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太喜欢《奥妙》杂志了。每当我们班来了《奥妙》,就像水滴进油锅里——炸开了。刚开始,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订《奥妙》。有一次,老师在科学课上提了一个问题,特别难,结果只有我站了起来,滔滔不绝地回答,把全班都给惊呆了(包括老师)!事后,不少同学都问我怎么回事,当听我说这些都是从《奥妙》上看到的答案后,他们一个个都后悔当初自己没订《奥妙》。  相似文献   

2.
2005年的时候,我借同学的《奥妙》看,后来越看越爱看,就自己订了《奥妙》。2006年的《奥妙》编排得太好了!我真的高兴得差点没抽过去!我最喜欢第12期的“知识库”了!讲的是关于狗的事情。我激动至极,不骗你们,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太喜欢狗了,太感谢你们出了这本《奥妙》!  相似文献   

3.
我很喜欢看《奥妙》。《奥妙》的栏目虽然很多,但我几乎都可以记住.像《开心读图》《奥妙俱乐部》《来解之谜》《带你逛世界》等等。就拿2009年12期《奥妙》来说吧.我超级喜欢《北极离奇刺客》.也喜欢《泰国学校:宗教、科技、炒股一个都不能少》。如果说最不喜欢看的郡篇,我会选《谁毒杀了光绪皇帝》这篇,  相似文献   

4.
你们好!我是六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叫张露予,这是我第一次给《奥妙》写信。五年级的时候,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学校订了《奥妙》,当我看第一本《奥  相似文献   

5.
最近真闷,怎么办?找《奥妙》吧! 终于有点时间给《奥妙》投稿了,还能和老编们聊上几句了。首先,来夸夸《奥妙》吧。最近,我看《奥妙》上了瘾。虽然时间很紧,但是因为太好看,我还不能不看,唉!  相似文献   

6.
《奥妙》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安徽合肥的杨晓娟。自从看了《奥妙》第11期全新改版后,我对《奥妙》就更加喜爱了。特别是“数学花园”这一栏目,帮我把不喜欢数学的坏毛病都改掉了!现在我的数学成绩可是班里进步最快的一个哦!这可真要谢谢你们呀!  相似文献   

7.
《小学时代》2015,(Z1):3
或许再没有啥机会来说《奥妙》了。虽然《奥妙》已和自己越来越远,虽然现在的生活与小学截然不同,可是《奥妙》—直是旧时光中最多彩的—部分。一直到现在,五六年级时的"奥妙无牙订书器"还静静地摆在学习桌的角落里,有时抬头也会看见它,然后想起自己曾经用它给纸张打孔的淘气日子,想起小学和同学坐在教室里叽叽喳喳翻《奥妙》的日子,想起当初被糖果姐姐设为群管理员的兴奋,想起《奥妙》,连同我—去不返的童年……  相似文献   

8.
周乐 《教育文汇》2014,(20):26-26
上《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之前,我把课文读了10多遍。这篇文章语言浅显,情感真挚。然而,教什么,如何教,我竟无从下手。反复研读文本,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着母子深情,但又觉得这种感受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果掰碎了一分析,情味就全没了。在百般纠结之中,我去查阅名师教学资料,读到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的文字实录。读过两遍,真让我惊叹不已,于老师的教学太棒了!我也想从他那里学上一两手,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9.
《小学时代》2008,(10):3-3
欲语还休型我很喜欢《奥妙》,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有一次,我把《奥妙》拿给同学看,他们羡慕得不得了,恨不得抢过去看。——湖北省鄂州市新民街小学3年1班祁心怡老编:让他们订《奥妙》吧!嘿嘿,糖果姐姐和咖啡猫就有糖果咖啡了~~~  相似文献   

10.
《小学时代》2015,(4):3-3
第一次拿到《奥妙》超级百科,我便被杂志的名字吸引了。“《奥妙》,肯定很神奇!”我迫不急待地翻开杂志,一篇篇百科知识、一幅幅精彩图片冲击着我的眼球,让我爱不释手。我被其中三个栏目深深吸一引:“大开眼界”总是钱让我关注到最新的科技产品;“神奇动物乐园”让我对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谣言粉碎机”让我明白民间传言是真是假……  相似文献   

11.
《小学时代》2008,(11):3-3
坚持不懈型我看《奥妙》已经1年了,还一直订《奥妙》。有一次,妈妈说别订了,你看你总看一些漫画,你再看看小琳,才3年级都看完2本"四大名著"了。你呢?都4年级了才看完半本。以后妈妈不想让你订杂志了。我说:"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了。我用我的压岁钱订杂志,好吗?"在我磨叨了2天后,妈妈终于坚持不住,让我又订了一个学期的《奥妙》。  相似文献   

12.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我教其中的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了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3.
编辑阿姨:你好!我是沈冰聪,昨天我收到《奥妙》了,真是高兴极了!我很喜欢里面的内容,今天我还特意带上它去上学了。不过有件事,我想问问您,我有稿费吗?因为有个小朋友很需要它。  相似文献   

14.
《故都的秋》是经典的老课文,已经教过好多遍了。再教一遍,驾轻就熟。课文上完了,几个学生笑笑地来找我:老师,朱自清和郁达夫是不是孪生兄弟?我讶然:何出此言?学生笑嘻嘻地:听您讲《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觉得是孪生篇章,一模一  相似文献   

15.
青锋  李小飞 《当代电大》2006,(12):41-41
我没读过红楼梦,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担心被讥笑为没有文化。但是我确实认认真真地读完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春之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小二黑结婚》更是反反复复读过数遍,这说明我并不完全是个文盲。  相似文献   

16.
抠门老编     
今年,“奥妙”饭馆里的菜,味道是越来越好了(声音放大)!其中的花样品种繁多,像“校园趣多多”、“奇形怪状思维角”、“闪亮我为最”、“今天我最衰”等等,都算得上是《奥妙》的招牌菜啦!当然,每道菜都相当符合我的口味(这可不仅仅是表扬哦!而是关乎个人口味和国计民生的大事!当然,我因此可以多写50个字了,哈哈)!  相似文献   

17.
起风了     
彼时,我们还是两个无忧少年,他最喜欢许嵩,我最喜欢刘惜君.他会在我耳边一遍遍哼着《你若成风》,我会在他身旁一遍遍清唱《贝壳风铃》.他会牵着我的手在风中奔跑,飞舞的长发像一群黑色的精灵.我会由着他带我嬉闹,带我走过校园的每一角.我喜欢他,也喜欢风.因为有他,那些起风的日子,连空气都是甜的.  相似文献   

18.
张帮俊 《家长》2011,(7):43-43
这些日子,我用了几个通宵的时间重新看了一遍小时候的经典动画片《圣斗士》。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使我对《圣斗士》如此痴迷,总之,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翻来覆去地聆听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临死前与佛祖的对话,感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星期三上午是开展“科艺”活动的时间,活动内容是《糖哪去了》和《厨师配菜》。为了能够组织好这次活动,我准备了许多教具,仔细地把自己设计的课备了一遍又一遍,希望孩子们能够按照我的要求上好这两个活动。  相似文献   

20.
欣赏经典     
有个美国外交官,二三十年代在莫斯科呆了十年。他在回忆录里写道:他看过三百遍《天鹅湖》。即使在芭蕾舞剧中《天鹅湖》是无可争辩的经典之作,看三百遍也太多了,但身为外交官,有些应酬是推不掉的,所以这个戏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到后来很有点吃不消。我猜想,头几十次去看《天鹅湖》,这个美国人听到的是柴科夫斯基优美的音乐,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