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日本又在酝酿修改中学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笔者于1988年7月应日本筑波大学邀请访问了该大学教育学系,东京学艺大学、大坂教育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各大学教授、研究生进行座谈中,询问了日本这次中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曾蒙参加审议会方案讨论的有关教授惠赠有关资料,现谨就日本即将于1994年实施的各级学校教育课程(数学)的改革(改善)内容,作简略介绍,并愿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日本这次将于1994年实施的中学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改善方案是“新数”运动以来的第三次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又在酝酿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将于1994年实施的《小学、中学高等学校课程改善方案》是“新数”运动以来的第三次改革。 现将1987年12月日本《学校课程审议会》发表的《幼、小、中等学校课程标准的改善》中有关数学教育部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课程新方案是在1998年4月经党中央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的。去年7月以来,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工作部署,“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今年秋季,将以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为“两课”改革的内容。一、抓住有利对机,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全面实施,任务十分艰巨。然而,一年来我们做的各方面工作,已为我们提供了好的基础,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八次高校党建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更使“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实施出现了良好契机。在第三次…  相似文献   

4.
一九四七年三月,日本政府在联合国占領軍司令部美国顧問团的授意下,頒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这就是繼一八七二年(明治五年)之后日本近代第二次学制改革。一九四七年的学制改革,废除了旧的“六、五、三、三”制(即国民学校六年、中学五年、大学預科三年,大学三年),改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六、三、三、四”制,并且規定实施九年的义务教育,对其它各級各类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佐藤政府下台前夕——一九七一年六月,日本文部省的御用机关“中央教育审議会”花了整整四年时間,泡制了一个第三次教育改革方案即《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綜合的扩充整頓的基本实施方針》。这个方案要求在十年(一九七一年到一九八○年)內把学制改为“四、四、四、四”制或別的分段方案,还在“适应儿童的智力发展”,实現“教育多样化、国际  相似文献   

5.
从90年代开始,日本正在进行第三次教育总改革,这次改革是从日本现实出发,展望21世纪并提出了21世纪的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魂、丰富的创造力;(2)培养学生自由、纪律与公共精神;(3)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是培养人性教育的延续和尊重日本文化传统相结合,即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一、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学理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内容日本于1989年改革了中小学课程设置,公布了新的教育大纲,并规定小学从1992年、初中从1993年、高中从1994年起分别开始全面实施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在理科教育方面,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改善理科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目前,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战后以十年为一周期的中小学第五次教育课程的改革也提到议事日程。论及这次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早在1983年1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内容等小委员会曾提议:重视自我教育能力;使基础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更加牢固彻底;重视个性和  相似文献   

7.
1996年,日本第15次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要在中小学设置"综合学习"课程.此后,由教育课程审议会对此进行了论证,在1998年7月的咨询报告中明确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开设综合学习课.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日本修订了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即将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综合而成的课程方案),规定了小学和初中从2002年开始、高中从2003年开始正式开设综合学习课程,这是日本在世纪交替之间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6年,日本第15次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要在中小学设置“综合学习”课程。此后.由教育课程审议会对此进行了论证,在1998年7月的咨询报告中明确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开设综合学习课。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日本修订了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即将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综合而成的课程方案),规定了小学和初中从2002年开始、高中从2003年开始正式开设综合学习课程,这是日本在世纪交替之间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日本确立了美国式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充分贯彻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基于进一步贯彻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宗旨,开启了战后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过2005年以前的改革重点放在扩大规模和改善制度上,2005年以来的改革则将重心放在了提高质量上.2005年以来的改革以研究生教育实质化作为提高质量的切入点,大力强化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后,日本中小学的课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新教育思想的出现,先后进行了五次改革,平均十年一次。目前,举世瞩目的日本第五次课程改革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这次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为:“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育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观点,重视作为国民所必需的基础和基本内容,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同时,谋求培养具有自我学习的欲望,能够独立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具有丰富心灵和茁壮成长的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丰富情操,坚定的生活信念的人,重视培养具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重视作为国民必须的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充实个性教育,加强国际理解,重视培养尊重日本的文化和传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对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进行的第三次国际数学·科学教育调查的第二阶段追踪调查(TIMSS1999)中的8年级(初中二年级)科学课录像研究结果的简介,在介绍参加这次录像课研究的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捷克五国科学课堂教学特点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文部省近日公布了从2003年开始实施新的高中学习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这个方案是为了适应从2002年起全面实施一周五天学习制和高中教育的改革而制定的,是继1989年修订后,时隔十年又一次大的调整。新方案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较大改革:(一)为了便于学校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发展个性,学校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自主设置“学校设定课程”。(二)高中生的必修课学分从现在的普通学科38,职业和综合学科的35,一律减  相似文献   

