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姚伟民 《新作文》2014,(12):28-28
<正>最近,我们班流行一个"切"字,而且有蔓(màn)延全班的趋势。比如当一个人说:"我作业做完了。"周围同学会条件反射般的来个"切"字。上课时,不知是谁一不小心竟然对老师也"切"了下,而且连续好几次,最终的结果是为这一"切"字,许多同学都被老师罚抄课文了,因为老师说"切"这个字,是对别人极大的不尊重,也是不文  相似文献   

2.
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大)这是什么字?生:大。师:我要请几个同学把这个"大"字表演出来。看看你们是不是会表演。有一个要求,各自做各自的动作,让人一看就清楚这是"大"。  相似文献   

3.
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由几十名演员摆成的这个"和"字,通过电视直播,向全世界传达出中国人从古到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的的鱼 《初中生》2012,(4):14-16
正阅读背景:中国人接触"汉"这个字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汉字、汉语、汉族……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可是,对于"汉"字,你到底知道多少呢?别跟我说:"俺就是个汉人,难道还不了解这‘汉'字?"也别说:"你们汉文有啥新鲜的,不就那几撇几捺几横几竖吗?"甚至有某邻国人称汉字是他们的专利……别急嘛,先看完下文,你就知道牛还是要少吹的!瞧,我说对了吧?哈哈!  相似文献   

5.
初二剪影     
人到初二,生活中尽是自豪、忧愁、感动……自豪晚自习一上课,老师便对上周的作业进行点评。"日记得A+的同学请起立!""A+"是最高等级,这不有我吗,我"刷"地一下站了起来。老师数了数人数,赞许地点点头,接着说:"好,请坐。再请日记书写加分的同学起立。"我刚要准备坐下,看着自己本子上写着"书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07,(1)
徐:今天你要跟我们谈的是关于"留学垃圾"的问题。俞:是,我看过你的一篇文章,你不喜欢"留学垃圾"这个词。我看后也有同感。因为,实际上出去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以及在中国受过较良好的教育的人。那为什么出去以后,会出现某种变化呢?学生好像是在外面变得喜欢攀比,甚至出现犯罪行为。某些情况下,不完全是这些孩子本身的原因。徐:对,虽然"留学垃圾"这个词,我和俞老师都不喜欢,但是,留学出国奋斗发生了挫折和失败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俞老师,请讲讲为什么一种美好的奋斗会有一种不好的后果?俞:其实这来自于中国人对留学的看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去留学,一般都是大学毕业以后去读研究生。不管有没有奖学金,出去的时候,对自己的生活目标都有明确的想法,并且在国内已经经受了各种各样生活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态度     
读书时代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一次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我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 我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我很得意 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我很自 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结果是,我和那位同 学都答对了,但老师指着黑板上我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马 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 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相似文献   

8.
正《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4年3月号刊登了张静老师的一篇文章《少写一笔的"猪"》,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一位母亲早晨给张老师打电话,说他的儿子小斌后背上被人写了一个大大的"猪"字。这孩子胖胖的,显得老实敦厚。张老师详细了解情况之后,对小斌说:"第一,看来写这个字的同学成绩一般,因为他把这个字少写了一笔。第二,字是  相似文献   

9.
奇妙的汉字     
<正>小朋友,印度有一位叫尼赫鲁的总理,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其实他所说的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中国,而那美如诗画的字就是我们的汉字。汉字是记录我们汉民族语言的文字,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可有趣啦。在汉字王国中有许多汉字长得特别像,尤其是"多胞胎",他们见了面,还互相打趣呢——"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旦"对"但"说:胆小鬼,还请保镖了。下面的汉字碰面了,又会怎样相互逗笑呢?小朋友,请你赶快来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10.
出国留学     
《高中生之友》2013,(10):44-44
卓玛: 我有一个同学,学习成绩不好,总在班上的最后几名徘徊,老师需要反面教材讽刺人的时候,肯定不会忘了他。幸好他心理承爱能力很强大,不然早就被打击得没有生活的,信心了。现在大家都在为明年的高考准备,这个同学选择了离校;据说准备先在国内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去外国留学。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抄两个句子。太小儿科了,不一会儿同学们就大功告成了,小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老师在教室里转了一圈,拿了几个同学的本子放在投影仪上。"哇"教室里一下子议论开了。看看那些被放大的作业本,同学们的那些句子写得实在难看!有的同学写的字七上八下、乱七八糟;有的同学的字像一个个气球飘在半空中;还有的同学的字宝宝们像在打架,你挤我,我踢你……  相似文献   

