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园长早早地把节日的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老师们也已经在心里酝酿着……那么,怎样让孩子们过好"六一"儿童节呢? 让孩子真正成为节日的主人."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孩子们理当是节日的主人和主角,因此,节日如何过应由孩子们自己来做决定.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震撼人心。它用无声的语言警示着我们:在5月的最后一天请戒烟,因为明天是即将到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有责任为全天下的孩子维护一片明净的天空。又是一年"六一"时,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快乐地度过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然而,作为老师或家长的您是否曾经意识到,孩子的节日也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其实,我们的责任不仅限于公益广告中的戒烟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当我们为孩子们过节时,考虑过多少他们的意愿和感受?他们"六一"时快乐吗?他们记忆中最难忘的"六一"是哪次?他们今年想怎么过"六一"?让我们先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应该是快乐的日子。快乐是什么?什么样的"六一"是快乐的?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快乐?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位与"六一"有着特殊关系的人,她就是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被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通称为"知心姐姐"的卢勤。让我们一同走进"知心姐姐"的"六一"生活,体会快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六一”节的请柬“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但以往的“六一”常常是孩子们向家长献上一台排练许久的节目,忙碌和辛苦并没有使他们体验到节日的真正快乐。今年,我们把怎样过“六一”的安排权交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活动的方式。大家都认为跟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是最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5.
开展"六一"活动几乎成为每个幼儿园的传统项目,其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于是"六一"前组织幼儿排练节目,到那一天请家长观看孩子们的演出,共同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成为了传统习惯。为了节目的精彩,为了得到专家的肯定,为了能让家长满意,我们老师、孩子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每天一遍遍枯燥乏味地排练。  相似文献   

6.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作为老师或家长,您是否感受到了孩子的快乐?您如何看待孩子眼中的快乐呢?以下这组文章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3,(18):2
2013年5月29日,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小学的校园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在校园内向大家派送节日礼物,丰富多彩的传统游戏项目让孩子们尽情释放着活力。以快乐的名义把"六一"儿童节还给孩子,是洛阳市实验小学创新开展这次"庆六一"少先队活动的原动力。"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是他们心目中最闪亮的日子。如何才能不辜负队员的期待,让他们度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呢?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3,(12):2-2
<正>2013年5月29日,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小学的校园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在校园内向大家派送节日礼物,丰富多彩的传统游戏项目让孩子们尽情释放着活力。以快乐的名义把"六一"儿童节还给孩子,是洛阳市实验小学创新开展这次"庆六一"少先队活动的原动力。"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是他们心目中最闪亮的日子。如何才能不辜负队员的期待,让他们度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呢?  相似文献   

9.
“六一”节这一天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他们希望如何度过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呢?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呢?请听听老师们是如何说的吧。陶之樯:“六一”应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为了扩大影响,盲目追求大场面、大规模的“六一”文艺汇演或竞赛性活动。为了参加这些大型活动,孩子们不知背负了多少精神压力!许多家长以为只有昂贵的礼物,可口的美食,才能给孩子带来节日的快乐,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赞美的眼神、平等的交谈,甚至只是想  相似文献   

10.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因此,“六一”庆祝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件大事。如何组织好“六一”庆祝活动,既满足孩子过好节日的心理需求,又让他们受到必要的节日教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家庭教育》2004,(6B):30-31
又到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个属于孩子的日子,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快乐故事:幼儿园的老师们,早就紧锣密鼓地给孩子们准备节目;精明的商家们。也见缝插针地做起节日的章;而孩子们心里,更是充满着对这一天的期待。作为父母,如何利用六一节这天。做孩子梦想的导演。把这天的活动演绎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相似文献   

12.
当大家拿到这期刊物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每年,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搞活动,父母也会给孩子买礼物、带着孩子外出游玩。那么,如果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为自己安排活动选择自己过“六一”的方式,他们会怎么想呢?我们对北京万寿寺小学和其他学校的部分孩子进行了调查和询问,孩子们的想法可能有的出乎大人的意料。因此,老师或是父母,在这个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们,听听他们的愿望,也许,孩子们会由此过一个不同以往的给他们留下很深印象的节日。  相似文献   

