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月亮月亮我问你月亮月亮我问你,为啥要当小淘气?那天是个圆圆脸,望着我们笑咪咪,今天只露一道眉,你要躲到哪里去?月亮听了笑嘻嘻,不是我要躲着你。圆圆脸儿是十五,弯如镰刀是月初。要问这是啥奥妙?长大书本告诉你。(选自《学前班语言课本》湖北版)作品赏析诗歌《月亮月亮我问你》为小读者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恬静的月夜里,一个小孩带着疑惑对着遥远的月亮发问:“你’为啥要当小淘气?’”“你要躲到哪里去?”月亮在高高的天空中亲切笑答:“不是我要  相似文献   

2.
机遇与月光     
一个凉爽的夏夜,我和一位久别的朋友在屋内闲聊。谈起这几年各自的经历,我便感叹自己机遇欠佳,诸事不顺。朋友用“机遇只叩门一次”的典故来警戒我。我苦笑道:“哪怕叩一次也好,遗憾的是,一次也没有敲过我的柴门。”“我不相信。”朋友不客气地说,“如果你没听见她的敲门声,那一定是因为你只知道去听自己的声音。你用自己的声音覆盖了一切。”朋友的话让我感到委屈。我们相对沉默了许久。“今天月光真好。”朋友忽然说。“有月光吗?”我很惊奇。我们进屋的时候天上根本就没有月亮,窗帘拉得很严,屋内只有雪亮的灯光,她从哪里看见了月光呢?“…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看月亮。圆圆的月亮镶嵌在夜空中,月光洒落在地面,给世界披上一层银纱。童谣里唱:"月亮走,我也走……"为什么月亮跟着我走的同时,又能跟着别人走呢?  相似文献   

4.
黠月     
今晚,当你把手中的作业完成后,请把窗儿打开,让月亮进来。月光下,你想到什么呢?在作家的笔下,月亮寄托着他们万万千千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在作家描绘的一片清明世界里,尽情地享受月亮带来的幽雅、静谧吧。  相似文献   

5.
宋朝的月光     
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些许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作此痴想。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8分)。宋朝的月光邸玉超①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丝毫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有此痴想。②想来,宋朝的月光一定没有唐朝的亮。  相似文献   

7.
宋朝的月光     
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些许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作此痴想.  相似文献   

8.
太阳和月亮     
一天,两个男孩在谈论太阳和月亮。一个男孩问:“月亮和太阳哪个更有用?”“当然是月亮。月亮挂在天空像黑夜里的一盏灯。我们能在月亮下漫步大街小巷;我们能在月光下做游戏;还能在月亮下面吃月饼,月亮很漂亮。而太阳白天挂在天空,那个时候没有人需要它。夏天天气那么热,我们不能踢足球。在灯下做作业的时候,灯光使我们觉得很热。夏天里一切东西摸着都是热的,太阳有什么用呢?”另一个男孩说:“但是,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月亮;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有任何食物;如果没有食物,就不可能有人。你怎样可能在月亮下做游戏,吃月饼呢?”One day,two boy…  相似文献   

9.
美点赏析古今中外,月光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虽然是一句笑话,但外国散文《如幻的月光》一文为我们展现的的的确确是异域梦幻般的月光。在这里,“松枝”能“抚摸月亮的  相似文献   

10.
午夜,我悄悄地爬起来,利索地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地跑到屋外。要知道,今天晚上可是会有一生中最大的月亮。哇!今天的月亮真的是又大又圆,月光清澈透明,洒在万物表面,给它们蒙上一层神秘的白纱。我抬头仰望天空,静静的欣赏美丽的月亮,突然发现月亮中有两个光斑在移动,那是什么?我还没来得及多想,突然就有一束银光照在我身上,把我吸入一个银色世界。“哇!我是在哪儿?我不会是在做梦吧?”我使劲掐了一下脸,好疼!不是在做梦“。喂!你是何人?竟敢擅闯月宫禁地?“”我……月宫?”我带着满脸惊奇,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那个说话的人:身穿一件…  相似文献   

11.
温暖的月亮     
爷爷住在乡下,今年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吃过晚饭,我们全家人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观赏月亮。圆圆的月亮慢慢从东边升起,大地渐渐明亮起来。我坐在爸爸身边,听嫦娥奔月的故事。爸爸指着月亮中的阴影说,那就是桂花树,树下有只玉兔。今天的月色有些淡黄。柔柔的月光洒在爷爷、爸爸和妈妈的脸上。他们一张张带着月光的脸,笑得非常开心,多么和睦的一家人呀。我忽然惊喜地发现,这一张张带着月光的笑脸不正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月亮吗?(指导老师:朱小元)温暖的月亮@唐哲$湖南省邵阳县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  相似文献   