13.
日本战后走教育立国的路线,经过三次教育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这些改革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制定和修改<学习指导要领>(教学大纲)来实现的.在新修改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在面向21世纪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指导下,日本在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增设"综合@学习"时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生存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日本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数学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治初期(1868年)。我们认为日本数学教育的整个历史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1868—1946年间为日本数学教育完善健全、普及推广阶段;1947年到目前,为日本数学教育系统发展与不断改革阶段。 本文着重介绍1947年以来日本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希望能对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目前正处于编写并行将试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修订,给予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89年5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这个课程方案的酝酿历时近三年,是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严密论证基础上形成的。笔者曾有幸参加了研究,现就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与旧课程方案相比,新课程方案主要在三个方面作了调整和改革。第一,从实际出发,调整了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关系。新方案从小学教学的需要和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指导思想出发,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地理课的比例,适当增加了教育实践所占的比例,较大幅度地削减了物理、化  相似文献   

16.
1984年,苏联进行了一次大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是1958年和1964年两次改革和1969、1977年进行局部调整的继续,是苏联在战后40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将原来的十年制(“三、五、二”制)学校改为十一年制(“四、五、二”制)学校,小学六岁入学,比原来提前一年,中学增加了两门课程,其中一门就是《信息学与电子计算技术原理》,近年来有的学校把计算机课列为选修课,现在则正式把它作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日本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4 8年日本的新制高中建立以来 ,其普通教育课程经过 194 7年的新设和 195 1年以后的七次改革。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日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有以下特点 :在结构上 ,以学科课程为主 ,以活动课程为辅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共存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在管理上 ,形成了三级课程行政管理会体制 ,基本采用学年制加学分制模式 ,用学年制来认定学习效果 ,用学分制来衡量学习量 ;在实施上 ,强调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二战结束以来的 5 0多年间 ,日本的高中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 ,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课程改革是高中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 ,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本文在回顾日本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分析其高中的目的、目标、性质、地位、结构和任务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日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情况 ,特别是对最近的第七次改革作全面的综合性分析研究 ,以期对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华 《中国教师》2003,(2):38-39
伴随<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新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次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如果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次课程改革并不是突如其来,也不是横空出世,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项有价值的教育实验的继续,如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主体性教育、新基础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9.
金鸡报晓气象新(1.1)指导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刊记者(11.4)导刊视点要善于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本刊编辑部(1.4)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本刊编辑部(2.1)更好地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刊编辑部(3.1)把握总体要求抓好重点环节落实好课程新方案本刊编辑部(4.1)实施好新课程设置方案应强化三种意识本刊编辑部(5.1)集思广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本刊编辑部(6.1)加强马克思主义学…  相似文献   

20.
六、第五次教育课程的改革与特点 (1987~1992年) 随着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的演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国际竞争的剧烈,教育质量的提高等时代的特征和要求,韩国政府在制订“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构想”的同时,于1986年2月,再次委托韩国教育开发院对教育课程进行修订,即进行第五次教育课程的改革。新的教育课程分别于1987年3月31日公布了初中课程,决定从1989年3月1日,新生入学起使用;于1987年6月30日公布了幼儿园和小学课程,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