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学业成就增值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威 《江苏高教》2015,(1):65-69
如何准确全面地评价高等教育就读经历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增值效应,成为近年各国民众和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研究基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学业成就的关联度两个维度,分析了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估的四大模式的特征、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调查数据,从实证层面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增值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⑴我国高校学生学业成就的增值体现为三大重要维度:核心胜任力、公民意识、专业素养;⑵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受到院校学术选拔性、财政资源、课程设置、师生互动及学生参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师范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基石,学习投入和学业成就是影响师范教育的主要因素.以A师范大学物理师范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学生性别、年级、师范生类别以及报考该专业原因4个层面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度讨论了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理学师范生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的总体特征较好,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越高,学业成就越大,二者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认知投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最大,情感投入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学生自身、课堂管理和制度完善3个方面为师范教育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生个体在高校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投入、学生在就学期间的学习经历是预测其学业成功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对于学生参与的理论与经验性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高等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业参与区分为规则性参与、过程性参与、自主性参与三个不同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调查数据间的比较,分析在课外学习时间投入层面中、美、日学生的特征。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院校教学实践一学生学业参与一学业成就"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高等院校教学实践对于不同学生参与维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监测项目——研究生组”2010年的问卷调查数据,在构建研究生资助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机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生资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仍有近40%的研究生表示所获资助不充足,对资助政策不满意,且研究生资助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院校满意度和学习科研时间投入实现的.这表明研究生资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业科研积极性,最终提高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减少会导致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下降以及旷课甚至逃学等问题行为的出现。因此,找出提高学生学习投入的方法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提出并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期回答学业成就“如何”和“何时”影响学习投入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自我报告法和同伴评价法收集数据,被试为来自南海地区七、八年级的初中生。结果表明:(1)学业自我概念在学业成就与学习投入间起到的中介作用显著;(2)成就优势在此中介过程中起到的调节作用显著,在成就优势大时,学业自我概念起到的中介作用会较成就优势小时强。因此,教师尤其需要关注学业成就以及成就优势都比较低的个体,关注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并且及时给予鼓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6.
以班级为单位共选取18个初中班级中54名教师和864名初中生作为研究被试,采用教师专业素养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成就问卷进行数据收集,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进行多层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教师专业素养对初中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教师专业素养水平越高,初中生学业成就越高;学习投入在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即教师专业素养水平通过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投入程度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开展的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研数据的研究发现,当前,学生学习投入较好,但主动性有待提高;学生的课业成就提升,但学术道德不容乐观;学校教学稳步发展,但学生评价较低;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凸显,但交流状况欠佳。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应进一步健全高校学业辅导体系,通过完善学业辅导内容,加强学业辅导队伍建设,加强学业辅导保障等途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学习投入是学习过程的重要观测指标,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以456名3~9年级听障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听障学生学业情绪现状以及学业情绪、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听障学生学业情绪整体上良好;掌握趋近目标在听障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发挥正向的中介作用;成绩趋近目标在听障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发挥正向的中介作用;掌握回避目标在听障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发挥负向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邯郸市189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感恩、学习投入和学业成就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感恩、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感恩与学习投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就;学习投入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与统一政策相冲突是减负政策实施的阻力之一,厘清投入和负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科学减负的基础。研究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了学生在校内外学习投入与主观课业负担的潜在分类,并从个体的学业成就、学习品质及其人际关系等角度探索了各类学生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学生的负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需要减负、有的需要增加时间投入、有的需要提升学习品质,学生可根据学习投入与主观课业负担的状况分为"低投高负型""低投低负型""高投高负型""高投低负型"等四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业成就、人际关系还是在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学习品质上的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3)减轻负担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等非学业方面的素养,无论学习投入程度如何,学习品质表现好的学生的负担感受均较低。因此,人工智能时代下建立对学生的负担状况进行科学分类的精确诊断系统是必要的,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减负方案,利用智能化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减负的核心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使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0年度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学生参与度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参与程度是影响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验证了阿斯丁等学者的学生参与度理论在中国大学情境下的适切性。数据表明学生参与度对学生成长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学生的校园互动会通过影响学生参与度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学生参与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类型的院校中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研究建议政府和大学应该审慎地思考传统的、割裂式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两分的模式,逐步打破现有的"教书不育人、育人不教书"的文化和制度隔阂,构建生活-学习一体化的大学环境,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Abstract:
Based on the 2010 annual data set of Beijing College Student Survey,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udent engagement,campus interactions,and college student achievement by employ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The findings include:[1] student engagement in classroom learning,learning outside of classroom,multidisciplinary learning,and extra-curricular participan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 achievement;[2] interactions with faculty,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and peer students positively impact student engagement;[3] among different type of institutions,how student engagement and interactions effect student development varies.  相似文献   

12.
