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琦 《新体育》2009,(7):44-45
对今天很多年轻人来说,宋晓波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宋晓波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名气不亚于今日的姚明。20多年过去了,这位昔日的体坛巨星在做什么呢?带着疑问和关注,我们走近了宋晓波。  相似文献   

2.
宋晓波何许人也──宋晓波,原北京女子篮球队队长一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口京味普通话,当算个地地道通的北京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宋晓波的脑子里;北京人爱首都,就像中国人爱祖国。所以,1974年,当响当当的全国第一军旅八一队和急需招兵买马的北京队同时向她招手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北京队。她为北京女篮带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75~1979年,身为队长的宋晓波率领队友两夺全运会冠军;1979年和1981年,她和她的北京队杀出重围,两次登上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冠军的宝座。──宋晓波,原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  相似文献   

3.
简讯     
《篮球》2005,(1)
北京宋晓波篮球俱乐部2005年冬令营开始招生 为使广大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在寒假中提高技战术水平、强化身体素质训练、丰富假期生活,北京宋晓波篮球俱乐部于2005年元月22日至2月3日在京举办篮球冬令营。由国家著名篮球教练黄频捷、庞小龙任教,届时将举行形式多样的有奖趣味篮球竞赛和游戏活动。闭营式还将邀请  相似文献   

4.
宋晓波曾是中国篮坛的风云人物,曾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称号,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成为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该届世锦赛中夺得铜牌,是当时中国队历史上的最好战绩。宋晓波1986年退出国家女篮,出任中国女篮教练;1988年和1992年先后赴澳大利亚、台湾执教。1996年6月18日她创办北京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并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5.
李君 《篮球》2001,(16)
北京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创办于1994年,全国最早成立的篮球俱乐部之一;《篮球》杂志,1981年创刊,独举篮球宣传大旗十数载。如今强强联手,于7月20日~8月1日再度举办《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吸引了19个省市的100名热衷篮球运动的少男少女。 走进北京京华私立学校篮球馆,黄频捷正在给夏令营的学员们上训练课。  相似文献   

6.
简讯     
《篮球》2002,(12)
宋晓波篮球俱乐部招生简章 北京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自1996年成立至今,培训学员已达7000多人次。许多初学者已成为其所在学校的篮球队主力队员,同时篮球运动的素质教育也敦促了学员们文化课的学习和提高。 本俱乐部利用双休日长年开办篮球训练班,在寒暑假期间开办篮球训练营(包括同《篮球》杂志合办篮球夏令营)。篮球培训班分布在北京月坛、和平里、蓟门桥等地的室内篮球场,训练课由具有专业篮球水平,并从事多年篮球教学经验的优秀教练员任教。  相似文献   

7.
宋晓波的名字曾经与中国女篮 共同辉煌于世界篮坛。她在十几年的篮坛生涯中,为中国篮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已走下篮坛十几年的宋晓波仍被许多人关注。笔者将把一个真实、坦荡的宋晓波介绍给您。 1 凡是与晓波接触过的人,都说她聪明过人。 说晓波聪明是因为她每逢遇事总爱思考,节骨眼儿上眼珠一转,主意就来。训练之余,她爱读书、写笔记、听音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球场上,她靠头脑灵活、动作敏捷去打球。别看她在场上不紧不慢,轻轻松松地移动,但一旦看准机会,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因此,她常常令对手头痛,是球场上不可多得的用头脑打球的人。  相似文献   

8.
在第23届奥运会的女篮比赛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我国前著名国手宋晓波从右底线突破准备投篮时,对方一高大队员跳起封盖,这时,宋晓波将举到头上的球回收到肩上,躲开封盖后把球投中。宋晓波能在世界赛场上所向披靡、八面威风,与她娴熟的投篮技术不无关系。她投篮准  相似文献   

9.
1981年1月5日,一批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女篮新队员在北京集中了。杨伯镛为主教练,王利发和周懿娴相继来队担任助理教练。他们都是五十年代我国篮坛的名将。队员中除宋晓波少数几个骨干外,大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有的原来是省青年队的二线队员。组队时全队平均年龄仅20岁,平均身高达1.83米,是我国历届女篮代  相似文献   

