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及测量温度,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体温计和家用温度计.前者是用来测量身体温度的,后者是用来测量室内温度的,这两者都是要求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但对于太阳、地核以及其他无法直接测量的环境,我们又该如何测量呢?  相似文献   

2.
测定各种极端的环境温度,方法不尽相同,不过通常都是运用物理定律,再加上已知的物理资料,藉此推算出来的。 以测量地心温度为例,最好的温度计就是地震与震波。震波的速度与震波通过铁的速度非常接近,通过铁的波速又与温度有关,这样我们大概可以说,地  相似文献   

3.
国科学家通过精密电脑计算,发现地球核心的温度竟高达5500℃,几乎接近太阳的温度,亦比科学界之前估计的为高.进行研究的英国伦敦学院大学强调,地核蕴藏大量热能,产生地震、火山爆发及板块移动,故了解地核深度,对了解地球变化有直接帮助.地核中主要物质为液态铁,而地核的内核属固体,外核则为液体,因此计算出铁在两者间的压力下的熔点,便可推算出地核的温度.小组利用量子物理学与一台“克雷T3E”超级电脑,计算出纯铁在这环境熔点约为6400℃,大约相等于太阳温度,但由于地核内含有约一成硫、镍等杂质令熔点降低,因…  相似文献   

4.
《少年科学》2007,(Z1):162-163
地核非常热。科学家是怎么知道那里的温度的呢?其实,地核的精确温度还不为人知。地心距离地球表面有6400千米。而迄今为止,人类通过钻探对温度直接进行测量的深度,不过10千米左右。人类还没有掌握到达"地核"的技术,而"新地平线1"号已经飞往60亿千米外的冥王星了。所以,地核目前比冥王星还要"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5.
地核新发现     
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地核的新外层,这个发现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揭开行星磁场的秘密。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大多数的地核都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它也包含了少量的轻元素,例如氧和硫。当内核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结晶时,这些轻元素也会被迫穿过液体外核。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检测到地核的最外层部分的轻元素含量高达5%,厚度大约是298公里,并由此确定了新的地核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输油管道泄漏负压波测量信号存在反射波干扰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管道系统瞬变过程模型的泄漏仿真实验系统。分析了泄漏过程中直接波、反射波、前行波及反行波的含义与关系;提出了一种在泄漏负压波测量信号中提取直接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附加测量点的压力或流量测量信号以及压力波的传播衰减规律计算反射波,进而提取原有压力测量点信号的直接波成分。仿真实验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该方法是有效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不要求准确确定泄漏负压波突变时刻;在恒压型边界条件下,无需增设附加测量点;通过合理设置附加测量点与端点位置可有效减小压力波多点反射问题对直接波提取效果的影响。上述特点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有机会乘坐时光机器,穿越时空到45亿年前的太阳系去,你一定认不出哪颗星球是我们现在的美丽家园。那时的地球就像一座令人窒息的大熔炉,火山喷出大量有毒气体,天空中下着可怕的酸雨和陨石,地面起伏不定。在刚诞生的几百万年里,地球惨遭撞击、殴打、炙烤、腐蚀,可生命却在这样充满敌意、万分恐怖的环境里诞生了!慢慢地,地球冷却了。地壳、地幔逐渐形成,熔化的金属铁下沉到地球的中心,形成了地核。和地球表面不同,地核的温度依然非常高,在那里铁像液体一样流动、旋转,产生了地球的磁场。刚形成的地球温度高达成千上万度,岩石和金属都熔…  相似文献   

