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高中数学学习一般都比较吃力,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有的学生可能要花上半学期时间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究其原因是对高中的数学学习方法没有掌握,还是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明显没有跟上高中数学学习的步伐。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习高中数学首先要教会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很熟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也就是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前段时间我偶尔听到这样一句话“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在听到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讨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数学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方法及其美的表现,无不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认识数学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美的韵味等方面,有目的地创设问题的情境,激起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  相似文献   

3.
李婵娟 《学周刊C版》2010,(12):177-178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明显感到了数学学习的压力,学习乐趣和信心也随之渐渐消失。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难的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其次是在平日的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下面我就这两点具体来谈。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更新和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提出合作、互动教学,以学生为本,所以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要求由过去单一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片面评价,转移为以学生课堂表现为中心的教与学双向评价模式,不仅要求教师传统教学中的“授之鱼”,即“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更主要的是“授之渔”,通过互动的方式,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我国现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只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5.
袁建 《天津教育》2003,(6):13-15
如果有教师问,我们应“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或许有人会笑他教育观念的落伍,因为“授之以渔”早已成为教师们大力推崇的教学理念。的确,两相比较,教师授学生以捕鱼之法,学生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鱼了。然而,从解决问题的最优化角度出发,笔者不禁要发问:一问:“授”对学生学习获得“渔”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渔”即捕鱼的方法,这里指学习方法;“授”即传授。“授之以渔”亦即“向学生传授捕鱼的方法”。毫无疑问,学习方法中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基本方法,诸如“三种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授之以鱼”,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或“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两者都不能满足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根本任务。传统的数学教学把教材当“圣经”,把教师的话当“圣旨”,把学生当“白纸”,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那么,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数学课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体现着"大众数学"的国际潮流,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大胆地进行改革.改变教与学方式,感受"教"与"学"的乐趣是提升素养之重.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旨在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避免过于依赖单纯“授一受”式教与学的方式,主张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具体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笔者以为,认知冲突是数学思维培养的必然之选,应让学生的思维在认知冲突中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个地区、各个学科都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也逐渐产生了很多高效的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都还要用数学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优秀的数学探究实践活动,不管形式如何,都要让学生真实地调用 自己的数学思维,让数学能力得以提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不偏离高中数...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授之以渔”,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比纯粹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学中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即授之以“鱼”,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不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而是重视了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能力的培养,即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的培养,不能进行“注入式”、“填鸭式”的灌输,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过程.如何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首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娟 《学苑教育》2012,(17):21-21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鱼”、“渔”同授,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教师要先授“鱼”,后授“渔”,并且授“适宜”的“渔”,授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方法,质疑能...  相似文献   

15.
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学数学就意味着解题。显然,解题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数学水平。那么做为数学教师,能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成功与否,而且也是该教师数学教学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尤其是以问题的解决为重心的高中数学教学。教给方法,培养能力,这是笔者数十年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点经验,那就是古人所谓的“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6.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各种问题,是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笔者把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渗透到高中数学教与学过程中,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调统一起来,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与其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同样,在数学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要的不仅仅是各种数学知识,更需要得到学习它们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得到“渔”,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下我们教师需要考虑的。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则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教师教的不单是知识,还有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学的不仅是内容,也是举一反三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而言,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教授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要转变一个教育观念,那就是变教法指导为学法指导。 教法指导是以“我怎样教授学生”为中心,而学法指导则以“我怎样指导学生学”为中心;前者是以教师怎么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而后者是以学生怎样学为主导,教师怎样引导为主轴;前者大体上是“授之以鱼”,而后者则是“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把以往很少有人注意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问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来研究.本文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情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点探索:重视情感教学,是培养学习数学情感的先决条件;淡化形式,是培养学习数学情感的基本途径;挖掘生活资源,是培养学习数学情感的有效手段;突出数学审美价值,是培养学习数学情感的自然策略;适时鼓励,是培养学习数学情感的重要方法.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那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却有失偏颇.学生得到了“渔”,即方法或技能,其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能发挥山…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也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提倡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下面,我粗浅地谈谈教学中“授之以渔”的几点做法。一、充分利用学习新知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方法新一轮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也就是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自主建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同时要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如:教学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