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常听许多老师说思想品德课难教,总听见“你跟他们讲半天大道理,他们也听不懂呀”诸如此类的抱怨。回想起自己教这门课的时候,似乎也有同感,不过有一回却是个例外。那是给四年级某班上《尊敬老人》这一课,课上我问了学生们几个问题:“你奶奶知道你爱吃什么吗?”“你爷爷知道你的生日吗?”“你姥姥知道  相似文献   

2.
余红 《师道》2003,(12):30-30
最近,我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的朗读,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我由衷地感叹: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课前在师生对话中王老师仅三言两语,就吸引了学生。“大家知道我姓什么吗?”“姓王。”学生齐答。“同学们对我熟悉吗?”“不熟悉。”学生一齐摇头。“那喜欢我吗?”“喜欢。”学生整整齐齐地很乖地大声回答。“哦,看来你们对我是一见钟情啊。”话音刚落,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3.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教我们班课的崔老师匆匆走了进来。"张老师,你们班今天有自习课吗?我打算把今天的课再重新上一遍。""重新上?为什么?是有学生故意捣乱干扰您讲课,还是……"我急切地追问着。因为这学期我们  相似文献   

4.
我相信,每一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都希望学生重视自己所教的学科并且有兴趣。然而,实际效果却大不相同。学生对有些老师的课“爱得入迷”,而对另一些老师的课却“恨得要命”,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03,(5):48-48
我当中国语老师了今天我真高兴,你们不知道为什么吧?我来告诉你们。今天我当中国语老师了。上午上汉文课之前,老师把我叫到讲台前让我给同学们教一句中国语。我当时一下给愣住了,觉得老师今天怎么突然让我教呢?是因为汉文课?不管什么理由,我都愿意积极地给同学们教中国语。我给同学们教了一句最简单的中国语——你好!第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教汉语感到很不自然,声音很小。老师让我多重复教几遍,并告诉韩国语的意思。同学和老师对学中国语都很感兴趣,但发音有些吃力。唉!毕竟是第一次学说中国语嘛!我教完后,老师对同学们说:“以后李薇就是我…  相似文献   

6.
每每去听课,总是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请很有感情地美美地读……”于是,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去读书,可读出来的仍然平平淡淡,波浪不惊。课后又常听老师说:“语文教学中难教的不是语文基础知识,而是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学生的情感挖掘出来?”可见,语文课堂要有读书声,这已成为许多老师的共识。但是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下面选取两个教学片断,也许从中可以悟出点什么。到痛的情读的仍课教础导道情课许教学选中片段一学习课…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研会上,一致决定一(一)班语文老师许芝芬同志试教“公园里的花”(初小语文第一册第十七课)一课,许芝芬老师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她请我帮助备好这一课,我也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要求。起初,她在钻研教材这方面很少注意。只担心着这些问题:这一课按照全学期教学计划的规定要用五个教时来教,如何安排各个教时的内容和份量?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述故事?如何提出生字新词?如何分析课文?如何进行提问?问题怎样组织才不会重复?如何指导复述?……一句话,仅在教学方法上兜圈子。她还未深切地体会到:要把这一课教好,要顺利地解决她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就一定先要对教材很好  相似文献   

8.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写的社会生活内容加上他的写作目的(意图)。老师教学,只要认真地抓住这个认识去教,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概括中心思想的规律。例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我就问学生,这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在教《别了,我爱的中国》时,又问,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样几经反复,学生就悟出了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中心内容 写作目的=中心思想”。这是否可称  相似文献   