8.
英国科学家A·H·库克(cook)说:“测量是技术生命的神经系统.我们通过测量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通过测量把这些知识变成数字语言,然后用数学方法把它整理成合乎逻辑的系统;通过测量,可使这种系统性知识借助于工程技术用来改造物质;世界精密的测量是精确的知识和经济的设计所必需,方便的测量是敏捷的通讯和有效的组织所必需.”这一段话深刻地揭示出了测量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人类社会从远古时代发展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测量技术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9.
信息链接:地磁场是地球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地磁场产生的原因尚无定论,普遍认为是由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还有一种假说应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做解释,认为地核在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的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地球自转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产生环形电流,地磁场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0.
说到语言我们都知道它是用来说的,用来交流的,是用来表达情感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来交换彼此的思想,懂得理解别人,懂得换位思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同样有着这些功效,可是由于环境的种种限制,使得大学生不能像学汉语那样简单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1.
地球人都知道,我们的母星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并且还是一个鸭梨状的椭圆体,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也只能深挖到地面下1万米深处,至于1万米以下的秘密,科学家们只有通过地震波来进行分析,科学家们坚信,还有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世外桃源隐藏在厚厚的地壳下面,等着人类去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宁夏教育》2008,(4):41-41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的中心——下地幔比此前想象的更软。 下地幔位于地表以下660公里至2900公里处.位于外地核上层:此处的压力和温度极高,物质不再以地表的岩石形态存在。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说,由于无法直接采取地球最深部的物质样本,科学家们一般通过观测地震波的速度来确定这些物质的密度和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3.
根据超声光栅测量声速的原理,使用超声光栅声速仪测量并计算出超声波在不同浓度和温度条件下该溶液中的传播速度.通过对比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NaC1溶液中的声速并对其进行数据拟合,得出声速与溶液浓度、声速与溶液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浓度3% ~15%,声速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显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温度递增研究了3% NaCl溶液和清水中超声传播的速度,声速与温度显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声速随液体温度的增加而递增.  相似文献   

14.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在激光器、光纤光栅的使用及其他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而它们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电路复杂,软件调试复杂,制作成本高.通过使用一种新型的可缟程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能代替模拟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直接与单片机沟通,完成温度采集和数据处理.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题目把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浸没在质量、温度相同的A、B两杯水中,已知铁的比热大于钢的比热,金属球的温度高于杯中水的温度,若不计热量损失,则在混合后,杯中水的温度高的是:()①都一样;②A杯;③B杯;④无法确定.l.常现解法设A杯内水和铁球的混合温度为t,B杯内水和钢球的混合温度为t’,则依题意,可列如下方程组:c&m铁(to#-t)=c$m水(t-to水)·‘…………①oNm铜(ton-t’)=c4m水(t’-to水)…………②用①号②得O铁(t。铁一t)t-to水C饲(OWe-L’)t’-。水_\【0铁一1)\L-IO水}c铜…  相似文献   

16.
杨振宁先生说过"物理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他指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而很多的实验都要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距,这种差距我们称之为测量误差。因此,有效数字的读取和处理就显得特别重要。测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意味着有效数字的读取和处理就不相同。在物理量的测量中,了解和掌握有效数字的读取等相关知识,对测量的结果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1 直接法 从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入手,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例1.根据电阻的概念,在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铁导线的电阻可能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C)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粗的电阻一定 大 (D)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若长度相同,则 细的电阻大 解析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及温度有关,在材料相同不考虑温度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跟横截面积成反比,故应选(B)、(D)。  相似文献   

18.
晓天 《小学生导读》2012,(Z1):80-81
温度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品了,它用来测量天气、人体、水的温度等等,是生活中常备的工具。有意思的是,某些生物也能"测量"温度变化,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生物温度计"。放射虫放射虫是一种单细胞原始腔肠动物,很微小,种类很多。放射虫  相似文献   

19.
温度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品了,它用来测量天气、人体、水的温度等等,是生活中常备的工具。有意思的是,某些生物也能"测量"温度变化,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生物温度计"。放射虫放射虫是一种单细胞原始腔肠动物,很微小,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关联速度模型,就是两个物体通过绳、杆或直接接触发生联系,求两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微元法,即两物体在相同的极小时间内发生极小位移,由于绳、杆不可伸长,或直接接触的物体不可形变,两物体沿绳、杆或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分位移相同,即分速度相同.在微元法的基础上,还可以衍变出效果分解法、瞬时功率法、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