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开创性特色主要表现在:小说观念的创新———"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小说观;小说本体艺术的典型化理论;多样开放的小说创作方法;小说体式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高中新教材中的小说可划分为人物小说、情节小说、心理小说和诗化小说四类.每类小说都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相应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应不同.人物小说的教学主要抓住人物性格内涵;情节小说的教学应抓住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心理小说的教学应抓住荒诞与意识流;诗化小说的教学应抓住散文化的语言.根据小说的类别来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改善高中小说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申报》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该报在晚清小说的传播中独树一帜:在报纸上刊登小说征文,登载理论文章,大量登载小说出版广告;开辟小说专栏登载著、译小说或附送石印绘画小说;创办文学杂志登载小说;与其相关的书局大量出版各类小说。因此《申报》在晚清小说传播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的小说批评揭示了小说“美文妙情”的美学特征;将我国传统的以形写神,注重人物内在精神面貌的美学思想,运用到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评论上,开启了我国小说理论性格批评的先河;论述了小说的录善、旌美、劝善惩恶、秤评天下的社会作用;描述了小说欣赏者的情动特征,展示了小说的美感效应;涉及到了小说创作主体的才能素养、知识结构及艺术思维等问题。唐宋时期的小说批评已经大异于庄子、桓谭、班固等人的文化小说观,是我国美文学小说批评的萌芽期。  相似文献   

5.
冯梦龙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较为全面地提出小说理论的小说理论家。在其“三言”的三篇序言里,分别提出了小说功用观:重视小说的社会教化作用;小说发展观:总结了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历程,并指出了通俗小说起源于话本艺术;小说创作观:小说创作要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并提到了小说创作题材的来源问题,指出小说创作要遵循通俗的原则;小说批评观:评价小说创作要将作品放到具体的历史时代中去评价,不能以今律古。  相似文献   

6.
林译小说序跋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林译小说序跋继承并发扬中国爱国主义传统;抵制专制主义,提倡民主政体,向往法制社会;高度重视传统的孝文化;强调传统史传文化;强调中国传统诗学。总之,林译小说作为西方小说,其序跋充满了西方文化语境;同时,林译小说作为翻译小说,其序跋又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暴露小说起于1845年,乔治·利帕德(George·Lippard)是暴露小说之父。暴露小说是美国通俗小说中的一个较大的流派,是小说体裁的一种。以美国暴露小说之父——乔治·利帕德(George·Lippard)及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西德尼·谢尔顿(Sidney·Sheldon)等笔下的小说为例,解读当代美国通俗小说之暴露。  相似文献   

