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技术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技术手段,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辅助工具。“新课标”强调英语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既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就显得很必要。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英语学科的整合呢?  相似文献   

2.
高晓峰 《考试》2004,(9):23-24
双重结构”在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很常见,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当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往往为了强调,而突出某一部分,以加强语气或有意刻画某一部分以及使用一些委婉表达,这时候都要用到“双重结构”。有效的掌握和使用英语中的“双重结构”,对于语感的形成和基础知识的积累收益颇大,为知识形成体系和写作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谈谈常见的几种“双重结构”。  相似文献   

3.
很高兴第十二届全国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在座的各位代表有一些多次参加过“四位一体”研讨会。刚才听了刘道义老师和崔刚教授的精彩报告,我深受启发。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其实就是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的路子,只是起了一个名字“四位一体”,比较容易记忆。以上两位专家讲的都属于“四位一体”的内容,刘老师讲的是如何掌握知识,词汇知识是英语知识的语言形式,崔老师讲的怎么上好课,也是要掌握知识。我今天讲的稍微宽泛一点,探讨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4.
任凤 《考试周刊》2011,(58):94-95
词汇知识的积累是学生学习英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各种英语的学习和教学都是建立在词汇基础之上的.但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觉得乏味而枯燥.随之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本文通过实际调查本校在校学生.旨在探讨在将“学得”的词汇知识融化为学生自己“习得”的知识过程中.语境在词;汇学习方面所体现的作用.不同的语境是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我们是否能利用语境更好地转化传统呆板的词汇记忆模式.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6.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7.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非常重视日常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素养。可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积累阶梯,  相似文献   

8.
从“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出发,分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心理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在推测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的特定作用。通过分析,文章认为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离不开推测技能的培养,而正确的推测又离不开必要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离不开对“图式”的运用。这些分析对于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书读百遍自然熟”,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课文背诵有助于熟记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能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听说技能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英语背诵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引导学生调整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背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化长廊     
张鲁静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30(9):45-48,F000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就应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了解,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给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文化教学方面的素材,引导小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我刊与《空中英语教室》合作,开辟了“文化长廊”栏目。该栏目的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1)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这部分内容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学习和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素材,培养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所选用的材料均由《空中英语教室》提供。(2)文化知识教学活动示例。这部分内容旨在介绍文化知识教学的具体方法,指导教师向学生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受到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而且从中学到一些英语知识,初步形成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欢迎广大读者对该栏目提出宝贵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廖珍珠 《中学文科》2006,(12):66-66
英语阅读是学习和掌握英语的重要途径。广泛、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扩大学生英语的词汇量,巩固旧的语言知识,自然吸收新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各类英语考试中阅读题所占的比例来看,英语阅读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教”阅读呢?不妨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阅读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使用,亦是学生接触与参加外语实践。了解与丰富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更好习得和掌握英语的途径。而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当中,阅读大多被当作了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在阅读训练当中,阅读更是被当成了一种应试的需要:通读全文,给出答案。如此教学与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故而只能是事倍功半,效果并不好。正所谓“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方法以及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方能真正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学习中,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作者认为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有着重大的影响,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过程中应该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教什么学科知识”和“如何教学科知识”是英语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原点之问。针对当下英语教师普遍重视“如何教学科知识”而对“教什么学科知识”关注不足的现象,本文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领域课程内容中“学科知识”变迁的基础上,从知识分类的视野把英语学科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根据英语学科知识的性质精准把握“教什么知识”,有助于解决“语文”学习的问题、学科育人的问题、语言运用的问题及立德树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深。同样要学好英语,建构英语知识的大厦,形成英语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在于用科学的方法不间断地聚集和积累知  相似文献   

16.
英语命题讲究知识性和科学性,考查的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要想圆满地完成一份英语试卷,同学们除了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意试题中出现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深。同样要学好英语,建构英语知识的大厦,形成英语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在于用科学的方法不间断地聚集和积累知识,打牢坚实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学英语尤其如此。那么积累英语知识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人们的一切学习都必须以记忆为基础。语言的学习不是浮光掠影的印象,而是深刻牢固的记忆,学英语尤其如此。要疯狂记单词,背句型。当然不能靠死记硬背,要科学记忆。如通过读音规则、拼写规则和构词法记单词。  相似文献   

18.
英语知识对英语教法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英语知识的工具与人文属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基于工具和人文之法的特性而教:英语知识的法理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让法理“哺育”形式,使形式不拘泥于法理:英语中的知识趣味与趣味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英语教学幽默必须从游戏本身回归到英语知识本身;英语知识的显性功能与隐性价值使得英语教学必须在运用显性功能的同时发挥其隐性的价值。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不至于走向没有知识的空洞。  相似文献   

19.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大山的一句广告词“语法知识好比房屋的框架,而词汇就如同每一块砖。”可见,学习英语离不开大量的词汇积累,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单词的掌握尤其重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摸索了一条如何使单词教学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的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学英语教学个能简单地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应视其为一种语言工具来传授给学生。同时,对于初一新生来说,英语有着一种神秘感和新奇感。基于此,笔者认为”单元知识大串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单元知识大串连”是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把每课的知识串连起来,根据需要,可以新增人物,重新编排顺序,加减句子,补充情景,得出一篇完整的语言材料,最后在班上表演。这样做不光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均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