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对教师教案的评价,往往会把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个项目的填写是否完善,书写是否工整,字数的多少等作为教案评估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向晚辈传授过写诗“绝招”:“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一个教师要想上好课,不是只在教案上花力气,而是在教案外要下更大的功夫。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一味在教案上花心血,忽视了在教案外下功夫。不言而喻,教师这样做,大都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不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不是吗?一些学校领导在指导、检查备课这一环节上颇有偏差:把教案写得工整与否、字数的多少当作备课的唯一体现,当作衡量备课充分与否、敬业态度优劣的标准,当作选先进、评职称的根据。这些教案还必须是新写的,即使一年前教…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微信圈里看到调侃教师的顺口溜,其中两句是:"抄写教案几乎崩溃,迎接检查比牛还累。"顺口溜虽然难免夸张,但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当下,有多少教学设计属于"原创作品"?如果就这个问题在中小学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估计结果不会乐观。首先,学校没有把备课设计的"原创性"摆在教学管理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仅仅满足于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比如教学参考书、参考教案、与教材同步的教学光盘等.而如何引导教师在吃透教材、消化参考教案、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准备富有创意的教学课件、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学校辅导措施和激励办法不多。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既有教案又有学案的课讲完,问学生收获多少,多数学生直摇头。这样的授课结果确实值得深思,思考怎样的地理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受过地理教育专业培训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对教师教案的评价,往往会把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个项目的填写是否完善,书写是否工整,字数的多少等作为教案评估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会花费许多时间去抄写教案集以应付学校的检查,至于是否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精心预设教案倒居于次要位置。所以,我们对教案管理进行改革,实行“分头备课,  相似文献   

6.
教案与课改同行,才能与时代要求相呼应。传统的教案评价以内容的面面俱到、字数的多少以及字写得工整与否来论好坏优劣。课改后的教案评价应该看教案有没有独到的见解,有没有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方法;教学是不是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位置;是不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在新知识的生长点环节,是不是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并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我们通过教师合作备课改革,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写作中解脱出来,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变传统的抄教案为实质意义上的备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7.
教案是教师备课活动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记录。编写教案的过程,也就是把备课成果书面化的过程。目前教师的教案仍不尽如人意,其表现如下: 重形式,轻本质。教案是备课的文本载体,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是钻研教材教法和设计教学过程,那么教案的目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规划教  相似文献   

8.
复式教学的备课,可采用“活页”、“固定”两种形式。“活页教案”指3—4级复式,宜用单式教案的格式的纸,按年级、学科分别备课,这样成为活页的“基本教案”。在上课前,把几个年级的“基本教案”并列起来,组成一个初步的复式教案。再按各年级教学的实际情况,估计各年级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轮换的先后时间的多少,写在教案的一旁,便成一个完整的复式教案。这样备课的基本特点是先单后复,先纵后横。“固定教案”指2级复式。把  相似文献   

9.
写备课教案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过程,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利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修改性及共享性。教师写好一次电子教案,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不必每次都重抄重写,只需在前一次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添加、重新编辑和复制即可。这样,就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劳  相似文献   

10.
教案是对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加工、概括和梳理,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是教师备课的结晶,上课的备忘录.如果说教学设计阶段教师的精力主要花在思考上的话,那么教案编写是教师内部语言的外化.在这个外化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划必然得到进一步精确化和系统化,就像建筑设计师把头脑中的创造想像转化为设计图纸一样.对于教师来说,教案虽是人人要写,课课要写,但要真正写好,却很不容易.要想写好教案首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还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懂得教学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学设计用表格式教案更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常教学过程把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视为"范本"或"蓝本",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如何把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教师把教材重点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材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灭的真理,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当作是亦步亦趋的向导."如此一来,教师就成了教材或教案的复制者.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教案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方案,它是教师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单方面为自己怎么上课进行的设计。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而且容易使教师养成教学过程死守教案的习惯,只要把教案上设计的程序演练完毕,课堂就算完成任务。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负担过重,已使众多教师感到累、感到苦,感到无力搞教改。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投放埋头书写教案这一环节中。不,与其说是书写教案,不如实事求是地说是一字不落的抄写别人的教案。毫不保留地说我抄写教案并不是真正为了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4.
赵善礼 《中国教师》2010,(10):33-34
<正>写教案,一直是困扰广大一线教师的心病。当前,一些学校对教师备课的管理,主要是检查教师的教案,诸如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种要素是否齐全完善,乃至书写是否工整、字数的多少都  相似文献   

15.
更正     
写备课教案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过程,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利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修改性及共享性。教师写好一次电子教案,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不必每次都重抄重写,只需在前一次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添加、重新编辑和复制即可。这样,就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  相似文献   

16.
时下,学校对教师备课的管理,主要是检查教师的教案。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个项目填写是否完善,乃至书写是否工整、字数的多少,都是备课评估的依据。为此,许多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抄写教案以应付检查。虽然学校要求教师持教案进课堂,然而,"进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说课与教案的差别及类型○郭福根(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说课与教案的差别有三点:①教案是教师上课用的,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案要把教学程序的设计一步一步写清楚;“说课”讲稿是教师说课用的,对象是教师或研究人员,因此有关教学程序的具体内容只须作概括介...  相似文献   

18.
书写教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如书写教案对年轻教师可以促其尽快成长,提升教学水平;对于责任心不太强的教师可以促其避免开无轨电车,不管教学原则;对于那些工作认真且教学功底深厚的教师,以恰当的教案形式把备课成果记录下来,如详案、简案、教学片断、教学案例,卡式片、批注式、光盘——留待今后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完善;对于中老年教师,教案不仅有备忘的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料积累,是一个教师教学生涯中的一笔财富。总之,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钻研、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体现着教师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备课、写教案本是很自然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写教案被口诛笔伐,似有“不除此举誓不罢休”之势。其理由很简单,就是要减轻教师的负担,以便教师可以全力以赴搞好教学。当前,教师的负担不能说不重。但是,写教案并不是造成教师负担重和工作应该拿写教案问罪。理由有两个: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按常规,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写教案是把备课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作为上课的依据。同时,教师的教学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连续的过程,的基础。所以,教师所写的教案不仅是上好当堂课的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教研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领导教研能力不强。有的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无示范作用,甚至有的比一般教师还要差。有的学校领导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检查教案作业时只管几次、多少,然后盖章,不管质量。目前学区都有专职教研员.但没有专在“研”上。他们忙于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无暇进行教学疑难问题的探讨。这些走不出事务圈的教研员很难发挥教研员的指导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