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更加摆在突出位置,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把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共同富裕的具体推进更加全面与精准,从而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展指明方向。学术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热度也在不断上涨。2021年以来学者们对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三大领域。梳理2021年以来学者们对共同富裕的主要研究,把握这一重要议题的学术前沿动态,深化对共同富裕研究成果的展望,旨在推进共同富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不少政治派别和集团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共同富裕的口号 ,但有的仅仅把共同富裕当作手段和工具 ,有的虽然把共同富裕当作目的 ,却找不到实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途径。在中国 ,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才使共同富裕由理想变为理论并最终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论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少政治派别和集团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共同富裕的口号,但有的仅仅把共同富裕当作手段和工具,有的虽然把共同富裕当作目的,却找不到实现这的目的的正确途径。在中国,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才使共同富裕由理想变为理论并最终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论证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必然性,把当代中国社会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与资本主义共时态的“跨越式”社会主义,不同于与资本主义历时态的“替代式”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主体社会主义,还要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使得中国社会主义有了全新定位.这种定位主要表现在共同富裕、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和四个坚持等几大方面.这种定位使得中国社会主义实现了历史飞跃.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毛泽东把共同富裕作为立国执政的根本目标;并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行了积极探索;邓小平继承、发展和超越了毛泽东共同富裕的思想,开辟了一务先富、后富、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江泽民坚持并发展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在先富、后富道路上,突出解决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速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经济思想中渗透了社会主义伦理观,包括: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生存权、发展权;邓小平提出的每一种发展生产力的形式即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对外开放等在本质上都带来了道德的进步;共同富裕既是经济目标又体现了伦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点明了共同富裕之路的方向,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文重点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精神富裕的理论特征,即要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做好物质与精神建设的辩证统一,突出精神富裕在共同富裕中的时代价值,结合精神富裕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实践,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促进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础,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从毛泽东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再到新时代对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推动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并深化了共同富裕理论内涵与目标要求。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使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及其成效取得更进一步、更加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理论来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着重从最终价值目标、根本任务、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根本要义五个方面,揭示和论证了“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已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多方位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内涵,深刻地阐述了先富、后富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把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又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十五年来,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与发展内在联系紧密,两者之间的均衡性关系需要深入探索。非均衡发展强调差异性、特殊性,共同富裕强调共性、一致性。对于特定时空环境(如阶段、周期、区域、群体、领域等)而言,如何通过发展,把差异性、特殊性调整成共性、一致性,以达成共同富裕,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也就是说,由非均衡发展达成广义的系统均衡或者动态均衡,构成了共同富裕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大系统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小系统、子系统内,在小系统、子系统内部,这些特殊性表现为小范围的共性。先在小范围内部开始推进共同富裕,再在大范围内拓展衔接;先在小系统内部实现共同富裕,再在更大系统、更高层级系统实现共同富裕。应紧扣发展特殊性和富裕共同性矛盾,在共性基础上,把握个性,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不断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切忌不区分发展类型,忽视发展的特殊性,以理想化的均衡模式推进脱离实际的共同富裕计划。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结合了系统论,深化了非均衡理论分析,提出大系统的特殊性即小系统的共性,从而为共同富裕逐步推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致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实践在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具有领导、制度和文化三大核心优势,探索把政策优势的势能转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以政策优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政策优势侧”与“共同富裕侧”的双轮互动。实现领导、制度与文化三大政策优势的有效整合,助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内部构成要素的共享性、公正性和叠序性的协同发展,促成政策输出与效果反馈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政策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在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社会主义是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制度保证。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邓小平都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用共同富裕来构建社会共同理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符合世界历史进程中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百年,也是党领导人民逐步向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的一百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升级转换"和"接力赓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当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具备诸多优良制度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对贫困的困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等诸多制约因素。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共同富裕指向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机制,建构共同富裕取向的高质量发展机制,培育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在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社会主义是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制度保证.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邓小平都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用共同富裕来构建社会共同理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符合世界历史进程中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要求。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推进共同富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2018年三轮连续追访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具有正向作用,但尚不能推动社会共享的发展;其次,创业活跃度在人力资本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创业活跃度的增加提升了共同富裕水平;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也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路径。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建设的持续推进将通过激发创业活力、优化产业结构,为共同富裕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两种手段,从而把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社会主义僵化的扭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科学水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意义重大。以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元宇宙发展与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恰好时间吻合,这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技术新契机。把元宇宙新技术应用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范式的跃升和变革,深刻影响精神产品、精神享受、精神追求的实现方式,并形塑了“技术”“场景”“文化”螺旋式递进的赋能新范式。但元宇宙赋能也存在精神产品供需不均、精神享受场域离散、精神追求人文式微等负外部性。由此应考虑从技术支撑、场景匹配、人文内驱三个维度探讨有效赋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