12.
<正>同学们写人,一般会写熟悉的三种人:同学、亲人、老师。《我的"修辞"外公》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写出了一个"趣"字,读了令人难忘。我的外公虽然不是语文老师,也不是语言学家,但是他却十分善用各种"修辞"。我来列举几个事例,让大家瞧瞧我外公的"修辞"本领吧!"修辞"手法一——夸张我的外公最擅长这种"修辞"了!那些"夸张句"没有一句是不夸张的。比如说我吃饭,吃了15分钟,外公就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把牛文珊同学发表的作文发到朋友圈里,儋州二中董新明老师留言:"牛同学遇到了贵人!"董老师说的富有深意,"牛"字一语双关,这个同学姓 "牛",人也很"牛".牛文珊是省级好少年、省级优秀学生,在全国性的冰心文学活动、"天地杯"作文大赛、"西湖杯"青少年文学征文等赛事活动中频获大奖,所写文章在《新教育》《作文周刊》《...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吗?     
《小学生》2008,(10)
我爱我的祖国在一节法律课上,我们讨论全世界法制问题。不少法国同学都对中国说三道四,真实与不真实的,法兰西的高傲让他们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老师问我:"你怎么看?"我问那个叫得最凶的同学:"你爱你的父母吗?"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当我刚范读完课文后,王浩同学就举手了:老师,刚才你在读课文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中都有一个关系的"系"字,您为什么在第一自然段中读"xì",而在第二自然段中又读"jì"呢?我也知道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可我总觉着它在课文中都表示一个动作,所以都读"jì"才合适。一向善于钻研的小翔同学还没等我解释,便站起来说;老师读得对。在  相似文献   

16.
正乐山外国语学校凌雯:做一个勇敢的我教室里十分安静,并不是在上自习,而是语文老师在等待我们回答他的提问。最终老师败下阵来,直接点了某同学的名字。那位同学像触电似的,刷地一下站了起来,但只是几声"嗯嗯啊啊"。教室里再次陷入无语中,语文老师也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同学,似乎在问:  相似文献   

17.
今天,法国姑娘艾伦来学校看望小静老师和同学们,闹闹和小胖马上和她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汉字来。"对于象形文字,我研究得比你们还仔细,你们看,‘山’就是一座山的形状,‘火’就像是一团火焰。‘大’‘小’‘高’‘矮’这一类的字一看就可以分辨出来。还有动作,比如‘打’,要用到手;‘踩’,要用到脚……"艾伦滔滔不绝。"还真有两下子!"闹闹称赞。"那你画个有动作的字给我们看看!"小胖有点不服气。"这个我拿手。"艾伦马上在黑板上画了两只眼睛,一滴眼泪,下面是个两手伸开的人的形状。"你们  相似文献   

18.
不少人都感到汉字难学,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汉字,并且有一个相应的学习方法,汉字不但不难学,而且还非常有趣。方块字记录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它本身也是一幅幅古人生活图。用正确的方法学习汉字,这将是一种高级享受。一、汉字有“字理”,识字要学会用“字理”做指导。今天的方块字为什么是这个模样?为什么这样写就念这个音,就是这个义?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弄清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我在学校看到几个比较熟悉的高三男生准备去玩球,他们所穿的运动衫后背上,都印着一句"舍我其谁",于是我就问他们那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们几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嘀咕了几句后,显得不好意思地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我们不懂。"其中一个有些胆怯地说:"是不是说‘把我扔给哪一个?’"我问另外几个同学:"这意思你能明确吗?"他们说不能。我接着问:"‘其’字该怎么理解?这是关键。这个字在文言文中,  相似文献   

20.
老师,你把字写错了!当我在黑板上写出无缘无故这个词时,教室里有很多同学一起说道。我一听到学生说自己写错了,心里很是不高兴。心想:这么简单的字我几十年前就会写了,况且带了多年的六年级,我怎么会不熟悉教材,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