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制,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引起人们重视。国家兴盛靠科技,科技水平提高靠教育,教育出人才,而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栋梁。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并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论,而且具体地指出加速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因此,我们每个师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此笔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不太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阳泉市的实践看农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宋玉岫,董琪珩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同科技、教育的结合,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李超 《家庭教育》2002,(1):36-37
联合国儿童组织将儿童概念为0~18岁的未成年人。世界又进入新一轮百年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要靠未来的人才,要靠千千万万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得更快,少走些弯路,是每一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提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个阶段,要进一步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提到首要位置,把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效益的提高作为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同时也指出,如果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我们的经济就没有出路。这段话讲得非常重要。斯大林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很重视,他认为如果速度慢了,社会主义的存在要发生问题。毛泽东同志也讲过类似的思想。现在从我们的实践看,当然要有适当的速度,但效益问题和科技进步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很高的觉悟。十三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和教育的战略地位这一段还讲到,如果农业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不可能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目前的温饱水平,  相似文献   

7.
党政干部的成长和进步,一靠实践,二靠教育。党校作为“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在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轮训,提高素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基层党校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靠教师,所以国家从2007年以来就在教师的培养培育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在教师的培训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三是缺乏能力的实训.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业培训徐智德我国过去没有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高级技工、技师主要靠实践锻炼,自然形成,因而我国高级工的比例很低。我国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使我国“主要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下世纪初的水平”的目标,就必须积极发...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下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卜三大报告中提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个阶段,要进一步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提到首要位置,把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效益的提高作为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同时也指出.如果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我们的经济就没有出路。这段话讲得非常重要。斯大林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很重视,他认为如果速度慢了,社会主义的存在要发生问题。毛主席也讲过类似的话。从我们的实践看,当然要有适当的速度,但效益和科技进步更带有根本性。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很高的觉悟。十三大报告还讲到,如果农业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  相似文献   

12.
余光炎 《考试周刊》2010,(14):89-89
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就是创新思维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创新对于民族、对于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靠教育。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教师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今后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最早是靠教材起家的。传统的教育学,包括对我国影响较深的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基本上是关于“教育术”的知识和学问,即局限于教育内部关系的研究,不关注或很少研究教育的外部关系。“而教育的内部规律离开了教育的外部规律是讲不清楚的,所以它(指传统的教育学)对许多教育的内部规律也还没有讲清楚”①。这种“就教育论教育”的教育术研究,由于受其视野的限制,不仅难以讲清教育内部规律,而且“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社会作用,不重视教育”②,认不清教育的规律,给教育实践带来危害。这在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发展史上是有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靠的是人才,企业产品质量提高靠的是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些都要靠培训。重视人才,重视职工素质的提高,重视培训,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培训工作成为企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势所必然的。 而在企业重视培训工作的同时,随着职工“本事”增大和人才流动、用人机制活性的强化,职工的  相似文献   

15.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兴起,教师培训愈来愈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要实现有效的教师培训必须首先变革教师培训的观念,真正确立“教师不是不合格才需培训,而是要学习、要思考、要成长、要发展,才需要培训”的新观念。由此看来,以前的教师培训,总是由培训者利用讲授的方式,把所谓的新思想、新观念传递给教师,教师接受培训的过程是忠实的听和记,谁听的认真,谁记的多,谁的收获就大。这种培训应被彻底改变。其实,每个教师在广泛的、真实的、鲜活的、具体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的实践知…  相似文献   

17.
王彬  薛斌 《现代企业教育》2009,(10):237-238
企业需要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技能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企业这个大环境。企业要做强做大,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特殊钢厂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努力探索和实践认识与行动的统一,实现了“素质教育、技能教育、专业培训、军训、企业文化培训”等系统化培训,推动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下面,结合莱钢特殊钢厂实际,就如何实践员工培训工作认识与行动的统一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教育实验认为,阅读是教育的最重要的活动,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阅读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我们马塘小学历来重视阅读,以阅读提升教师的素质,推动着学校的发展。我校早在1984年就成立了一个读书组织——“红烛读...  相似文献   

19.
一个具有高尚医德、医风 ,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 ,不仅靠学校高等教育形成扎实的专业基础 ,更重要的是靠岗位的终身培训 ,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进行长期的知识积累 ,和医疗科研实践。21世纪 ,当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学科的分化整合 ,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渗透与融合 ,社会文明日益提高 ,客观上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也由一次性教育转变为分阶段、分专业的终身教育培训 ,接受终身培训是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有机地结合医学终生培训教育的各个阶段以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充分体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师自身发展和成长中,往往比较重视工作能力和技巧的发展,而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提高。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掌握灵活的、适应教育需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