害:一是教师疲惫不堪,二是学生受益甚微。用叶老的话说,叫做“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3.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具体帮助。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何通过作文批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赵永安 《大观周刊》2012,(19):201-201
回顾十数年来的语文教学生涯,最无奈的是作文批改。而多数同行已深有同感。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收作文、看作文、下批语和评讲”这固定四步。在此期间,学生们信心满满、翘首而盼,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评定的等级,老师则无奈地,愁思满怀地一本本批改那堆如小山的作文。而最终的结果则大多是事倍功半,我以为这种批改模式既费时费力又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崔延霄 《大观周刊》2011,(23):242-242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李浩 《大观周刊》2013,(6):175-175
作文批改是让中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语文教师辛辛苦苦的批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师批改的效果大大降低,本文将探讨如何使作文批改成为引起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徐佳音 《大观周刊》2012,(47):307-307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一提到上作文课,教师是“拉琴的丢唱本——没谱”,学生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并且,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力指导,费神批改,收效却甚微;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文笔苍白,软弱无力。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平时积累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8.
马海梅 《大观周刊》2012,(51):283-283
现阶段由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过分规范学生作文、作文批改不当、学生阅读积累量太少、缺乏写作兴趣等,针对这种现状,从教师和学生的各方面去寻找原因,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写作,让学生养成热爱写作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李秀娟 《大观周刊》2013,(7):160-160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关注,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难难啃的馒头,他们不愿意写作文也不喜欢写,老师的作文教学成为了一个大难题,我将针对此难题提出部分好的建议和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写作的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欢天  梁国权 《大观周刊》2012,(18):225-225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作文批改也是一门艺术,有效得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郑千平 《大观周刊》2010,(48):72-7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常有畏难情绪,常常觉得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无生活题材可写的情况,本文从创设情境这个角度来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来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许淑彩 《大观周刊》2012,(31):305-305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希望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作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中亮起来。  相似文献   

13.
黄会粉 《大观周刊》2012,(19):204-204
教育家李镇西说过,没有一点的阅读量,谈不上中国的教育,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能力的高低与课外阅读是有关系的。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大量的阅读,我发现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量的多少成正比,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学生的阅读量越多越大越广,语文素养,写作水平和语文成绩相对就好;阅读量较少或根本不看课外书籍的学生,语文素养写作水平和语文成绩相对就差。下面我简单谈谈课外阅读与习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13,(1):136-136
“学生最怕写作文”几乎没有老师和学生反对,而作文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最能体现学生语文水平。如何才能改变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有助于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常思考,勤训练,多积累,就一定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德山 《大观周刊》2012,(50):251-251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是相当重要的。可是现实中.一提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痛,觉得此事太难了,而老师对此亦往往感到有些棘手。学生作文没少写.教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写作。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针对这种现况.教师应该怎样使做到使学生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7.
李颖 《大观周刊》2011,(51):181-181
或是评分式.或是评级式。或是评语式——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9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雯 《大观周刊》2012,(13):169-169
初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最苦恼的问题,老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甚至于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它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使学生由无话可说到文思敏捷,本人就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一点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王笑琴 《大观周刊》2011,(19):134-134
在我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生涯中.绝大多数教的是中高年级,我深有感触的是学生的习作难教.我常常感到苦恼:每次学生写好习作.我就一个一个当面辅导.誊写后交来我又埋头批改。作文本上既有圈圈点点,又有我耗费了时间与精力的眉批和总批。可是,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习作.往往只看一下分数,并不认真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久而久之,老师常为学生习作苦恼,学生也为习作头疼.  相似文献   

20.
去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是:“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题目要求,根据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要求文章观点要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不少考生反映,这篇作文题出得比较活,不冷僻,联系实际方便,不难写。但是,要写得好,写出深度,写出新意,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