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台开办新闻节目的后起之秀,也是最受市民关注的新闻节目;本土化、百姓化、参与化、特色化是民生新闻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电视民生新闻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同时节目的形态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目前被很多地方电视台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广泛应用,而且这些形式具有明显的特色.虽然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随着各种民生新闻的出现,也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节目过于庸俗、过于泛滥等等.因此,我们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反思一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品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民生新闻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本文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辽沈地区新闻节目异军突起,新闻节目平民化的趋势盛行,尤其是民生新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辽沈地区新闻节目的收视热潮,引发了我对新闻节目平民化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是民生新闻栏目的“灵魂”和“旗帜”,提升综合素质是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民生新闻栏目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形象上多点“文气”、实践上接点“地气”、语言上加点“土气”、思想上添点“锐气”、工作上带点“霸气”。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越来越成为地方电视台受观众追捧的重要栏目,这与民生新闻煽情报道方式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煽情一方面增强了民生新闻的情感性,另一方面弱化了民生新闻的新闻特质。  相似文献   

7.
2002年,随着《南京零距离》的红火,电视界形成了“民生新闻”现象。时至今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了各大省市电视台的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试图从叙事角度出发,探讨一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亲民化”叙事的误区,并给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的深入发展,民生类新闻节目的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不少以社会新闻为主的主持人栏目都采用了叙事解说新闻的方式.主持人在叙事解说新闻节目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日常口语非常接近,但又有着重要的区别.本文基于对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叙事解说新闻相关理论的阐释,以某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为案例,采用量化于质性研究方法,对民生新闻的叙事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电视台更好的为民生新闻进行叙事性安排提供必要的借鉴于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节目永远站在宣传的顶峰,而民生类新闻节目在保留传统新闻众多优点的同时更是贴近百姓生活,受到大家的喜爱。《说天下》作为辽沈地区首屈一指的新闻脱口秀节目,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全面丰富的新闻内容、灵活机智的播报形式为民生新闻节目开辟出一条亲民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在传媒导向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正确把握民生新闻传媒导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民生新闻必须从采编上注意把握传媒导向,提升民生新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闻栏目是地市电视台的首要栏目,《今晚800》作为淮南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选择正确的定位标准,坚持走群众路线,勇于探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它的经验给各地方电视台一些启示:“民生新闻”应坚持从地方出发,选择平民化视角,凸显文化品味、时代节奏、贴近服务、人文关怀和专业精神,才能被老百姓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2.
从央视的新闻节目陆续改头换面至今,各地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逐渐占据了大半荧屏。从一开始的初露端倪到现如今的大展拳脚,民生新闻正逐渐成为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生力军。而"民生"二字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将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民生新闻的平民意识形态,得出应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低俗化,舆论监督失衡。为了更好地使电视民生新闻引导舆论,发挥作用,强化媒体责任和社会意识,电视民生新闻应将报道对象定位于市民与农民并重,搞好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创新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手法,并且以特色求发展,打造电视民生新闻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别,由于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各级媒体纷纷开办开设民生新闻节目或版面;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缺陷。地方电台与中央台和省级台相比,有劣势也有优势,应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融合“民生新闻”与地域优势,以增强地方新阁节目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民生新闻”自身的属性出发。探究其突破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电视业已面临挑战,电视收视率正步步降低。而一直受观众欢迎的新闻节目,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民生新闻的传播体系正基于此而建立起来,目的之一便是贴近民生,提高受众收视率,论文就泉州电视台《新闻广角》的受众满意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并就《新闻广角》的调研结果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为民生新闻热播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静 《文教资料》2012,(21):56-57
民生新闻节目因良好的收视率和丰厚的广告回报,成为各地方台的强势新闻栏目。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内容琐碎、庸俗化、舆论监督越位等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应重视深度报道,加大正面报道的力度,让舆论监督理性化,努力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对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热潮席卷各大媒体。各大省市电视台都竟先推出民生新闻类新闻节目,并连连创下收视率新高。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说明民生新闻类节目兴起的原因,同时还对民生新闻“热”应当警惕的几个误区进行了提示,认为民生新闻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节目报道的新闻也是五花八门,包容并蓄,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民生问题应该始终成为新闻节目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报道好民生新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视新闻变革。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民生新闻本质上是一种市民话语的体现,受众从中获得参与公共事务的虚拟满足感和心理依靠。民生新闻节目要长期引领风骚,必须不断纠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乏客观准确、新闻娱乐化、格调不高等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各种媒体关注的热点.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其主持人与节目唇齿相依,对节目的成败意义重大.面对着民生新闻节目一哄而上的热潮,如何正确处理好自己与节目的关系,使之产生良性互动,是电视民生节目主持人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