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怀着愉快而又不无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梁丽娟同志写的《从内部看英国》一书,掩卷遐思,心潮久久不能平息。在梁丽娟逗留英国期间,我恰巧也在伦敦。她是人民日报记者,我在新华分社工作。我只比她早回国三个月,却比她早去了三年零七个月。对她书中所描绘的英伦情景,我是比较熟悉的.因之读来倍感亲切。当时伦敦新华分社有十多个同志在工作,而梁丽  相似文献   

2.
鲁西尔·吉斯康同志患癌症逝世,已经三周了。每当亿起这位中国人民的朋友和国际主义的战士的时侯,我总是联想到中国人民的另一位加拿大朋友——伟大的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大夫把他光辉的生(?)贡献给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神圣斗争;鲁西尔同志则对中国(?)民的新闻事业,贡献了极为可贵(?)力量。鲁西尔同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年——1949年起,就开始部分参加新华通讯社布拉格分(?)的工作。1952年以后,她正式成为新华分社的人员,曾经担任过分社的翻译以及英文新闻稿的打字和校对工作。她的工作效率很高,工作态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份,谢冰岩同志查阅《新华日报》(华中版),发现该报1946年2月17日第四版的《新闻工作》第一期上有一篇文章,是介绍淮北黑板报情况的,他极其兴奋地告诉我,要我去看看。第二天下午我真的去看了,一看就引起了我的回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在当时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同志的建议下,召开了华中新闻工作会议。会议由新华社苏中分社社长谢冰岩同志主持。新华社淮南分社汪义  相似文献   

4.
看了电影《停战以后》,心情非常激动。不仅美蒋反动派的卑鄙罪行使人无限愤怒,还特別使我想起为了采訪“安平事件”新聞而被美蒋反动派所阴謀杀害的一位年輕的新聞工作者——郑仓夷同志。我跟仓夷同志相識,是在一九四六年初的一个朔風凛冽、雪花飞卷的晚上。那时候,抗战刚刚胜利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在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之后,被迫签訂了“双十协定”,一九四六年一月发布了“停战令”。在北平成立了“軍事調处执行部”。党为了让久居淪陷区的人民听到真理的声音,同国民党几经交涉,在北平建立了“新华社北平分社”,并相继筹备出版《解放》(三日刊)。仓夷同志便是那时候由《晋察冀日报》调来北平新华分社工作的。由于一位同志的介紹,我怀着一种无法抑制的兴奋心情,到《解放》报的工作人員寓所去看他。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新华社开始在海外建立分社组织。从1947年5月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陆续在境外创建了香港、伦敦、布拉格、平壤4个分社,其中平壤分社是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最后一个境外分社。1949年9月16目,中共中央宣传部致电东北局:“派丁雪松同志为新华社特派员,刘桂梁同志为记者,前往朝鲜工作。”5天后,新华社平壤分社成立。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前,在伦敦分社工作时,我曾认识英国一名电视记者,他谈起英国广播公司的业务经营,颇为称赞。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家公司除了广播英国捷报外,也不回避受到挫折时的情况报道,故而在听众中赢得了信誉。它已发展成为英国庞大的宣传广播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火激烈。各国政府对新闻报道也无不加以严格控制。英国广播公司对战争的报道,当然也选择对英国有利的消息,报道失利不过是一点陪衬。即便如此,也比全部渲染胜利,而对挫折闭口不言,效果要好得多。至少,给人一种印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在新华社赫尔辛基分社连续工作了近8年,先后担任记者和首席记者,除了向总社发回大量文字稿之外,还向摄影部发回图片3700余张,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拍摄的,少量是搜集供稿。总社摄影部国际编辑室的同志说,在国外没有专职摄影记者的分社和小分社中,赫尔辛基分社的摄影报道搞得最出色,发回的图片不仅多,而且质量高,主题也选得好,很实用。赫尔辛基分社是个小分社。同在分社工作、出身摄影之家的夫人杜新,是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得力助手。她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不仅喜爱摄影,而且颇有研究。我在1975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后也迷上了摄影,…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九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北平市当局竟蛮横无理地查封了中共在北平的机关报解放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同时被非法查封的还有七十五家报社、通讯社和杂志。这是国民党反动派摧残舆论的一次大暴行。那时正是国共和谈的时候,北平还是中共、国民党及美国三方面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的所在地,叶剑英同志是军调部的中共方面的代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五月三十日,叶剑英同志即偕在平之石家庄、太原、高密、晏城小组中共代表,代表军调部中共全体人员,至宣武门外方壶斋九号,慰问解放报及新华分社工作同志。叶剑英同志说:“北平解放报每期销售四万余份,为平市报纸销数之冠,这是一  相似文献   

