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培养能积累语言和熟练运用语言的人是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用好文本,准确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避免作文难度大而导致学生怕写甚至厌恶写,作文的训练要有梯度地进行,可分为词句模仿训练、段落模仿训练、表达顺序模仿训练、表达技巧模仿训练、想象文写作训练和读后感写作训练六个阶段。由易到难,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语言的表达,而语言的表达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他的知识面、信息量、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驾驭的能力、写作技巧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生动形象且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采用作文训练的合理途径来让学生积累生活、形象、思想、语言等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而不是单纯传授作文知识。作文知识可以教会 ,作文能力不是教会的 ,而是教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的。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 ,应建立在引导学生综合积累的基础上。所谓综合积累 ,是积累习作素材 ,积累语言 ,积累写作方法 ,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一、怎样训练学生进行综合积累?积累是有意识、自觉地捕捉 ,没有教师的训练 ,就没有学生积累习惯的形成 ,因此综合积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训练学生进行的。那么 ,究竟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积累呢?(一)积累素材。1 在生活中积累。教师要经常…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评改”的传统作文训练模式,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处理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呢?我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注重”上。一、注重语言和生活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注重积累。积累主要有两种:①语言的积累。要抓好课内外阅读,帮助学生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如丰富的词汇,精彩的句段,有趣的歇后语,形象的比喻,健康向上的顺口溜,富有哲理的成语、格言、…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注重字词训练和语言、生活知识的积累,注重作文活动课的组织,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良好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组织、语言表达是优秀作文的前提,语言与作文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本文从作文语言的角度,透过作文训练的行为层面,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池毓发 《教学随笔》2013,(18):101-102
一个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否丰厚是影响其作文立意、题材、语言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对提高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帮助多大,尤其是对作文语言有哪些影响,要积累一些什么样有用的素材,如何积累并以此来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是本文意欲探究的问题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素材积累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给语言构成影响:一是让作文语言变得更具丰富性;二是能让语言更雅致;三是让语言更灵动。  相似文献   

8.
浅谈快速作文的“积累”唐文江,翁丽霞快速作文中“积累”是指语言、材料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快速作文训练要求抓好写作基本素质训练。快速作文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缺乏一定的语言、材料基础,就无法进...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他的知识面、信息量、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驾驭的能力、写作技巧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生动形象且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采用作文训练的合理途径来让学生积累生活、形象、思想、语言等。一旦学生的"积累"得到充实,写作文时就能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了。  相似文献   

10.
引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累素材和语言并进行有序的训练。同时重视文章的修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能力培养,要从"积累"和"运用"着手,抓好"读、听、说、写"四大训练.首先,要把好语言积累关.强化诵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积累.重视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素材,将之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用良好的语言环境熏陶学生.加强作文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要让学生摆脱在作文时无话可说、心理畏惧的现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着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充分体验生活、不断积累语言、细心捕捉素材"的训练。只有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学生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有意义而又充满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84):7-8
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写记叙文的训练,注重积累,灵活运用素材,巧妙构思,灵活处理,美化语言,修饰语言,努力让学生写记叙文作文文采斐然,让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跨越式作文训练是通过积累、运用、转弯、创新的有序训练快速突破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瓶颈,通过科学训练,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语言、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写作水平有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更令许多语文老师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三年级学生开学初根本不懂什么叫作文。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作文写作能力呢?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
  1.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平时积累的训练,况且"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6.
刘德芳 《学周刊C版》2014,(5):164-164
作文的第一要诀是什么?是积累。作文是看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作文是读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要让学生博览群书、广泛摄取、厚积薄发:作文是抄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要让学生学会摘抄、学会整理、学会消化;作文是背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要让学生背诵好词佳句、背诵精彩片断、背诵优美诗文。可以这么说: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作文的功夫在作文之外。积累是作文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学习写作必须从积累开始,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和思想情感的积累.就不可能建造起作文的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语言体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仿写训练积累语言,拓宽语言积累的途径,从而建立系统而完整的作文语言体系.本文从仿写的概念,以仿写为抓手建构初中作文语言的基本体系,依标据本明确仿写训练目标,学生语言表达的现状决定仿写训练的必要性,仿写的好处以及仿写训练的方法和途径六...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的作文语言平淡,缺乏个性,味同嚼蜡。如何指导学生丰富自己的作文语言,就成了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寻写作的方法,做到读写结合,善于从美文的学习中积累作文语言,从而使学生作文语言鲜活丰润起来。这是写作训练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马肖芳 《成才之路》2020,(5):126-12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全面体现。教师要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情感体验、阅读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对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训练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作文知识。作文知识可以教会.作文能力是难以教会的。我认为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应建立作引导学生综合积累的基础上.即积累习作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对人和实物的认识和感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