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生命在于“活动”,构建活动方式体系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是把素质教育引入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我们在开展《中学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中,关于“数学课堂活动教学”设计的认识和体会。1“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涵义。1.1数学课堂活动:是指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包括:(1)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2)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3)学生主体的探索和创造活动。1.2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强调数学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即把数学教学设计为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这种勾通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学生是过程的中心人物,是认识的主体,知识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学生成绩的优劣,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程度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3.
单元整体设计指的是以单元知识结构为载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单元整体上设计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构建学生数学探究平台的数学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整体形成过程,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证明猜想,学会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专家思考和研究数学的学科思想方法,同时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做出正确的示范,指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金兰 《淮南师专学报》2000,2(3):96-96,F003
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融汇能力的内涵,如何在教与学、学与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进而探讨如何把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应充分发展人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 我国数学教学具有如下特点:重知识目标,轻育人目标;重旧知识引入,轻实际问题引入;重知识理解,轻实际应用;重方法技巧,轻过程展示;重强化训练,轻自主探究;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主体参与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投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1]选择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就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概念给予进一步的界定;而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压力,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以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就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参与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春艳 《学周刊C版》2010,(2):123-123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以凸现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追求学习快乐为主线.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有机会亲历数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体验到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使学生明确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习数学的含义是探索数学现象,它是研究、发现、质疑、理解的过程.它更是当你克服困难而“发现”和“再创造”出了自己的数学王国时的那种愉快和喜悦,用计算机学数学、用计算机做数学的作用在于: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对数学教学进行探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内涵及特征,课题的选择,实施的基本环节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它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研究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强调"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从传统的灌输式数学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设计"参与"式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等。近几年的教改试验,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数学学习方式,转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后者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探索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强调数学本质,突出数学探究,使学生体会数学本身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去实施数学教学,不断探讨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构建与教学过程相匹配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和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凌琴 《新课程研究》2012,(6):159-160
新课标倡导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对学生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体验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入生命领域,调动各种器官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能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架起一道永恒的桥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和注重"体验学习"。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呢?怎样才能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如获珍宝的快乐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得出:数学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并使儿童成为认知的主体。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并发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的氛围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创设一定的乐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发现并掌握知识。时刻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那么教师要怎样设计提问,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探究教学,常常指教师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教学认识过程的任务来看,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仅仅获得和验证真知,更主要地是为了在一定知识经验之上去构建学生主体的新的认知活动结构和实践行为能力,学生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建构活动本身即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探究教学更多的是强调探究过程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本文结合一道具体实例,谈谈数学课堂探究教学的一般程式.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唐群生 《湖南教育》2006,(11):41-41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些适当的数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参与实验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简单的组合数时,我设计了如下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