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李彦 《大观周刊》2011,(37):54-55
近年来我国女性犯罪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女性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女性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女性犯罪具有不同于男性犯罪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女性犯罪的特点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武勇 《青年记者》2002,(11):49-50
近几年,女性职务犯罪有上升趋势,怎样从这些女犯身上采访到女性因性别差异而犯罪的特殊性,挖出其犯罪根源以警示社会,这是摆在政法记者面前的一个不小的课题,也是应掌握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3.
社会呼吁保护妇女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女性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专家说女性犯罪的一个主要形式是以暴制暴  相似文献   

4.
犯罪女性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形象被高度类型化,媒体倾向于将其塑造成"受难者"、"牺牲者"以及"不良行为者"等形象,从而制造出关于该类群体的刻板印象。而在报道的语词使用方面,则力图突出犯罪女性"柔弱"的特质,并将其违反传统角色的行为进一步夸大渲染,凸显出其与理想女性角色的距离感,通过污名化、色情化和贬损化的描写,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进行框定,体现出了媒体报道鲜明的性别偏向和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5.
大致介绍明代法律有关未婚和成家以后法律权利之规定和女性犯罪和犯罪后宽恕情况,透过和以前朝代有关法律作对比,探究明朝女性的社会地位;详细考察明代法律具体实践与社会事实情况,揭示明朝女性社会地位"有低有高"。  相似文献   

6.
郜艳敏事件中,相关媒体利用议程设置的手段使得郜艳敏这一女性形象发生异化,最终建构了一个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女性形象。而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由真实事迹改编至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也对女性形象实现了异化建构,塑造了一个基于男权意识和男性凝视的客体化女性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影片利用了一级议程设置和二级议程设置来引导受众思维,试图使得观众关注山菊无私奉献的议题和村民善良淳朴的属性而忽略该事件的犯罪本质。影片体现了议程设置属性和效果,引导观众关注特定议题和特定属性。  相似文献   

7.
舒童 《出版经济》2004,(5):29-31
英国女性爱看的书 英国一项研究指出,现代女性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罗曼蒂克类图书还是女性的最爱. 女性选择书籍的种类琳琅满目,从罗曼史到犯罪小说、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等,不一而足,而不限于狭隘的办公室言情小说.  相似文献   

8.
近期发现的龙泉司法档案为我们考察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龙泉司法档案有关窃盗罪、伤害罪及女性犯罪等刑事案例分析考察,可以了解时局动荡引起的贫困失业是犯罪的直接诱因,解决犯罪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今日的女性。她们是由一个个色彩鲜明的女性组成的“半边天”,她们从没像今天这样以不同的人生追求、多元的人生姿态,展示女性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整体形象。作为以“向社会宣传女性,向女件宣传社会”为办报宗旨的中国妇女报,全方位多侧面分层次地展现改革开放的中国女性的时代风采,是“向社会宣传妇女”的重要内容。中国女性命运的轨迹正是一个个变化中的女性足印铺就。今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女性职务犯罪中,女性出纳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由于目前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出纳或现金保管人员均由女性担任,她们直接掌管单位现金,部分女性出纳在利欲诱惑下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案手段多端,对公有财产的危害十分严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女出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某市法院联合召开宣判大会,依法判处了一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第二天,该市报纸发消息时,在标题中有以下字样:“两名大受贿犯、贪污犯竟是女性。”我以为:“竟是女性”云云,这种提法是不妥的。“竟是”者,意料之外也。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犯罪,自古以来有男有女,莫非普天下没有女性犯罪的么? “竟是”者,也意味着前所未有。但是,这是前所未有的么?就在去年,北京判处的泄漏国家机密案,叶之枫,何尝不是女性?前几年,黑龙江省被处以极刑的大贪污犯王守信,也是女性。这些案例,编辑不会没见到吧?  相似文献   

12.
杨群 《大观周刊》2011,(50):44-44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层出不穷,尤其是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犯罪形势,例如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复杂案件,该类犯罪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对于此类犯罪使用电子监听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今之中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犯罪数量逐年攀升,犯罪的智能化、集团化、跨地域性(甚至跨国性)日趋明显。然而,长久以来,我国侦查机关的整体侦查能力却没有大的提高,相反,原来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由于与保障人权的理念不符而渐渐为立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犯罪学的历史上,其观点和思想都分布在先秦时期各派思想的著作中,没有形成统一、整体、成体系的犯罪思想著作。但是纵观先秦儒家关于古代犯罪的分析不免有着其局限性,在今天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地加以看待。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延安《解放日报》着力建构符合革命意识形态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交织于民族主义和妇女主义含义之中,并逐步摆脱传统贤妻良母形象变身为革命的新女性,处于阶级话语的框定之中。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整体上的解放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和有力放大,实现了在一个男性占据权力中心的社会,弱势女性与强势男性并肩作战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女娲神话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向世人展示的女性形象是人们对女性最原始的认识.亲情电视剧恰以女性为主,掺杂着灾难、窘迫、犯罪、叛逆、误会、委屈等一系列遭遇元素,但是主人公的坚韧、顽强、自立、善良等品质将困难一一破除,这些和神话中的女娲形象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不仅在宏观上为我国的文物事业建设的系统工程构筑了一个科学的整体框架,而且.也为文物保护管理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法律准绳。弥补了我国旧有文物保护体制中的很多不足。在过去二十多年来,文物工作者同犯罪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犯罪     
李成方 《青年记者》2010,(10):42-43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一种新型的犯罪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犯罪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网络犯罪。当然这只是网络犯罪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义,因为网络犯罪的犯罪手段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变更的,它的犯罪面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拓宽的,同时因为各界对于网络犯罪的界定存在很大的分歧,而且各个国家的网络计算机技术不尽相同,所以对于网络犯罪的定义,学界一直未予明确。  相似文献   

19.
霍雷涛 《大观周刊》2012,(22):33-33
犯罪对象是犯罪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其对于确定犯罪形态乃至行为的定性量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对象面临看很多理论困境,在刑法学的理论研究中,它却似乎是一个被边缘化的概念。在传统理论中,一般将犯罪对象定义为“犯罪行为所作用的,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物质表现”。这一观点一直以来是我国刑法理论的主流观点,但是随着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犯罪对象的传统定论已经明显落伍了,需要我们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非法传销人员犯罪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探究打击非法传销人员犯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对预防和减少非法传销人员犯罪有所裨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