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雷电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变电所的影响,针对变电所遭受雷电侵害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几种变电所防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雷电对金桥热电厂变电站及常规变电所的损坏特性,并提出对雷电所造成的损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变电所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威 《内江科技》2006,27(5):153-153
变电所是电能输配的重要环节,一旦遭受雷击,极易造成大范围停电,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着重就变电所如何进行雷电防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黑龙江电网雷电定位监测系统构架,统计了2013年黑龙江省发生雷暴的数量及参数,通过雷击事件说明雷电监测系统在故障位置时提高的工作效率,利用故障时钟和GPS杆塔定位技术能很快的锁定雷电故障位置和雷电发生时间以及事故杆塔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雷电物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对电力、通信和航空航天等部门会造成很大危害。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大量微电子器件的应用,这种危害的后果越显严重,因而雷电物理及雷害防护研究,引起了有关部门及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雷电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随机性很大,雷电的激发及发展过程又涉及到电磁学、分子物理学、等离子物理学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所以迄今对雷电物理的许多方面认识还很不清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人工引发雷电技术,不仅为雷电物理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雷害机理及防护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八五”期间,国家自…  相似文献   

6.
雷电防护的研究必须归根于雷电本身,即雷电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同时又要注重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雷电防护工程的依据,以适用于工程的数学形式表达.本文参考国内外关于雷电放电及其回击通道模型文献,介绍了负地闪的雷电回击模型概念,主要论述了其中各常用的工程模型.工程模型是在对自然雷电观测基础上,忽略其中的次要特性,注重用数学语言来近似表达雷电一方面的特征.这就简化了模型的复杂程度,便于利用到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及其防护器件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变电所进线端的雷电过电压对变电所内的电器设备的危害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雷电监测定位和大气电场测量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意义及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监测定位和大气电场测量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意义及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叶明  吴友香 《今日科苑》2010,(16):37-37
分析了港口监控系统雷电的影响及损害原因,着重阐述综合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全球的气温变暖使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受热力条件的影响,使雷电灾害逐渐增多,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不计其数。本文结合洛阳市雷电防御的现状,先简要叙述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又分析了雷电的入侵形式及雷电灾害的防御技术,最后探讨了雷电灾害发生时的注意事项,从而对雷电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电子信息设备对雷电较敏感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及危害,提出了预防雷电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电子信息设备对雷电较敏感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及危害,提出了预防雷电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雷电的能量来源于大气的垂直湍流,微粒间的相互摩擦,部分微粒丢失电子带正电,另一部分获得电子带负电,形成强大的电场能.随着电子计算机及其它微电子仪器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越来越弱.由此,雷电造成的灾害也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损失在数十亿元.因此雷电研究及防护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雷电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1999-2013年雷电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全省雷电密度、电流强度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广东省雷电活动特征明显,规律性强,每年有数百万次雷电发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雷电密度分布密集,粤东和粤西分布则相对稀疏,全省平均雷电密度值为13.91次/(km2?a);电流强度则以珠三角沿海一带稍微高些,全省平均雷电流为25.29k A;时间上则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征,月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数的89.5%,时段分布则在午后至傍晚13∶00-19∶00,占总数的62.0%。通过研究发现,雷电风险与地形地貌、雷暴日、雷电密度、雷电流强度、雷电灾害、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形成相关评价指标,建立雷电风险计算模型,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雷电风险区域等级划分,得出低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湛江北部为高风险区,广州、东莞南部、佛山东部为次高风险区,深圳、惠州、中山、清远南部为中风险区,粤东、粤北为低风险区,其它地区为低风险和次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变电所进线端的雷电过电压对变电所内的电器设备的危害及其采取防护措施。详细讲述了架空地线保护、电缆进线的过电压保护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做好变电所过电压保护的技术管理工作,对变电所进线端的防雷保护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雷电物理与人工引发雷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雷电物理及人工引发雷电研究 ”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项目发展了雷电的空中引发新技术,并在我国南、北方进行了人工引 雷实验及综合观测,揭示了南北方人工引发雷电的特征及差异;建立了雷暴下空间电荷演化 的数值模式,提出了雷电成功引发的空中电场判据;研究了雷电流及辐射电磁场的关系,提 出 了改进的地闪传输线模式;用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人工引发雷电的发光特征,首次观测和证 实了闪电通道发展中双向先导传输现象,光、电同步观测揭示了先导接地时的物理过程;与 日本学者合作进行了高原雷电的综合观测,发现了云下部闪电放电起始于云内负电荷区;首 次发现人工引发雷电有抑制冰雹、增加降水的作用,用积云动力和电数值模式解释了 利用电催化原理进行强风暴人工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雷电侵袭证券公司网络系统的主要途径,提出了证券公司办公楼雷电防护分为直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等电位、屏蔽、合理的布线、接地及电涌保护器等措施,通过层层防护,切断雷电通道,实现对证券公司网络系统的雷电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雷电风险评估实例的总结,分析了现行国内雷电风险评估标准中关于雷电及建筑物环境评价参数的设定,并简单提出了修改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丁旻  吴古会  刘波 《科技风》2012,(9):39+41
本文对ADTD闪电定位系统2007~2011年在贵州地区监测到的2631725次闪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贵州雷电流强度、雷电流最大陡度及平均陡度运用到贵州雷电流的热效应、机械效应、静电感应及雷电反击能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境内无论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有很强的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