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中学生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中学生能够以科学、全面的历史眼光,观察历史长河,洞悉社会现实,勇于挑起重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该文以历史课堂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统一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为目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历史意识是以一定的历史现象、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一定的历史观。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对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思想教育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改善课堂教学、拓宽教学空间、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因此,中学生历史意识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重视。华师附中历史教研组把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到课堂教学的实施,从教师素质提高到落实能力培养目标,多年来力行实践,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为能科学、系统化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达到指标体系建构的目的,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下面从六个方面谈谈影响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因素。一、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应着力于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一味地把书本上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实践活动出发,指出人的本质具有现实性、社会性、能动性,应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形成的基础性动因,以此形成了对人的本质全面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方位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龚江临 《湖南教育》2004,(10):42-42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可以激发历史教学的活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与了解国际国内时事相结合,彰显历史教学的时代感。中学生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对周围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充满浓厚兴趣,这一点,正好为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  相似文献   

6.
彭孝梅 《考试周刊》2014,(9):121-121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对中学历史有主体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素养重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直接探究,能够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对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历史学习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总结了历史学习的基本规律,给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高一学生历史作业完成度较差的现状,就“高一历史作业布置与学习有效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尝试改传统僵化的作业为灵活的探究性作业,以此提高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历史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思考现实问题,增强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教学时逐步形成高一历史作业布置的有效模式,以推动历史教学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使历史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理论分析,论证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要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理念、内容、模式、方法、资源、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等具体行为获得科学、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逐步培养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闲暇教育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形成运用闲暇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中学生闲暇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当前,中学生闲暇教育面临着闲暇意识淡薄、闲暇技能缺乏、闲暇教育缺位等问题。为此,应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中学生闲暇教育体系,以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罗义炜  刘洋 《教师》2016,(4):14
提高中学生历史能力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体育与历史密不可分。奥林匹克精神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中学生历史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奥林匹克精神的历史价值体现为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规范中学生的历史行为,激发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促进中学生的历史创造能力,铸造中学生踏实的学习能力。中学应当在历史教育中积极践行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科能力发展是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学科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其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否科学地构建中学生怎样学习历史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的阅读能力、表述能力、评价能力。一、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的阅读理解不同于学习其他学科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合作战略的深度推广,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日益提升。历史课堂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彰显历史的多重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中学生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站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如何探索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更加科学地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中学生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既是道德教育在网络时代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友彬 《师道》2022,(12):31-32
<正>历史学科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在拓宽学生历史视野、发展其历史思维的同时,必须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为价值归旨。同时,中学生在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与心理情况等方面差异较大,因而在教学策略与目标的选择与达成上应各有侧重。基于此,笔者结合历史学科的教育理念和中学生的学习因素差异浅谈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一、科学设计,挖掘史料的文化内涵在讲述华师大版高中教材“解放战争的胜利”内容时,  相似文献   

17.
要帮助学生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历史是过去的记录。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我在课堂上非常注意帮助学生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将当今世界上的热点问题有选择地引入课堂,通过追溯历史的根源,使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学生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8.
所谓高考历史备考针对性,是指有效落实《 考试说明 》中的历史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做法与高考要求相差较大,一是学生记忆中的知识孤立、零碎,缺乏系统的知识整合;二是对历史概念(包括时空概念)的理解存在模糊和片面的地方;三是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追问和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的意识。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考历史备考的针对性呢?下面就以《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学爿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等具体行为获得科学、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逐步培养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而对新课程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振兴中华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注重培养科技幼苗,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质,为长大用科学奠定基础。我感到,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辅导中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就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他们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