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几种氨基酸纸层析的实验改进杭州省卫生学校(310009)张正英1、展开剂氨基酸混合液展开剂为,正戊醇:吡啶:水(35:35:30)。在层析缸中倒入少量展开剂,用浸有展开剂的滤纸条贴在层析缸内壁上,下端浸入溶剂中,使缸内更决地为展开剂所饱和。2、点样取...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55-57
对"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提出了改进方法:以石油醚为萃取剂,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胡萝卜素,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胡萝卜素萃取液;纸层析时,以乙酸乙酯为展开剂,采用培养皿和圆形定性滤纸鉴定胡萝卜素。通过改进,胡萝卜素提取和分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对植物丹宁组分的研究中,我们广泛采用了纸层析、板层析、柱层析等各种层析法.使用了杭州新华2~#层析纸、氧化铝(酸性、中性、碱性)、硅胶——G、硅胶——H、纤维素(微晶型)、硅镁型吸附剂等等层析材料,使用的展开剂系统有丙酮——水系统各种比例、正丁醇—冰醋酸—水系统各种比例、丙酮—甲醇—吡啶系统、丙酮—DMF—甲醇—水系统、丙酮—THF—甲醇—水系统等多达数百种的展开剂,但结果却不太理想.经过不断的总结,反复摸索,在参考了国内外一些资料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分离、纯化丹宁组分的优良层析载体——聚酰胺薄膜.  相似文献   

4.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化学”中.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时要用到丙酮作为展开剂,丙酮是一种气味重的有毒气体,且易挥发,若操作不当则会造成大量挥发,污染空气,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笔者自制了密闭式层析实验装嚣,如图1、图2、图3所示,以降低有毒物质的挥发.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中使用菠菜的绿叶来提取色素,并用20份60~90℃温度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的层析液进行层析。对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和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其实验结果表明:用商陆的绿叶代替菠菜的绿叶,95号汽油作为层析液进行层析,效果较好,具有可行性,能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优化实验。  相似文献   

6.
菠菜中含有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叶黄素(黄色)和胡萝b素(橙黄色)等多种天然色素.本文首先分别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处理菠菜,其次用石油醚(正己烷)分别和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提取色素,最后用不同比例的石油醚(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作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根据层析效果选择合适的色素去滴定不同厚度的薄层板,以比较展开效果,结果表明用甲醇和石油醚(正己烷)提取的色素在石油醚:乙酸乙酯3:2的展开系统中展开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多年来,我们发现按教材指导,用丙酮和“课本层析液”很难获得满意的实验效果。不足之处有:①纸层析点样处色素迁移不彻底;②一般很难判别叶绿素a的含量比叶绿素b的含量多;③有些材料实验效果通常较差,如萝卜、上海青、小白菜。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温、实验材料、层析液组分、提取色素的溶剂。此外,苯的高毒性、致癌性,丙酮对眼睛的强刺激和损害,也影响了部分学生完成实验。针对这些问题,本人研制了无毒“提层试剂”,既能代替丙酮,又能代替“课本层析液”,一剂两…  相似文献   

8.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的能力不同而将物质分离的方法叫做层析,该概念在《化学必修》(江苏教育出版社)22页,通过红墨水层析实验进行形象描述,但其现象单一,仅说明主要成分在固定相上的流动,没有清晰的说明层析是用于分离混合物这一主要功能,我们利用红黑水和蓝墨水混合成紫墨水进行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一个经典实验。本实验目的是通过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通过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色素,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及相应含量。据以往教学经验,此实验学生能清楚看到4条色素带的很少,层析后的色素带无论从颜色还是从色带的宽度上都不尽人意,且层析后的色素带很不平行,实验成功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10.
高师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中有“铜、铁、钴、镍的纸上层析分离法”的实验,但所需显色剂二硫代乙二酰胺长期缺货,使该实验难以开出,笔者研究了替代显色剂及有关实验条件,发现用K4Fe(CN)6 K3Fe(CN)6混合液作显色剂,可保证Cu^2 、Fe^3 、Co^2 离子的色斑清楚显示,但显色剂造成的黄绿色背景使Ni^2 色斑辨认困难.若用K4Fe(CN)6 K3Fe(CN)6 丁二酮肟混合液显色,然后用浓氨水薰,则Ni^2 可形成清晰的红色斑点.使用这两种显色剂时,层析滤纸事先不在展开剂中饱和,分离效果更好;浓氨水也不宜在喷洒显色剂之前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纸层析、硅胶板层析和柱层析分别对水和酒精提取的金盏菊色素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水提取的色素较为纯净,只有一种黄色色素;而酒精可将金盏菊中的类胡萝卜素提取出来.水提取的色素不稳定,易被光分解;而酒精提取的色素光稳定性较好.酒精提取的色素用展开剂苯∶乙醚∶丙酮=1∶1∶1及丙酮∶乙醚∶氯仿=1∶1∶1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人教版)P.54这样写道:“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相似文献   

13.
秦春庭 《成才之路》2011,(30):95-I0024
一、实验原理叶绿体中含有多种光合色素,这些色素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中,可采用丙酮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扩散得慢,这样就可以用纸层析法将不同色素分离开来。 二、实验改进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人教版)P.54这样写道:“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相似文献   

15.
新教材《高中化学读本》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中,实验(4-7)介绍了一种Fe~3+;Cu~2+分离、鉴别的新方法一纸上层析法.笔者通过实验发现教材上介绍的操作方法比较麻烦,而且层析并显色后滤纸上留下两大块色迹;黄色和蓝色相重叠,分离效果不够理想.现作如下改进:(1)将盛展开剂的试管改成100ml小烧杯,上面盖上一个表面皿,这样省去了制作橡皮塞上铁钩的麻烦.(2)将滤纸剪成宽一厘米,长度不限识要高出小烧杯即可)的纸条,斜靠在烧杯上,再用表面皿压住,如上图所示.这样操作起来既简单又方便,克服了调整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进行了解析。色素分离的原因不单纯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还包括滤纸的毛细作用、滤纸纤维对层析液和色素的吸附作用、层析液对色素的脱吸附作用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烦琐,使用器械多,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很难做到又细又平,纸层析效果不理想。改用"擦沾法"和"盖印法"后,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效果好。省去了过滤这一烦琐的步骤,减少了材料用具的使用。得到的色素细线又细又平,纸层析效果好,四条色素带整齐、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生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我们曾用由石油醚、丙酮、苯混合而成的层析液和用汽油代替的层析液做对比实验,发现两者实验效果有如下特点:①石油醚、丙酮、苯混合液做层析液,色素分离速度较快,四条色素带分离都明显,顶端胡萝卜素的橙黄色清晰可见;②汽油做层析液,四条色素带分离速度稍慢一些,但四条色素带分离都明显,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带颜色最明显,胡萝卜素的橙黄色色素带较淡一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常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定氨基酸实验中常出现展开效果差,易拖尾,重复性差等不足问题,探讨微乳氨基酸乳液展开剂的性能和效果。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己烷/水配制成微乳液作为展开剂,对教学中常见的5种氨基酸进行微乳薄层色谱法分析。结果:展开效果好,色谱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结论:微乳液在氨基酸薄层色谱教学中是可采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