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包覆多金属氧酸盐复合物([(C18H37)2(CH3)2N]8[SiW11O39])的催化氧化体系被发展出来,该催化体系可成功应用于催化吡啶类化合物的氮氧化反应、醇的氧化反应和硫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催化剂在特定溶剂中具有温度控制的溶解性能,该特性在催化氧化反应体系中可用来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用硅铝酸盐或硅酸盐和长链有机模板剂来合成新型沸石类介孔分子筛MCM-41、HMS、KIT。由于它们具有较大孔径和很大比表面积,因此在处理大分子反应中可作为酸碱催化剂、氧化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  相似文献   

3.
甲醇氧化成甲醛的生产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细有机化工生产中,氧化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制取醇、醛、酮、酸、酸酐等多种产品,其中,催化剂的应用是工艺的灵魂,它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的水平及其创新程度.按氧化剂的不同,氧化反应可分为空气氧化和化学氧化.本文分析了甲醇氧化成甲醛的反应动力学,以及催化剂的研究、选择、组成和制备,探讨了生产甲醛的操作条件、反应设备、产品质量及工艺过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该教学设计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通过研究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变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氧化羰化法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综述了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现状.深入探讨了液相氧化羰化合成中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反应机理,并比较了不同的铜催化剂在氧化羰化中的催化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延长催化剂寿命、减少腐蚀性,开发出性能更好的工业催化剂,则需要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并通过添加助剂和载体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努力,3-甲基吡啶氨氧化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按3-甲基吡啶氨氧化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不同进行分类,分别介绍了各类催化剂的发展状况;根据相关文献推测,3-甲基吡啶氨氧化的催化反应机理,并结合该机理探讨催化剂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对3-甲基吡啶氨氧化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氨的氧化演示实验,多数学校因缺少铂丝而不能做。本实验改用Cr_2O_3作催化剂,在三分钟内可完成此实验,并能明显观察到以下现象:氨氧化放出的热量使催化剂保持红热状态;有红棕色的NO_2生成。一、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8.
1.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都选用CuSO_4作为过硫酸铵氧化碘化钾的催化剂。这就带来了问题,因为(NH_4)S_2O_8可将I-氧化成I_2,而Cu~(2 )同样可以将I-氧化成I_2。S_2O_8~(2-) 2I~-=2SO_4~(2-) I_2 Cu~(2 ) 4I~-=2CuI ↓ I_2 因此到底是S_2O_8~(2-)在Cu~(2 )催化下氧化I~-成为I_2~-,或是Cu~(2 )将I~-氧化成I_2,学生必然有疑问,所以用Cu~(2 )盐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不是最好的。实际上能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很多,但所有能将I~-氧化成I_2的  相似文献   

9.
新型沸石类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硅铝酸盐硅酸盐和长链有机模板剂来合成新型沸石类介孔分子筛MCM-41、HMS、KIT。由于它们具有较大孔径和很大比表面积,因此在处理大分子板应中可作为酸碱催化剂,氧化催化剂和剂载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催化剂、有机氧化反应概念的建构提供实验支持,对乙醇氧化制乙醛实验进行改进.将氧气和乙醇蒸气交替通过催化剂,使催化剂(铜)变黑、变亮的实验现象交替出现,便于学生观察,为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的观念建构提供实证支撑;将乙醇蒸气通过催化剂,为建构有机氧化反应概念——得氧失氢的核心理念提供实验支持;将乙醛制备和检验同时进行,节省了实验时间,有利于课堂演示和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镁铝水滑石固载K2Cr2O7催化剂HT-Cr2O72-,将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用于催化醇的液相氧化反应,并以2-吡啶甲醇的氧化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溶剂、催化剂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苯、三氟甲苯等溶剂更有利于反应进行,2-吡啶甲醇转化率随着温度上升明显提高,该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醇类化合物的高选择性氧化转化;和其他固体催化剂用于液相醇氧化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转化数(TON)。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稀土氧化物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和还原性能,发现CuO/CeO2催化剂具有很高的CO氧化活性,65℃时,CO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3.
郑敏  徐琼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2,12(4):103-106,116
通过总结各类钒催化剂在烃类氧化反应中的性能特点及产物分布规律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发展趋势。指出以提高原子经济性为目标,深入研究钒系催化剂在烃类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调变方法,加强工程化的应用技术和装置的开发,应是钒系催化剂在烃类氧化反应中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铂负载型催化剂时甲醛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载体的铂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XRD、Raman等表征,考察所制催化剂对甲醛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载体的性质在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惰性载体无法促进氧的活化,其催化活性较低;对比不同比表面积的Pt/CeO2催化剂,发现比表面积为38mVg的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这与催化剂的氧缺位浓度较高及较强的金属一载体间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探讨了目前文献报导的三种制备聚合硫酸铁所用的氧化催化剂NaNO_2、HNO_3及MnO_2的催化性能和可能的催化机制;提出了运用催化指数和氧化指数来评价催化剂性能的方法;指出进一步改善NaNO_2和HNO_3两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酸化-乙醚萃取法制备了Keggin结构的磷钨钒杂多酸,并分别采用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采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H2 O2为氧化剂,以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型柴油,对其氧化脱硫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对模拟油品中二苯并噻吩(DBT)的氧化脱硫反应性能研究,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不同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明显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4小时,n(H2 O2)/n(s)=4:1的优化条件下,DBT转化率达到89%.催化剂通过简单过滤法可分离回收,重复使用5次后DBT转化率为83%.  相似文献   

1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其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可不使用贵金属作催化剂等优点.论文采用活性炭的酸化,添加辅助催化剂,变换新型载体,改变催化剂的活性,从而制备C-催化剂.实验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循环伏安法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质、结构、形貌以及对乙醇电催化氧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水乙醇在C/SiO_2/石墨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远远大于在C/石墨电极和SiO_2/石墨电极上的对应的氧化峰电流,表明该催化剂对无水乙醇的电催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一种特殊的芘基结构季铵化合物与多金属氧酸盐结合得到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在无溶剂条件下实现硫醚化合物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该反应体系在室温下进行,使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具有绿色、安全、高转化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现有的乙醇氧化脱氢体系中Mg-Al催化剂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率和产物选择性。创新点:1.制备Cu改性的Mg-Al催化剂用于乙醇氧化脱氢反应,获得了更高的乙醛收率和选择性;2. Cu/Mg-Al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制备价格低廉(无需贵金属),制备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3. Cu/Mg-Al催化剂在使用前无需预还原。方法:1.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Cu/Mg-Al催化剂;2.通过乙醇氧化脱氢反应对催化剂进行考评,以探究Cu改性、乙醇浓度和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论:1.与Mg-Al催化剂相比,经由Cu改性的Mg-Al催化剂的乙醇氧化脱氢活性显著提高;在350°C,乙醛最大收率为41.8%。2.进料气中水的存在(乙醇浓度下降)会对Cu/Mg-Al的催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使得乙醇转化率和乙醛收率下降;但在高温区间(350~400°C),这个不利影响有所减弱。3.反应前,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的还原步骤对Cu/Mg-Al催化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甲酸在三种不同电解液中的电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HC lO4、NH4C lO4和NaC lO4电解液中,Pd/C催化剂电极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发现在不同电解液中,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和稳定性按NH4C lO4〉NaC lO4〉HC lO4的次序降低,表明NH4+对甲酸在Pd/C催化剂电极上氧化有促进作用,该发现对提高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的性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