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经历缺原材料、缺资金、缺人才、缺管理、缺标准等一系列阶段之后,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成熟,以前稀缺的内部资源正在逐步健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日趋丰富的今天,企业还缺什么?笔者认为,当今企业的竞争焦点为企业最为稀缺的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企业的领导对客户还不够重视,有的甚至隐瞒,欺骗客户。  相似文献   

2.
图书档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应立足实际、正视现实,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在明确本单位发展定位、整体规划的前提下,遵循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既能做到"以人为本""唯才是用",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方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健全人才引进制度,注重人才梯队建设,由内而外全方位优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21世纪行将来临之际,我国出版界培养跨世纪的编辑的任务迫在眉睫,而培养编辑首先要掌握编辑人才成长的规律。笔者认为,继承与创新是编辑人才成长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阐明这二者的本质联系,就是对编辑人才成长规律的揭示。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报纸及其他宣传媒体,谈到人才成长,总是特别强调创新,似乎要人们一夜之间就创造出一个价值连城的发明出来。笔者认为,没有很好的基础,单单强调创新是片面的,是拔苗助长,是不可能实现的。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我们把他说的“学”理解为继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网络媒体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对网络新闻人才的要求。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媒体不缺人才,缺乏的是优秀人才,网络媒体的大门对顶尖的优秀人才永远敞开。面对媒介市场格局的改变以及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传统新闻人才培养的观念、模式也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井水 《图书馆界》2014,(1):13-15
阐述了Lib2.0时代创新人才的内涵.指出当前创新人才成长的瓶颈问题是人才的心理契约违背现象的出现,通过分析影响创新人才心理契约违背的主动措施缺乏、低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政治行为三个因素,提出改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6.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亟须高层次编辑人才,面对当下编辑人才晋升通道受限,高层次编辑人才成长遭遇“透明天花板”的问题,首席编辑制度作为一种高层次编辑人才的选用机制,是激发高层次编辑人员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首席编辑制度建设就是要构建可拓展、可订制的首席编辑选拔、评价、实施、激励的方法及标准,优化、完善相关制度,打破束缚编辑人才建设的壁垒,建立符合编辑职业岗位特点的人才成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1月18日,《北京晚报》报道了中国女排七位老将退役的消息。全文一百来字,如下: 本报讯:中国女排老队员杨锡兰、郑美珠、侯玉珠、姜英、杨晓君、汪亚君、赵红七人退役。李耀先、董传强、程蜀琦三位教练也离任。1月16日,国家体委训练局为他们举行了欢送会。继续留队的苏惠娟、巫丹、李月明、崔咏梅等感谢老队员多年来对她们的帮助,决心为重振中国女排贡献力量。作为新闻来讲,时间、地点、人物、如何、为什么等诸要素都齐备了,不缺什么。但读了这干巴巴的“公告”以后,又感到不满足。缺什么呢?缺社会新闻中必不可少的一些情趣和细  相似文献   

8.
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作为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并行的、互嵌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分析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上的知识创新,以及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模型,揭示出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规律。不仅为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为制定有效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媒体多是主流媒体,以权威著称,却缺快捷性,所以要解决“此时此刻”的问题;新媒体很快,却缺乏权威性,真假消息参半。两者的融合是自省“我有什么、我缺什么”,并且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0.
人才与机制:出版业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诸如出版资源、可资使用的出版资金、出版业机制、出版人才等因素中,机制和人才是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关键。好的机制可以吸引和造就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同样可以改革和创新机制。相反,没有一个适应出版业良性发展的机制,优秀的人才不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甚至会流失。有好的机制同时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人尽其才,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才有保证。机制创新与创新机制是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前提关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机制问题,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版理论界人士关注较多的话题。究竟什么样的机制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A县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该中心存在人才建设有"位"缺"才"、组织机构有"壳"缺"魂"、机制体制有"章"缺"序"、内容建设有"货"缺"彩"等问题,提出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升级融合理念、完善机制体制、抓好内容生产等建议实现少数民族贫困县县级融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高,达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深圳特区报业集团领导把人才列为集团的“第一资源”,提出:尊重人才,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是高效利用现有物质资源的前提,而且是一切创新的最基本条件。为此,集团大刀阔斧进行了多项人事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人事  相似文献   

13.
高军来 《视听》2016,(12):172-173
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传媒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媒体融合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高职院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并体现自身专业特点。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适合新型传媒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鼓励在新媒体平台基础上的创新创业在实践中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建立出版社人才成长机制的思考卢惠龙在市场竞争的诸要素中,人才竞争是最根本的。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其继承人类文明遗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恃质决定它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人才成长机制的建立,是头等重要的,尤其是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一、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位熟悉日本出版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70年代末,我国出版界开始组团访日时,曾向日本同行请教怎么搞发行。80年代,又有若干团访日,问的还是怎么搞发行?90年代访日,提问依然是,你们怎么搞发行?日本同行好奇怪,一个问题问了20年,竟还不明白。中国出版人是不是记忆有缺陷?他“幽默”地说,你去问你们的某某某(指我的这位朋友)吧! 其实,中国出版人的记忆力并没有缺陷。如果说缺什么的话,缺的是对信息的收集研究与利用,缺的是对信息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分析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上的知识创新以及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给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复合DEA方法对青岛市食品饮料企业、计算机网络及通讯企业、家电电子企业、医药生物企业4类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情况进行横向评价比较,为有效制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金洁 《贵图学刊》2001,(4):10-11
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之处入手,阐述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只有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完善人才保障体系,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报业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当下报业人才市场化运作的步子之所以迈得不快,关键是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才开发和管理机制。人本价值观念的缺失,人才成长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全面有效的发挥,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以至制约了报业生产力的整体快速发展。 目前报业人才开发管理上至少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培训创新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钟紫红 《编辑学报》2003,15(3):220-221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竞争的实质,而培训创新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编辑部要做好培训工作,首先应深刻认识培训的内涵,其次应将培训创新计划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分析高校图书馆变革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创新人才素质要求,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优势,运用人才成长规律,推行交往服务、协同服务、展示推介服务等服务模式,积极有效地参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