10.
近阅梁丽娟赠送的《笨鸟集》,该集大部分是她见诸报刊的各种体裁的国际题材文章。梁丽娟是起步很晚的记者。1978年她到人民日报搞国际宣传工作,年逾半百,才涉足新闻界。在人才济济的全国第一大报社内,她在短短8年中奋力拼搏,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梁丽娟的成就,主...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作驻外摄影记者的心情,就像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一切全交给了自己。没有编辑或领导为你派活儿把关,分社又只有我一个摄影记者。“英国就全交给你了。”领导这话常令我汗颜,心里总在想:今天会不会漏掉新闻? 刚到伦敦的时候,一听到外面警车或消防车响警报,我便神经质地跳起来,立刻打开电视或跑到办公室看路透社文字新闻,脑子里一个劲儿地想:“出事了,我要马上去采访。”后来知道,伦敦老房子和木结构房屋很多,着点儿火算不上什么大事情,至于警笛长鸣,顶多只是表明伦敦警察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你是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网民的?王晓辉:1997年我在新华社伦敦分社工作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当时只是偶尔查阅一下新闻,出于好奇去了两次聊天室,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网民。如果说与互联网结缘,应该是在2003年,我来中华网工作。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我一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又从事中国人民广播史的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央台的前身。为此,我和北京广播学院(现改名中国传媒大学)原副院长赵玉明访问了当年在延安创建广播电台一些老人们,听他们述说当年那艰难和动人的故事。这样,我们认识了王唯真,他为人谦和而又热情,几次访问以后,我们就由相识而深交,成为好友了。他和我是同龄人,不过比我早来到人世几个月,我心中尊之为兄。  相似文献   

14.
四月下旬,天津日报、新华社天津分社、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青年报、天津工人报、新晚报根据中共天津市委的指示,組成联合报道組,报道技术革命运动和市区人民公社运动。联合报道組根据报道內容分为技术革命和人民公社两个組,由天津日报和新华分社負責同志具体領导。联合报道组共工作十天,写成綜合消息五篇,通訊三篇,这些稿件除在天津日报发表外,天津市其他各报和人民电台也发表了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英国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军事行动的当天——1998年12月16日,马格达当地时间清晨6时15分左右,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记者卧室里的电话铃声不绝,刚熬过一个通宵,还没来得及打个盹儿的我急忙拿起话筒。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可靠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今天下令,所有在巴格达的武器核查人员立即撤离伊拉克。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我心里很清楚。挂上电话,我一路小跑地上二楼,唤醒分社另一名年轻记者刘加文,并马不停蹄地陆续打电话通知远在北京的新华总社和开罗分社。数分钟后,有关消息用中文、阿文、英文通过海事卫星传到了新华社北京总社和开罗分社,乃至全世界。 据总社编辑部事后来电告知,从北京总社编辑部发出的第一条关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撤离的消息比美联社足足快了两个半小时。新华社中东总  相似文献   

16.
华语教学出版社隶属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专业出版汉语教材的出版社之一。为了抓住全球汉语热的契机,其制定了“五个国家设立分社、建立一个研发中心”的“5+1”海外拓展计划。今年3月华语教学出版社走出了海外计划的第一步,在英国正式注册成立了伦敦分社,并于4月伦敦书展上举行了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17.
来到贝尔格莱德后,我只去过分社四次。还未等同赵金河同志交接完毕,北约空袭就开始了。到目前为止,在和分社保持电话联系的情况下,我一直住在使馆当外交官的丈夫处“单兵作战”,因为分社在老城,使馆在新城,相距较远。本来以为小住几天就可以搬到分社去,没想到形势突变,不仅老赵留下来,各路特派记者也奉命先后抵达。一时间分社“人满为患”。所以我在使馆这一住恐怕就不是几天的事了。其实,生活和工作条件的不便是可以克服的。对一名记者来说,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采写的稿件因种种原因发不回总社。空袭的当天,我曾为含着热泪写出…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经过缜密的策划和长达一年半的市场调研,决定在英国伦敦成立分社,3月17日,该分社在伦敦的注册手续已完成。据介绍,这是国内出版界第一个在英国伦敦设立的分社,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将在英国市场推出该社最具竞争力的三大门类图书,然后再通过英国向欧洲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佛姬失落的香吻”△她犯的最大错误,“是让英国庶民首次看到露胸的王室女眷”。1992年8月20日清晨,早去上班的英国人迫不及待地在报摊上购买当天的《每日镜报》。伦敦街头一个报摊老板在卖出一份《每日镜报》后告诉来访的英国记者:“它们就象刚出炉的蛋糕一样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我在延安刚过罢春节,群众日报社、新华通讯社西北总分社通知我们到陕东(即关中东部)前线采访(李言年同志已先去了)。那时陕东工委驻在合阳县城,书记是刘文蔚同志,他对新闻工作很热心。见了我们,就要求给工委办张报,我们说没人,他说:“那就训练人。”不久按总分社指示,成立了新华社陕东支社,并派来了电务人员,由李言年同志任主编。这样,陕东就正式有了我党的新闻单位。我们马上办起了通讯干事训练班,陕东10多个县都派人来学习。办了一个多月,就分下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