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它科学地提示了意识的本质。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一命题 ,对于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意识与人脑的关系“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人脑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的物质器官 ,是因为人脑是组织高度复杂、功能高度完善的物质。现代科学证明 ,人脑是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来进行意识活动的 ,人脑的意识活动就是神经细胞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人脑就如同形成意识的“加工厂”。意识还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一般动物有大脑但没有…  相似文献   

2.
自我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我"。"我"是人的根本,只有人才知道"我"是谁。"我"存在于连续的时间之中,"我"的本质是活的意识,"我"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自我意识是"我"对自己的意识,是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对象意识是"我"对外部事物的意识,对象意识是基础意识,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其根源都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只不过自我意识是二级反映),因此,"我"是依赖于外部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我"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还依赖于人的躯体。当"我"所依附的大脑死亡了,自我就消亡了、不存在了。"我死"是永远的、无法超越的现实,"我"与"死"是矛盾的,但"我死"却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亡,是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人因为意识到"我死",才使人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一切自然科学中是客观存在的,在化学科学中的表现尤为丰富、生动。虽然初中生还未接触辩证唯物主义,但是在教学中恰当而有成效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对于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阐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培养学生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的观点1.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因此,物质…  相似文献   

4.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新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前提:和而不同(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通首先,人文与科学有着共同的自然物质基础即人的大脑。人文与科学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尽管人的左右脑分工不同,左脑主要从事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有关的科技活动,右脑主要从事与开放的形象思维有关的文化艺术活动,但在正常情况下,两者既分工又合作,互相传递信息。“科学与人文知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尽管彼此相区别,然而正因为均来源于或者共生于人的大脑、客观世界及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实践,所以自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其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同源共生。从…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常识教学中,学生普遍对“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关系认识不清,笔者试加以浅析,并供方家指正。一“、辩证的唯物论”与“唯物的辩证法”二者之间的区别辩证的唯物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物论”。它是哲学的两大派别之一,是同唯心论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辩证的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大脑中的反映,是人脑这个高度完善的特殊物质的机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精神是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有意识的方面和无意识的方面及其心理活动。精神指所有的非物质对象,即作为特殊物质的人脑的活动以及这一活动所产生的一切非物态化的结果,包括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一切意识现象,是对外部世界和人的自身的客观反映。精神的具体描述就是人们对实现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换句话说,使人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精神。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教育涵盖着人的发展的历程。在这个历程…  相似文献   

7.
一、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的意识。3.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两个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  相似文献   

8.
一、客观≠第一性首先,二者的对立面不同,客观与主观是一对范畴,第一性与第二性是一对范畴。其次,二者的使用条件不同,第一性与第二性只在说明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上使用,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反之是唯心主义。客观与主观这对范畴有两个使用条件,且在不同条件下,含义略有不同:当把人类的思想作为整体与外部世界相比较时,客观与主观等于物质和意识,即,主观指人的思想、精神、认识,客观指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当把个人的思想认识作为研究对象时,客观指认识的对象,此时,除物质世界之外,客观还包括别人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9.
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教育最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使其在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即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并在此过程中反思。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10.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建立现代自然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意识活动是人特有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一方面以客观世界为基础,受客观世界的制约;另一方面意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客观的物质世界具有反作用,表现出意识的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就具体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共有的,所以,人人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只有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精神是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有意识的方面和无意识的方面及其心理活动。精神指所有的非物质对象,即作为特殊物质的人脑的活动以及这一活动所产生的一切非物态化的结果,包括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一切意识现象,是对外部世界和人的自身的客观反映。精神的具体描述就是人们对实现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换句话说,使人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精神。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而且引起人们思想的深刻变化。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分清主流与支流、正确与错误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必然会引起人们观念更新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 ,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才有…  相似文献   

14.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一书中指出 :“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个主体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精神、心意之类的东西 ,我们叫做主观的事物 ;属于外界的客体 ,也即是物质一类的东西 ,我们叫做客观的事物。这样我们就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分为两大类 ,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 ,任何一件事物都可归入这两类之一 ,不是主观的、精神的 ,就一定是客观的、物质的。”所以 ,从哲学上讲 ,客观是与主观相对称的一个哲学范畴 ,是指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 ,是指认识的一切对象 ,是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 ,它表示在人类意识之外和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东西。有时客观也…  相似文献   

15.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哲学原理及阐释方法论典型应用举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性。①坚持唯物主义。②尊重客观,从实际出发。①尊重自然,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②认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6.
高一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都能掌握这样一个观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就产生了疑问。鬼神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人脑是智能培养的物质基础。可研究表明,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至今还不达十分之一,有着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因此,对人脑功能的开发利用成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尤其是早规教育中最有活力的研究课题。现代脑科学证明: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脑是语言中枢,主导逻辑思维;右脑是非语言中枢,主导形象思维。两半球即高度分工,又相互协作。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有目的培养人——晦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实践表明,开展不列活动有利于左脑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客观实在”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就一定是“客观实在”。并有其实在性的表现。在对意识的认识上,人们通常的说法是:人脑是意识物质的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笔者认为:意识是人与物作用的形成物。人脑不是意识物质的承担者,而是意识物质属性的显现者。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则是人体器官的本能。  相似文献   

19.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它直接由动物心理发展而来,又并非纯粹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源于物质,又作为物质的对立面;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又能以客观物化的形式而存在;包含有感性自发的成份,又受着理性自觉因素的支配。自身存在着多重辩证属性。一、意识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意识的起源具有自然进化和社会运动的客观基础,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意识首先是物质世界和生物进化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直接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在由自然物质到人类意识的漫长转化过程中,它识的产生经历了:…  相似文献   

2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始终贯穿着辩证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不仅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等唯物主义思想;而且承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同时意识又能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