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探索闽西客家租地法制历史沿革,对于我们今日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汀州府素称“客家首府”,它遵循中原法制传统,以严明法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闽西客家祖地经济和政治中心。汀江流域转口贸易和经济流向的演进,与法制的日趋健全密不可分。官府顺应民意和经济规律,促使粮盐流通的合法化,是当时法制建设的一大成果。《税法》的实施,增加官府收入和整治航运设施的投入。峰市的崛起,从“强盗”窝一跃而成“金银窝”,被称为闽西客家祖地的“小香港”,亦是当年法制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客家文化的底蕴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根基,这可以从客家民系的形成以及诸如方言、礼俗、戏剧等客家文化事象中得到印证。闽西汉剧是清中叶在闽西客家祖地孕育形成的客家人酷爱的地方戏剧,在此,从闽西汉剧的形成、闽西汉剧与中原文化的渊源以及闽西汉剧演绎客家人的中原情节等方面分析中原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客家话主要通行于福建、江西、广东、四川等地。客家祖地在闽西,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地描述了客家话在福建的使用流播地域及方音特点。  相似文献   

4.
古汀州府和龙岩州衍化发展的龙岩市,与台湾有全方位的血缘、地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汀州古称客家首府,也是客家祖地,而龙岩县原属漳州府,后升格为龙岩直隶州,领漳平、宁洋县,是闽南人,也即"河洛郎".历史上大批赴台融人闽南(河洛)和客家族群,抗日战争胜利光复台湾后又有大量赴台人员被称为外省人.闽西的古越族与台湾原住民也有渊源关系,这种全方位的"五缘"是其他地域所少有的.  相似文献   

5.
客家话主要通行于福建、江西、广东、四川等地。客家祖地在闽西,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地描述了客家话在福建的使用流播地域及方音特点。  相似文献   

6.
宁化石壁地处赣南闽西交界之要冲,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历史上客家先民最重要的聚居地与再迁出发地,见证了客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是客家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地域性标志。客家文化应由"前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和"后客家文化"三部分组成。作为"客家祖地",石壁集中体现了"前客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漂泊中的宗法文化、家族文化、血缘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文化客家"论者否认血缘文化在客家形成过程中之重要作用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7.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分析了闽西客家化旅游资源的“客性”,指出其目前开发经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闽西山区经济现实,提出一系列开发客家化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旅游区是福建省重要的旅游区。客家祖地文化是闽西北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福建省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祖地。RMP分析理论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优劣势明显。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应重视旅游产品主题性创新开发,加强RMP结构优化策略,以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代赣西北的义宁州是棚民的主要聚居区。棚民中的一部分是闽广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像其他的迁入者一样 ,他们被官府与民间通称为“棚民”或称“客民”、“客籍”。这不仅是称谓的差异 ,而且含义也不相同。迁入义宁州的闽广客家人不标异 ,与土著趋同 ,共同建设、共谋发展。今天我们研究客家 ,必须深入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去 ,认识他们入乡随俗 ,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生活样式 ,不必也不该刻意地发掘他们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我国50年代后期的法制建设,受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及“左”倾指导思想发展的深刻影响,出现严重滑坡:党对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发生倒退;立法工作趋于停滞;司法工作实践偏离了法制轨道。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缺乏足够的法制需求密切相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这一事实说明,只有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并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法制建设才能获得强大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客家热”的兴起和持续,各地客家县市都充分抓住机遇,争先发展本土客家文化旅游业,以此带动经济发展.作为客家祖地的宁化,拥有着丰富的客家资源,可发展却处于初级阶段,远低于其它客家县市的发展.本文从宁化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出发,浅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发展宁化客家文化旅游,带动GDP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客家建构,是对没有历史和记忆、不能形成认同的文化全球化的反抗,目的是建立起客家人的文化认同,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据属于自身的文化地位。国内客家的认同更多地烙印上了经济目的,是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吸引海外投资而进行的一场全民性客家建构。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发现和建构,对于凝聚客家人的文化认同,推动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走进小吃街”,体验生活福建宁化是世界华裔的客家祖地,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小吃又是当地的一个特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间,我布置学生进行“走进小吃街”的实践活动,同时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也一起参与体验宁化客家小吃,目的是为学生习作积累素材奠定基础。1.师:同学们,我们宁化是客家祖地,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饮食文化,其中“客家小吃”就是我们县城的特色之一,现在给你们两个星期时间,请你们到“小吃一条街”实地品尝,调查2 ̄3种客家丰味小吃,如果有条件还可用你的照相机和摄像机摄下你最喜欢的一种客家特色小吃,好吗?(生:好!2.让学…  相似文献   

14.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作为客家人已经习惯了的精神向度和价值取向,客家文化浸润了闽西客家文学;闽西客家文学自两宋出现萌芽到20世纪的逐步成熟,经历了从民间到殿堂的发展过程;自觉清醒的客家意识,成为20世纪闽西客家文学创作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走进小吃街”——体验生活福建宁化是世界华裔的客家祖地,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小吃又是当地的特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间,我安排了一次“走进小吃街”的实践活动。同时,要求家长也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体验宁化客家小吃。这次活动为学生习作积累素材奠定了基础。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宁化是客家祖地,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饮食文化,其中“客家小吃”就是我们县城的特色之一。现在给你们两个星期时间,请你们到“小吃一条街”实地品尝,调查2~3种客家风味小吃,如果有条件还可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摄下你最喜欢的一种客家特色小吃,好吗?(生:好!)2.…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赣南闽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客家精神的影响,客家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创建了手工业和商业合作社,私营工商业经济也一直长盛不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支援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赣南、闽西和粤东这三个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中,赣南尽管以其众多的客家人口及保留完整的客家文化,被誉为了解客家、体验客家的最理想的基地,但在社会范围之内,它显然受到了一定的冷落,以至于在一般公众心目中,但凡言及客家,必称闽粤。这就使得赣南客家人在相当程度上“失语”,从而造成赣州这一目前国内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并结合实地考察,以闽西地区客家民间武术为研究对象,对闽西地区客家民间武术文化传承背景进行调研,为推动闽西地区客家民间武术文化传承及其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要加强法制,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①”其后,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邓小平同志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的经济。如今,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后,也不可否认与西方一些国家的社会演进型法制相比,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讲毕竟是一种政府推进的法制。其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法制目标和实现步骤的战略设计与思考。因此,我国的法制建设同我国的社会改革一样,是在走一条探索前进的道路。再加之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缺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