13.
"六一"是什么?在孩子们心中,是嘹亮的歌声,是快乐的游戏,是灿烂的笑脸,是精美的礼物,更是属于自己的节日。如果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那么"六一"就是花朵沐浴阳光、滋润雨露最多的日子。新中国诞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度过了59个快乐、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从五六十年代孩子们穿着白衬衣、蓝裤子,举行大合唱,去野外郊游,到七八十年代的孩子们逛公园、看电影、拍照片,到九十年代的孩子崇尚洋快餐、动画片、联欢会,到新世纪的e世界、小社团、游乐园……建国60年来,不同年代的"六一"儿童节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然而无论过节的方式怎么变化,节日的主旨却始终不变,那就是让全国少年儿童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快乐、健康、幸福地成长。回首60年,"六一"儿童节在一代代人的童年中留下了五彩斑斓的记忆。这些色彩多来自于我们的少先队组织。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全国各级少先队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会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少年儿童的需求,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实践体验岗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为广大少先队员送去节日祝福的同时,教育和引领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为有...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06,(Z1)
5月31日上午,安徽省安庆市华中路第三小学操场上彩旗飘飘,热闹非凡。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开展了以“我的节日我做主”为主题的趣味游艺活动。“往年‘六一’,我们总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设计活动,没有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在包办中忘却了孩子的快乐,结果是老师累,孩子苦。我们应该把‘六一’还给孩子们,让他们从自己的节日里体验到快乐感、成就感。”谈到这次活动,曹春生校长意味深长地说。  相似文献   

15.
又到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个属于孩子的日子,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快乐故事:幼儿园的老师们,早就紧锣密鼓地给孩子们准备节目;精明的商家们,也见缝插针地做起节日的文章;而孩子们心里,更是充满着对这一天的期待。作为父母,如何利用六一节这天,做孩子梦想的导演,把这天的活动演绎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第一站爱心教育引导孩子关心他人的生活,学习分享和表达对别人的关爱以及对亲人的感恩。通常,父母为孩子设计的一些过节方式,基本上都以让孩子感受爱、得到节日礼物为出发点,而事实上,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有些儿童,连…  相似文献   

16.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作为老师或家长,您是否感受到了孩子的快乐?您如何看待孩子眼中的快乐呢?以下这组章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编按]  相似文献   

17.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许多幼儿园都在为大型文艺汇演忙碌着。教师不敢怠慢,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排练节目,常常挤占正常教学时间。这一过程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因为排练过程对孩子来说机械、枯燥、毫无乐趣。对不太善于表演的孩子来说,节日带给他们的则不是快乐、欣喜,而是被人遗忘、忽视进而引起孤独感。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为谁过节?孩子为谁表演?镜头一:排练节目孩子们在场地上跟着教师做动作。“手抬高!××,往哪儿站呢?你们的队形呢?大家眼睛要向前看,表情呢?头要摇起来呀!对了……”老师不停地说。孩子们神情紧张地盯着老师,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明天就是六一节了,原来每逢节日布置教室总是老师们的事情,而孩子们仅仅是一名欣赏者。如果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手、脑的灵活性,更能让他们有一种责任感。大家一起动手布置环境,岂不是更有意义。想法一出立即得到同班老师的赞同。“六一节里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礼物和节目,今天我们一起动手布置教室好吗?”当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一张张小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我们把装饰用的各种材料发给幼儿,教给他们制作方法,孩子们马上认真、快乐地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各种五颜六色的拉环便在孩子们一双双巧手里诞生了。我们把…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颗很敏感的心。他们从懂事的那天起,就会自然而然地把一些属于他们的节日记得很牢,特别是对“六一”儿童节,会看得比自己的生日还重要。但这个节日是不是真的与孩子们的快乐有缘呢?在不少人心目中,要有好的效果就要声势浩大,至于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却很少有人认真去想。儿童节的庆祝活动有一个怪现象:即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制造隆重的欢乐气氛,表达社会对儿童的关心。老师往往把孩子当成了“道具”或者“工具”,通过孩子表演节目来向家长汇报“素质教育”的“成果”。为了追求最佳效果,老师就要对孩子进行强化训练,正所谓…  相似文献   

20.
"六一"专题     
《辅导员》2005,(6)
写在六月的话:翻开六月的日历,我们进入了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季节。在六月的第一天,孩子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六月的第一天,他们还迎来了自己的盛会--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是,在六月里,我们将目光投向所有孩子,密切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生长环境和生活情况。我们"一切为了孩子":"六一"时,他们快乐吗?生活中,他们幸福吗?少代会上,他们有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