10.
宋晓波在1988年退出中国篮坛后,曾下了决心:以后不再看篮球,不再摸篮球。 宋晓波是我国70至80年代篮坛的风云人物,曾三次荣获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称号,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成为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该届世锦赛中夺得铜牌,是当时中国队历史最好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同队友夺得本届奥运会女篮比赛铜牌;她曾代表中  相似文献   

11.
穆紫 《篮球》2001,(24)
宋晓波曾经在中国篮坛叱咤风云,说她是中国女篮一个时代的代表并不过分。现在,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中国女篮队员的名字,那怕是聂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宋晓波所处的时代,中国女篮着实挺风光。柳青、丛学娣、陈月芳、郑海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于2005年7月16日至29日在北京力迈学校隆重闭幕。闭幕式上,著名球星焦健前来祝贺,《篮球》杂志编辑部向获得最佳阵容的学员们赠送了全年《篮球》杂志。  相似文献   

13.
《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联合举办的第五届青少年篮球夏令营经过10天紧张的训练、学习生活,于2004年7月29日在北京圆满结束了。 来自北京、重庆、甘肃、黑龙江、云南、香港等十七个省、区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近百名青少年接受了训练。有十多名营员不仅第二次、第三次来,而且还带来了新伙伴。他们说,宋晓波夏令营教练水平高,生活、管理好,值!有不少同学表示:明年,我不但要来,而且还要带我们的朋友来。 在结业典礼上,《篮球》杂志对被评为最佳阵容的10名队员给予了赠送全年《篮球》杂志的奖励,并对获得优秀营员及进步最快奖的学员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是一名运动员,现在是一位体育记者.从运动员到记者,这中间虽然没有跨越不了的鸿沟,但也不是轻易就能迈过去的.当初我能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应该感谢一位大名鼎鼎的体育明星,她就是前女篮国手宋晓波.最早与晓波相识,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们俩可以说是同龄人,又同时在北京市体委所属的球队里打球,所不同的只是她在篮球队,我在排球队.我们的篮、排球馆挨在一起,我常常能见到她.那时,宋晓波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篮球  相似文献   

15.
《篮球》2004,(3)
《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联合举办的首期冬季训练营经过了12天紧张的训练、学习生活,于2004年2月8日在北京圆满结束。 全国共有十个省市的数十名青少年接受了训练。本期训练营以健康、团结、努力、成功为主题,教育学员自尊、自强、自信、自立,在懂得如何爱篮球的同时要爱集体、爱他人,要学会学习、生活。通过训练,大家的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训练营安排一天三  相似文献   

16.
《篮球》2002,(9)
由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近90名营员参加的,由《篮球》杂志和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青少年篮球夏令营,于7月31日在北京圆满结束。 本届夏令营的营训是勤奋、勇敢、团结、进取,行为规范以明礼诚信、敬业自强为宗旨。在训练上,学姚明风度,立玉栋风格;在生活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郎平女,21岁,排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国家女排主攻手,被人们誉为“铁鎯头”。她曾多次为祖国争得荣誉,是中国女排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和第九届亚运会冠军的主力队员。宋晓波女,24岁,篮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北京女篮主力前锋,现任国家队队长。她曾百余次参加各种国际比赛。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为中国女篮第一次夺取亚运会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8.
当“最佳阵容”“最佳营员”等 ,奖项各归其主后,首届“《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夏令营”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7月 26日至8月 6日,为期 12天的夏令营,是《篮球》杂志与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联姻”的产物,它吸引了来自黑龙江、山西、新疆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75名青少年。营员篇 本次夏令营的主角是这群最大18岁、最小才10岁的孩子们。他们都是长辈们的“掌上宝”“心头肉”,其中大部分同学从没经历过寄宿生活,也没经受过几十个小时“长途跋涉”的煎熬,更不用说这次夏令营“正规军”般的篮球训练,但是对…  相似文献   

19.
宋晓波有一个“爱人”,一个“情人”,爱人是青梅竹马,伴她南征北战,助她红透大江南北;情人是一见钟情,常常不离左右,令她爱不能弃。那“爱人”是篮球,“情人”是网球。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夏令营于8月1日-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57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夏令营。在闭营仪式上,10名优秀学员做马步运球、传切上篮、花式篮球等汇报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许多学员在即将离开夏令营、离开北京的时候,既充满留恋,又满怀激情。有位江西的学员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这次夏令营的经历会令我终生难忘。”而一名黑龙江的学员则说:“我在夏令营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回家后我得在朋友们面前显示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