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地方层次。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多放在省的层面,地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毕节市区域创新体系进行研究,采用swot分析毕节市创新状况,提出完善毕节市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诸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等,都是超越了行政区范围的经济区,是最合适的高层次创新区域,但是在区域创新的理论层面上,一般都是以行政区域单位为单元,但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区域组合应以资源为核心,若单纯以行政区来组合各类资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贡献却未必最大,也不一定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本文结合青岛市北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概述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含义,针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创新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搭建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塔型创新体系”等措施,以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当前我国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等学校自身定位模糊,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能明确责任;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过于分散,未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坚持走产学研道路,明确定位、突出特色、自主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科研资源,形成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5.
论沈阳经济区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经济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区域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这里从战略角度深入探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资源条件,提出沈阳经济区创新体系构建的战略步骤,系统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下我国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调整转变的历史节点,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科技创新在区域平衡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河北省同样把创新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但依旧存在创新能力偏弱、对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力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围绕国家实验室建立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多个城市已积极筹建了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产业经济的区域实验室以争创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体系的快速发展和完善是寻求高校科研突破的契机.本文结合国家/区域实验室的战略定位、基本职能和发展现状,探讨目前高校在融入国家/区域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挑...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与2011年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总结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党和国家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对北京城市功能的新定位,是以全局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首都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的战略部署。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质即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生产、技术革新、知识传播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强化基础研究功能,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区域、行业的核心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成果支持和智力支撑,突出特色和提升服务北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提升区域内高校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必须以三大职能为核心,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引领知识创新科技新新、推进生产力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笔者结合辽宁高等教育实际,论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发挥协调创新体系各要素的联系和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与和谐,形成优良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