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的理念精神出发,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情境,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使整个阅读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大都处理得比较好;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往往浮在表面,被教师忽略,时有走过场的现象,导致学生独立接触文本的时间很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这个词,第60条建议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如何引导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们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干动手,培养同学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同学们真正参与阅读教学,实现自主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孙秀娟 《西部素质教育》2020,(1):237-237,243
为了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根据阅读学习的特性,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四个方面提出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而现今的课堂阅读教学大多是以表面的热闹挤压了学生的静心阅读与沉思默想。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怎样确定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成了当下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才能呢?多年来,本人坚持采用"激发兴趣,揭示规律,深入阅读,即兴练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整体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然而,阅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被忽视。因此,语文老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阅读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对话,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质量.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严重匮乏,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10.
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凡是语文老师都知道不轻松,高考语文每年都有阅读理解,因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难点,有些老师一辈子都无从下手;对学生来说,更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无论怎么学习,都拿不到高分,其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需要培养学生语感的。新课改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另一方面,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一、文本对话,阅读教学对话的"扶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层次分明的过程.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先与文本对话,才能实现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可以说,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就不可能有成功有效的阅读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基于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的多边活动既是师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努力寻找对话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使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一、文本:阅读的特殊对话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阅读时要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文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黄厚江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三"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基于文本的阅读,应该包含两层意义上的对话:一是学生和文本主体间进行教学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显然,学生是阅读的直接执行者,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主要通过课堂对话来促进学生和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语文的课堂营造的是一个共享、共融、共进的氛围。而良好氛围的营造最重要的前提是课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个多重对话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本文试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求出处理好这些对话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推进阅读教学高效展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主要是指课文内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对话过程。现阶段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未深度解析文本内容,较注重指导学生明确文章详情,认为阅读只能起到分析、巩固和扩展词句等作用,忽视了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重要性[1]。因此,教师需要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一、加强文本解读,培养阅读素养英语阅读教学在语篇观点下开展,较重视完整的语意以及具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阅读对话,也就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教学对话,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等。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拥有了和文本对话的权利,更有了和教师对话的权利。"对话"理念的提出,给予了阅读教学新鲜而丰富的内涵。这种对话除了参与方的"多重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阅读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陈老师的"灵动"阅读妙方吧,(小博士)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仍然存在着对"对话"存在错误理解、未能深入走进文本以及缺乏必要的语言文字训练等薄弱环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落实文本预习、夯实学生文字的基础训练、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构建阅读实践的平台以及注重阅读的创新性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概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有着较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赖斌 《语文天地》2013,(13):64-6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对话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注重教师、学生、文本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