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教师讲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则“开场戏”固然有镇住观众的作用.而“收场戏”更有撼动人心的功效,即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演好”“收场戏”呢。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教师讲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开场戏”固然有镇住观众的作用,而“收场戏”更有撼动人心的功效,即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演”好“收场戏”呢? 一、易中置疑,再起波澜 一般地说,教师授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由难变易了。就在学生准备心安理得地结束本课学习的时候,教师巧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如“性别决定”一节,教师在“收场”时,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中国古代医书中曾记载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而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则曰: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教师讲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则“开场戏”固然有镇住观众的作用,而“收场戏”更有撼动人心的功效,即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回”。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演”好“收场戏”呢?1、易中置疑,再起波澜一般地说,教师投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由难变易了。就在学生准备心安理得地结束课堂学习的时候,教师巧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杨在兰老师讲授《石壕吏》,在“收场”时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有人认为,“石壕交”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们同意这…  相似文献   

4.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语文课,导入非常关键,如果课导入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自然的进入到语文课的学习,又能发挥语文教师“口才言语”的特长,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5.
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课,如同一篇精彩的文章,有了良好的开头,只能说是取得了成功的一半。文章结尾收束有力,对整篇文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如果收场好,也会起到撼动人心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收好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1、画龙点“睛”法。随着讲读课文的深入,学生的思路也在不断的展开。为了收束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6.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结束象征着成功的完整。正如“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想要创作出一篇好文章,除了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语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只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结尾却了了收场,就会缺乏“完整感”,阻碍学生的学习进程。相反,如果教师在每节课的最后以艺术性的方式结尾,就会带给学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一堂英语课尤如一出戏。其中的“开场戏”要“镇住观众”,而“收场戏”却似“编筐收篓”,有“重在收口”的作用。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收场戏”呢?一、巧设悬念,再起波澜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一般的说,教师授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由难变易了。但在结束学习时,学生们却往往“欲知后事如何”。嘎然而止,巧设悬念,可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期待,从而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如初中英语第三册第25课,讲完现在进行时态和begoin…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善始善终”。一节历史课要上好“收场”部分十分重要。收场收得好,给学生留下的是无穷的回味、深刻的思考和求知的渴望。所以,课的“收场”,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那怎样演好课堂教学的“收场戏”,实现“课虽尽、而思未尽”呢?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导演。一个好教师,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科学地组织课堂,处理好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新课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课堂结尾”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其实“结尾”与“导人”一样,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精彩收场”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1.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导演。一个好教师,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科学地组织课堂,处理好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新课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课堂结尾”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其实“结尾”与“导人”一样,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精彩收场”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激活思维,触发灵感,引起顿悟,满足求知欲,一定要讲究它的I“味”。“听语文最没劲儿”、“语文课枯燥无味”这是很长时间来中学生的反映。上课教师唱“独劁戏”,把教参、教案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克隆给学生,学生唯一可做的是再复制到笔记本上。死记硬背,记住笔记,考试时copy一下,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准备参赛课《月光启蒙》(苏教版五下)时,针对如何处理本课的“收场戏”这一环节,我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14.
情感接点。一堂语文课,要获得成功,首先要精心设计情感接点,将学生健康的情趣引入课堂。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认真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接点。每一课开始,教师与学生情感必须迅速接轨,如教者一上讲台,衣着得体,面带微笑,言语铿锵,声情并茂,势必会使学生为之一振,充满信心。但现实生活有时可能给教师带来不良情绪,如果因此教师就没精打采地走上讲台,情绪低沉地“照本宣科”,那么这一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效。  相似文献   

15.
导人。是教师上课时的“开场白”,俗话说:“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从精彩的导入开始的。导人在一课时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在课堂气氛的酝酿与内容结构的调节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想让你的课堂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首先要设计好你的“开场白”,在导人的设计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毋庸置疑,要“演”好这台四十五分钟的“戏”,“演员”的“台词”(课堂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语言优美的“台词”再加上优雅大方的动作、举止,两者相得益彰,那就会使一堂课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笔者认为,以下习惯姿势与举止,为教师在课堂上所不取:  相似文献   

17.
情感接点。一堂语文课,要获得成功,首先要精心设计情感接点,将学生健康的情趣引入课堂。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认真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接点。每一课开始,教师与学生情感必须迅速接轨,如教者一上讲台,衣着得体,面带微笑,言语铿锵,声情并茂,势必会使学生为之一振,充满信心。但现实生活有时可能给教师带来不良情绪,如果因此教师就没精打采地走上讲台,情绪低沉地“照本宣科”,那么这一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效。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教师要上好成功的一课,必须懂得调控好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达到学伊始趣已生的境界,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在课堂中运用趣味导入呢?一、以趣激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运用妙趣横生的诱导语,或交代背景,或描述画面,或阐述道理,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位教师在上《桂林山水歌》一文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她先让学生听了一首歌《我想去桂林》,然后问学生他们现在最想…  相似文献   

19.
应良帆 《广东教育》2003,(10):39-39
如果教师总是按照“一堂好课的标准”去教书,我看用不了多久就会感到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因  相似文献   

20.
戏外戏     
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一堂堂课如同一幕幕戏。好多“戏”常常会因“导演”(教师)或“演员”(学生)的节外生枝而派生许多戏外戏,有的妙趣横生,有的值得探究,当然也会存在败笔。如果“导演”善于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或运用,定会丰富和深化“戏”的“灵魂”。举例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