9.
一次,我在教《果树园》一课的基础知识时,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晨曦茸毛叨咕大厦将倾逡巡汩汩”几个词语,我没有按照通常的程式来解读词语,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些词语特别‘拎’出来?假若你们是老师,你们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哪些知识?”这一问,学生展开了紧张的思维,个个都想揣摩一下老师的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课后.数学教研组的几位老师正在办公室闲聊,一位学生拿着课本.羞答答地喊了报告,行了举手礼后走到一位老师面前.胆怯地问道:“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您给解释一下好吗?”老师定眼看了看.用手一扶眼镜冷冰冰地说:“我不教你,别问我,谁教你的课你找谁去。”这位学生很扫兴地走了。很显然.他的任课老师当时不在办公室,那么其他老师就可以不赐教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1.
“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大纲、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姜仲平老师的这节说课,是一节成功的课,他不仅层次清楚的说明了这节课怎样教?而且简炼精辟、顺理成章地揭示了这节课为什么这样教,下面我以姜老师这节说课为例,对“怎样使说课更深刻、更生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突然,教我们班的崔老师匆匆地走了进来。"张老师,你们班下午有自习课吗?我打算把今天的课再重新上一遍……""重新上?为什么?是有学生故意捣乱干扰您讲课?还是……"我急切地追问着。因为这学期我们学校刚刚和另一所学校进行了合并,班上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来自另一所学校,课堂上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或潜藏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哦,你误会了。我是因为今天的课上得不怎么成功,学生的作业出错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你怎么知道》这一课是在训练学生用眼睛观察物体后,重点训练学生用其他感觉器官——耳、鼻、舌、手(皮肤)感知物体,并了解这几个感官的作用。要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轻松愉快地了解这些感官的作用,我编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大家共同参与,举教学生听为例: 首先要求大家都闭上眼睛,我把手放在背后拍三下,然后要大家睁开眼,问:“老师刚才在干什么?”“拍手”。学生异口同声。“你们怎么知道的?”“听出来的。”“用什么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作文教学,教师普遍的感慨是学生的好作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学生天赋使然。很多学生谈到自己的写作情况时也常常提及自己的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影响,似乎教师的作文指导与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关系不大。教师在作文教学面前真的是无所作为吗?笔者近日听了一堂作文指导课,获益颇多,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下面请看这堂课教学的大体流程。这堂课教的是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里的一个内容——《说真话,抒真情》,因是借班上课,学生不认识老师,于是这位老师单刀直入。“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叫薛…  相似文献   

15.
我不同意吕兵同志提出的“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看法。吕兵同志以“科任教师兼课较多,接触的班级也不少”为理由,提出不能要求他们象班主任老师那样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我们知道,谁也没有要求科任教师一定要象班主任一样进行那么多具体的教育工作。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得出“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结论。教师应该把课教好,这是对的。但是怎样才算教好了课?如何把课教好呢?这些问题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看法"少教多学"的积极意史。  相似文献   

17.
李双红 《安徽教育》2011,(11):36-38
"罗老师,怎么又下课了呀!这节课怎么这么短!"下课铃声一响,五河县小溪镇蒋庄小学的学生都会这样发出感叹,因为他们在上罗昌志老师的课,而罗老师的课,总会让他的学生充满兴趣。"老师,您能不能不走?老师,我舍不得您!"肥西县洪桥学区中心学校教  相似文献   

18.
范剑鸣 《江西教育》2004,(15):88-88
一天,初三政治复习课上讲到了“民族自尊心”,我自然而然地发问:”你们学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吗?”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不知道!”“初三不是有这篇课文吗?”我问。“老师不上。”学生说。  相似文献   

19.
一堂歷史課     
新编的历史课本,要求在一个教时内教完一课书。是不是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呢?学生是不是接受得了呢?上学期我听了上海市新成二中心校董家奇老师上新教材中“元末农民起义”一课后,觉得完全可能的。她是这样教这一课的: 教学开始时,教者用短短的时间来检查前一课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学习何炳章老师的文选,以及在"引导自学"课型的实践中,我觉得这种"引导自学"课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也就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我们都知道这种课型有五大环节: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因为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所以我认为这五个环节中,重要的是围绕重点自学这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是不会自学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呢?对此,笔者将自己的实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