8.
<正>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准确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是赏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旨的基础,因而对小说情节结构的赏析是历年来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高考探析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的小说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归纳其成就为:一,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小说的社会知名度;二,对小说白文进行了精心的加工与润饰;三,重视对小说理论的开发;四,健全了小说批评的组织结构体系。因此成为中国小说批评史上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0.
明代小说理论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受经学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经学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与小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之处,使其能够参与小说理论的建构,因而小说理论家总是主动地对经学的思想与材料进行吸收和利用;二是经学的学术宗教地位使明代小说理论家乐于借助经学的一臂之力来提升小说及小说理论之地位.这就使明代小说理论与经学构成了复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小说理论家吸收经学的“劝善惩恶”、“裨益风教”等思想观念,进行小说功能价值论的建构;2.力图沟通小说与经学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共同性,使小说与经学在题材内容上联系起来,从而拉近小说与经学之关系,借助经学之权威来提升小说之价值,努力争取小说正统而合法之地位;3.张扬小说在艺术魅力与审美效果方面的独特优势,凸显读者对于小说与经学的不同接受态度,对比小说与经学接受效果方面的巨大反差,从而堂而皇之地肯定小说的价值意义;4.理论家站在小说家的立场上巧妙地对《六经》展开独特的“阐释”或“改造”,从而使经学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小说理论.小说理论家对经学的吸收利用,一方面促进了明代小说理论的建构发展;另一方面,经学的价值观念也由此渗入小说理论领域,从而扩大了经学思想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由文学的形式因素转化为它的内容与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会计诚信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奠基石,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建立和完善会计诚信教育机制、会计诚信法律机制、会计诚信激励制约机制、会计诚信的评价机制和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等在内的会计诚信促进机制,是当前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较为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则是治理污染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淮南市某煤矿复垦区为例,根据不同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及其转移系数,研究分析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车前草对Cu、Ni、Cd、Hg和As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狗尾巴草对As、Ni和Cd元素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苦苣菜对Cu、Mn、Ni、Cd、Hg和As元素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芦苇对Cu、Ni、Cd和Hg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车前草、狗尾巴草对Hg元素的转移能力强;苦苣菜对重金属元素的转移能力较差;芦苇对重金属元素(除了Ni以外)的具有较强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评论家们把《牛虻》定位为革命的浪漫主义,一是肯定作品思想的革命性,二是爱情的浪漫性。而小说《白鹿原》中,白灵和鹿兆海的情感历程显示出,在作者的引导下,小说成功地用"革命"话语置换了爱情话语,爱情被"革命"遮蔽。爱情的内容因而受到了改写:相爱不是因为两情相悦,却是来源于"志同道合"的"革命"需要。在两个爱情故事中,体现出爱情与革命间的不同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闲暇与闲暇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闲暇不是无事可做的一段时间,而是人脱离繁忙的一种悠闲、自由、内观、宁静、从容不迫的沉思状态,也是一种个人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放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而有沉思参与的活动过程;所以闲暇教育不是在人的空闲时间对人进行的教育,如假日教育,也不是为填补个人空虚、丰富个人业余生活的教育,而是以关注受繁忙捆绑的个人自由解放为旨趣,以培养能拥有和操持闲暇的个人为目标的教育。它与职业教育互补而共同构成对个人的全人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爱”的思想有两个特征: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对象而言,后者就其程度而言。从其对象看:既是对人的爱又是对物的爱,其中对人类的爱涉及家庭、君臣、朋友之间。有差等的爱源于人类的爱自己和“同感”。孔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相比:前者强调爱有差等,后者强调爱无差等;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人性,更具生活的艺术性;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与基督教之“爱”相比:前者温和,后者极端;前者表面提倡爱有差等,实际主张博爱,后者表面主张博爱,实质却是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全过程设计教学质量,基于全过程桥梁设计课程实践提出了贯通式的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梳理全过程设计任务和要求,涵盖专业各方面知识内容,同时避免重复;落实贯通制指导方案,明确权责界限;建立新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彰显公平;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全过程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基于问卷调查对贯通式的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实施贯通式的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学生对该管理体系的反馈较好。本次全过程桥梁设计课程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改革的实践经验可为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以人为本是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9.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各种打法的基础技术。在教学中,正手攻球又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技术,也,乏普通高校大学生乒乓球教学的重点。然而,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复杂,要求高,加之正手攻球的教学时数少,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掌握正手攻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paredness for occupational change, occupational self-efficacy, and leadership is presented. Preparedness for occupational change is defined as the wish to acquire higher task demands (i.e. greater complexity) in the sense that employees have thought about change but have not yet acted to seek change. It explained why preparedness for occupational change is central prior to, during, and after organizational change is introduced. A model of determinants of preparedness for occupational change is establish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in different stage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is demonstrated. Central aspects in this model are self-efficacy and leadership. Self-efficacy influences preparedness for occupational change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This effect is demonstrated using the three assumed outcomes of self-efficacy (i.e., initiation of behavior, persistence, and effor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reparedness for occupational change. It is assumed that perceived leadership influences occupational self-efficacy. Three factors influencing self-efficacy (mastery experience, vicarious learning, and verbal persuasion) are regarded as possibly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is effec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l for organizational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