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输系统如果发生故障,将会造成信号输出不畅,带来大范围和深度负面影响,因此,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至关重要。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维护的重要性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是电视台的生命线,如果节目输出质量不好,会影响节目的收看效果。如果一旦传输系统发生故障,会造成大范围和深程序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广播电视信息系统的维护对于安全优质传输以及播出广播电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专业培训来提高系统维护水平维护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广播电视信息系统能够安全优质播出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维  相似文献   

2.
朱胜 《声屏世界》2010,(2):70-70
卫星广播电视传输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卫星电视安全播出的管理,特别是技术质量的监测十分必要。江西卫星地球站于1997年元月正式开播以来,逐步建设和改造各种监测手段,并将多个监测系统结合,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播出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有线电视传输机房是有线电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广播电视信号安全播出,有线电视传输机房的维护与管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有线电视机房常出现的问题着手,讨论了传输机房的技术维护和日常管理。以下将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有线电视传输机房是有线电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广播电视信号安全播出,有线电视传输机房的维护与管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有线电视机房常出现的问题着手,讨论了传输机房的技术维护和日常管理。以下将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其法 《东南传播》2021,(3):143-145
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县级电视台与微信、网络等新媒体走向了融合,这为广大电视受众提供了多样化传播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但这种资源共享、内容兼容的新型传播理念,也给县级电视节目安全传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播出事故.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电视节目安全传输、播出的新要求、新特点、新问题,着重探究电视传输为媒体融合发展服务的技术保障和应急途径,从而减少和避免安全播出事故.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生 《声屏世界》2009,(11):62-63
提高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质量,是从事广播电视发射与传输工作者永远追求的工作目标。依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失败的内部组件的环境和天线使电视信号失真,影响视觉体验,为确保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促进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维护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传输网是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和数据信息的重要基础设施,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和数据信息安全畅通的传输离不开广播电视网的安全运行,网络能否安全运行又主要取决于日常维护,网络维护看似简单但却事关重大,因而对广播电视网络的维护工作一定要加强,特别是对跨行政区域距离传输的广播电视光缆传输干线网,如跨省辖市的省级广播电视光缆传输干线网和跨省市的国家级广播电视光缆传输干线网的维护工作更要加强,只有加强了广播电视网络的维护才能为在广播电视网上开展其他业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的应用效果,最终目的是要带给用户完美的感官享受,即精神方面与视觉方面的双重感享受。而现代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的合理、科学运用,在某种层意上来说,能够使广播电台编制节目的应用效果质量更佳,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看效果。当然,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质量建设工作,还需应当建立在日常安全维护工作体制以及过硬的实施手段与规范性执行力度,进而保障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正常运作的  相似文献   

10.
《东南传播》2023,(1):F0002-F0002
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下辖40座电视调频、中波发射台,1个安全播出监测指挥调度中心,1个广播电视维修安装工程处,遍布全省各地。中心承担我省电视、调频、中波广播发射,以及微波干线的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省台广播节目在12座地市高山发射台以及隧道覆盖的调频广播设备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安全播出和传输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南京广电网络公司传输部安全播出值班系统的建设情况,概要地介绍了我们采用的安全播出值班系统的架构、监测原理、系统功能,并展望安全播出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先进的微波、卫星和光纤传输技术为电视广播传输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不仅为各台电视节目的播出赢得了时间,还提高了收视效果。但是,随着我国通信需求量的持续增加,相应出现了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1.微波传输微波传输,是我国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微波的波长短,能够直接穿过电离层传入太空,加上不能做曲线传播的特性,决定了这种技术只能应用于  相似文献   

13.
高光奇  申绍原 《新闻采编》2003,(2):45-46,42
“十 六大”期间 ,太原有线电视网络工作者承担了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使命 ,那就是全力以赴保卫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设施 ,确保“十六大”期间网络运行安全、节目传输安全。去年 ,我国发生了多起“法轮功”分子破坏和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无线电视发射设备进行反动宣传的案件。太原市也并不平静 ,太原市曾连续破获三起法轮功不法分子案件 ,其中有两件就是蓄意破坏有线电视网案件。去年3月份 ,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地广电部门加强网络安全防范 ,防止法轮功顽固分子破坏“两会”期间的电视节目播出 ,之后 ,在“五一”劳动节、世界杯足球赛、“七一”…  相似文献   

14.
薛玮 《声屏世界》2011,(11):72-72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确保广播电视信号不间断,高质量传输,增强广播电视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安全播出的技术保障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节目的顺利传输和电视文化的健康传播。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为了充分保障广播电视的正常稳定运行,要针对当前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和谐持续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管理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视野     
《视听界》2001,(2)
今后10年我国广播影视科技事业发展总目标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2001年第1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说,今后5至10年,我国广播影视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1) 大力提高广播电视播出水平和传输质量,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大力提高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3,(6):55-55
现在我国已基本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J一播电视已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影响最大的媒体。随着安全播出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播出保障及管理要求的提高,指挥调度工作在安全播出保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丁润宝  王伟 《视听界》2011,(6):9-12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要求,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信源接收、信号处理、调制传输、安全播出监测等子系统以及机房供配电、消防、温湿度环境等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建设和完善,使本公司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安全等级完全达到(超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对省级及省会市级前端系统的要求,为南京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了本公司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安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也是广播电视技术工作的根本任务与中心工作。广播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有着速度快、覆盖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广播电视节目一旦播出就不可逆转,并会迅速得到社会公民乃至各领域的普遍关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直接影响国家政治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本文通过对山西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体系标准化建设的思考,以期推进对保障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行业在新媒体时代下逐渐趋向融合。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因此对广播电视技术开展维护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进一步推动电视媒体产业的高效发展。但由于广播电视技术具有复杂性且影响安全播出的因素较多,对其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管理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鉴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运营中采用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机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管理和维护措施。探究影响无线发射台广播电视传输信号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与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电视播出质量,实现电视媒体产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