师生交流是影响高校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生活。当前高校师生交往互动总体水平较低,不同类型院校差异显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教学行为、高校学生工作、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对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学习交流状况具有不同的、显著影响。目前高校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师生交往的限制,只有通过大学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比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配套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倾斜、与学工系统密切合作等,才有可能建设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免费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立足点,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分析并设计了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结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深度辅导政策是我国高校为培养创新人才和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形势而实施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举措,深度辅导政策形成了高校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深度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本研究针对北京地区不同院校类型,分析了这种新型互动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人特征、高校学生工作的环境特征、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学生心理认知发展需求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深度交流的可能性,深度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动力和生活目标的提升。但是数据也显示了在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高校深度辅导工作还有待完善。比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升深度交流的覆盖率;要努力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面对多元化的学生群体,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更多关注个体学生认知发展模式的异质性,加强深度交流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要突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卫林 《复旦教育论坛》2012,10(2):20-26,43
低年级大学生参与实习,对学业参与具有促进还是阻碍作用?本文利用2010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参与实习的学生,实习有益于促进学业参与。进一步研究表明,多样化实习参与对学业参与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实习功能类型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参与,随着实习功能由单一的专业知识互补转向兼具知识互补与经验累积的就业体验功能,实习对学业参与的强化效应愈强。同时,不同时长选择偏好的实习体验对学业参与的影响差异统计上均不显著。据此,本文建议高等院校应完善大学生就业体验型实习辅导制度,并预防大学生追求单一经验增长、忽略知识互补的实习行为。  相似文献   

16.
A few days ago Vice Director Zhou Jun of the Beijing Office for Student Enrollment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ditor-in-chief Ma Zhaopei of Enrollment Newsletter appeared on the Economic Station of the Beijing TV Station and answered questions posed by student examinees on how to enter their college exam choices.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给党务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一直是较薄弱的环节,为更好地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分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It wa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college environments on academic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by testing Pascarella's theoretical general causal model with longitudinal data from a national database on college students. Secondary 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data from the 1986 Cooperative Institutional Research Program (CIRP) freshman survey and from the 1990 follow-up CIRP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formulate the five cluster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wo dependent variables as postulated by Pascarella. The final sample was composed of 2,165 students at four-year institution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path analysis. Direct, indirect, and total effects of all variables are reported. Results of the path analyses partially supported Pascarella's theoretical causal model.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student precollege traits, the quality of student effort in academic pursuits during college, and interactions with faculty and peers are more salient influences on learning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an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a refined causal model for college student academic and cognitive outcomes is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要求学生事务管理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且不断发展。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发展的必然性出发,论述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理念等方面的专业素质,探索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提出国家和社会对学生事务管理者要有职业认同、进行专业教育,高校要重视其专业发展并组织实施,学生事务管理者自身要坚持学习、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基于学生学业参与的视角,利用200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学生发展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国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的路径。研究发现:(1)本科教学质量改进路径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类路径。提升教学质量,不仅仅是直接改进课程与教学方式,而且这类投入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业参与,从而间接提升教学质量。(2)在以学生学业参与为中介的间接改进路径中,程序性学业参与发挥主要中介作用。(3)相对其他层次院校,一般应用型大学采取以学生学业参与为中介的间接改进路径更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