12.
月亮     
一两头尖尖的月亮船,高高地挂在天边。月亮船是从童话里摇出来的,今晚,月亮船要带我到很远的地方一去看露珠在草丛里,慢慢变成星星的眼睛;去看海浪在月光下,轻轻哼着小夜曲;去看我们幼儿园里的玩具,是否觉得孤单?去看我的小伙伴,谁的梦啊,最香?最甜?  相似文献   

13.
月夜书     
常记儿时夜半起来坐等家父从车站回来,坐不耐烦了便出去,外边是好大的月亮,胡同里脚下的石板上竟是满满的湛新湛新的清光,也不是雨湿,而只是月亮洒落在石板上的那种.父亲归来,虽已是夜深,而母亲照例要给家父做饭,一拉一推的老式木头风箱即刻响起,单调而让人感到温暖的声音在这样的夜晚会传得很远.这样的晚上,炒菜是不会的,下一碗面或再加上两个荷包蛋,便是父亲的晚餐,如果这也可以算是晚餐的话.这样的晚上,还有别的什么事?到后来竟全部都忘掉,忘不掉的只是那湛新的月光,那月光竟有几分温婉的意思,"温婉"这两个宇原是可以用在此处吗?原是可以用来形容月亮吗?  相似文献   

14.
河边的风开始轻舞飞扬载着阳光把云捏成你的形状不论哪里都是晴朗水晶一样的空气在行人中穿进穿出舒畅——舒畅——我不知道这是哪儿也许是一个被月亮抛弃的天堂茭诗心诗语风来的时候熏夜已经深了熏我靠近窗子熏让月光洒在我的脸上熏淡淡的熏却如此清透。在每一个成长的日子里熏我总可以呼吸到一些关于月亮的思念熏会回想起在月光下的每一个徘徊的瞬间。月亮总会出现在漫天闪烁的繁星里,永恒的月亮会寂寞吗芽寂寞的时候会孤独地抛弃那一座空灵的天堂吗芽我总是这样幻想。被月亮抛弃的天堂@林俐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每个人从能够仰望星空开始就认识了月亮,知道了月的阴晴圆缺。等我们长大一点学会阅读的时候,就可以从传说中感受月亮的神秘,从诗人的笔下体会月光之美了。如果我们有机会读一些科普读物,那么还可以了解到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靠反射太阳光笼罩夜色的,还能发现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它本身自转的周期都是一个月,这就是"月亮"名字的由来。等我们再长大一点,到了高中阶段,理解了万有引力和天体运行的规律,就能更深地理解月亮了。我们可以知道,月亮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的特点决定了月亮总是一面朝向  相似文献   

16.
<正>"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特殊学生"好像月亮,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对待"特殊学生"不可疏忽大意。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  相似文献   

17.
自然密语     
一我曾执拗地喜欢过天上的月亮。静夜时分,我常伏在阳台上,望着夜夜徘徊在头顶的那个月亮。月初和月末的月亮细细弯弯如柳叶,偶尔一朵云浮过,便"犹抱琵琶"了。这时的月亮还有些昏暗,月光洒下不多,天与地黑成一片,只有惨淡的灯光还依稀投下路旁树梢的影子。最爱的还是玉盘似的皎洁明月。月光不吝惜地洒遍落入黑暗的大地,把原本黑黢黢的高楼马路笼上一层银纱,少了几分阴森,添了几分梦幻。没在树梢里的路灯  相似文献   

18.
, 有一位四年级学生对着月亮看了一个晚上,写下这么一篇作文--《圆月》:"月亮升起来了,很圆很亮,像大玉盘挂在空中,月光柔和,月下许多人在谈笑。"我问她,月亮上有什么?她不知道;月亮有什么传说?她不知道;月亮代表什么?吃月饼的来历?她不知道。我知道了,她不是观察了一个晚上,而是"感觉"了一个晚上。观察不只是看看、听听、嗅嗅、摸摸,还要思考、联想、想象。观察不到位,材料就不具体,学生情感的体验就不深刻,于是学生就只好"做文"了。  相似文献   

19.
变化的月亮     
午餐之前,我给孩子们讲述了《猴子捞月》的故事。故事讲完了,辰辰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你讲的不对!"我问:"是哪里不对呢?""不是一个圆圆的月亮漂在井里,而是一个弯弯的月亮漂在井里。""为什么非要是弯弯的月亮呢?"我不解地问。"月亮本来就是弯弯的,歌里唱的,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辰辰认真地说。谁知道辰辰的话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月亮是圆圆的,像个大圆盘!""月亮是弯弯的,像小船!"……看来大家对月亮有一定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月亮小屋     
正鱼儿的家是水,叶子的家是树,禾苗的家是土,那月亮的家呢?小朋友,月亮该住哪里呢?我是月亮,自从我认识了田字格以后,我就在田字格里安家啦,这个小屋子也不宽敞,我该呆在哪儿呢?用选一选。单人房"月"的选择有很多,如果要住单人房,那么天空就是它的房了,不过,在田字格里住,有时需要变变样子,变成啥样比较合适呢?选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