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获得分为语言能力的获得与言语能力的获得.行为主义和普遍语法理论笼统地谈语言获得,而没有注意到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语言获得研究中,应区分语言能力的获得与言语能力的获得,探索行为主义和普遍语法理论在语言获得研究中的互补性,为语言获得研究和教学寻找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实施者、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力量、乡村建设与振兴的参与者。探讨乡村教师获得感是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所需,是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破解之匙,更是促进乡村教师自主内生发展的迫切需要。乡村教师获得感是乡村教师主体对自身获得与拥有的感知和体验,是由时间、空间和水平三个向度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时间向度包括乡村教师的获得印迹、获得体验和获得期望;空间向度涉及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水平向度包含获得认知、获得认同和获得内化。基于整体系统视角,立足乡村教师生存与发展实际,促进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需要明确价值定位,引领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方向;提高乡村教师素养,增强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主体力量;加强乡村学校治理,助力乡村教师获得感持续生成;创设有利条件,奠定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现代化的教育迫切呼唤学生的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获得满足,获得快乐,获得兴趣,获得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学德育学科的知识类型有理性德知、情性德知和行动德知三类。这些知识要在主客交融中获得,要在情感卷入与主观体验中获得,要通过实践获得,要在选择中获得,要在内省与反思中获得,要以社会性建构的方式获得。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师获得感是小学教师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积极体验,关乎着其存在状态和发展水平。通过对6名小学教师的质性研究发现,初任教师、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获得对象、获得渠道和获得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价值观、教师主体、课程文本与支持条件是影响小学教师获得感生成的重要因素。为此,促进小学教师获得感生成需要形塑合理价值取向,引领教师获得感生成方向;提升教师主体素养,奠定获得感生成基础;注重课程文本的理解与创生,提升教师获得感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助力教师获得感生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阅读课文语言,学生能从中获得什么呢?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获得语汇形成自己的语言积累。其实,更多的是获得感悟生活、享受生命、创造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人口社会学变量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采用《中国人获得感量表》对云南民族大学29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分数较高,不同年级学生获得感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感总分数高于汉族学生,城市户口学生获得感总分数高于农村户口学生,父母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的学生获得感总分数高于小学及以下的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获得感;性别、普通高考类别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影响不显著。另外,主观幸福感与获得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加强民族团结心理培育,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高生活满意度,增进主观幸福感;保存文化基因,强化民族身份认同,可以有效提升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于慧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8):70-76
乡村名师是乡村教师群体中的领军力量,其专业发展获得感关乎个体生活质量、职业吸引力、教育公平与发展进程,是连接乡村教育振兴与个体幸福体验的交汇点.本研究运用获得感结构模型和自我觉察分析框架,对乡村名师的成长档案进行文本分析,归类出乡村名师专业发展在获得内容、获得途径、获得环境、获得体验与获得共享上的群体样态,以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感提升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4月26日,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高校部乒乓球比赛在桐城市体育馆开赛,标志着第十三届省运会大幕正式拉开。来自省内45所高校的51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经过3天的比赛,安徽理工大学获得男子甲组团体冠军,安徽农业大学获得女子甲组团体冠军,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获得男子乙组团体冠军,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女子乙组团体冠军,安徽师范大学获得男子丙组、女子丙组两个团体冠军;单打比赛中,安徽理工大学选手朱江获得男子甲组冠军,安徽农业大学选手汪菊获得女子甲组冠军,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选手丁然获得男子乙组冠军,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10.
《贵州教育》2014,(12):F0003-F0003
5月16日,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首个比赛项目——篮球赛今天闭幕。来自全省不同高校的56支球队经过6天的激战,最终,男子甲组(本科院校)贵州财经大学获得冠军,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获得亚军,贵州大学获得季军;女子甲组(本科院校)贵州大学获得冠军,贵州师范大学获得亚军,贵州民族大学获得季军;男子乙组(体育院校)贵州大学获得冠军,贵州师范大学获得亚军,铜仁学院获得季军女子乙组(体育院校)贵州师范大学获得冠军,贵州大学获得亚军,铜仁学院获得季军;男子丙组(专科院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冠军,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获得亚军,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获得季军;女子丙组(专科院校)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冠军,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获得亚军,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季军。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短板在乡村,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获得感的生成。乡村教师获得感是指乡村教师在获得与自身存在与发展有关的物质资料与发展要素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体现出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既得性与发展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征。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人学思想,结合乡村教师存在与发展实际分析,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主要包括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获得感是对乡村教师存在感的确证,是对乡村教师责任感的强化,并为乡村教师幸福感生成奠基。  相似文献   

12.
必须清楚,简历的作用在于获得面试的机会,而不是获得工作,后者是靠面试的成功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校电大本科学生学士学位获得率在电大系统偏低,本文通过我校学生学位获得率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学位获得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学位获得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学习获得感是学生对学习获得的主观感知评价,学习获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研究生群体而言,学习获得与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学习投入以及学校、导师提供的教育资源密切相关,即受到主观努力、导师指导和资源支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216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的学习获得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研究生的学习获得存在一定差异;导师指导、资源支持不充足是导致研究生学习获得水平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研究生主观努力程度对其学习获得水平的影响最大,主观努力水平越高,越能够更好地得到导师指导和利用学术资源,从而促进学习获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罗定 《成才之路》2011,(36):11-I0006
一位获得全国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青年教师感言,自己取得的成功源于学校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由于获得了学校一等奖,便希望获得区一等奖;获得了区一等奖便想获得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正因体验到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于是对成功的渴求便化为进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评价学生知识获得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获得的标准是衡量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水平的尺度。当前评价学生知识获得的标准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忽视了学生知识意义的获得。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得应该由功利标准转向意义标准,从学习者是否获得知识意义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是否真正获得了知识。实施深度教学是学生知识学习达到意义标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8月19日,首届“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决赛在北京举行,徐明飞获得JAVA软件开发高职高专组一等奖,明扬获得C语言程序设计高职高专组二等奖,刘鹏、崔臣分别获得JAVA软件开发和C语言程序设计高职高专组三等奖,孟宪宁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奖选手同时获得参加主办单位组织的名企招聘会的机会,并享受名企优先录用待遇。由于比赛成绩优异,我院作为参赛学校获得“优胜学校”奖,并获得了一套包括服务器、实训软件及升级服务费在内的价值40万元的实训平台。  相似文献   

18.
论政治认同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认同是一个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建构而成的.强力可以获得政治认同,利益途径可以获得政治认同,价值途径获得政治认同,心理途径、政治文化途径都可以获得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反映民心向背,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品牌4S战略”高效构建强势品牌 品牌运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消费者认知。并且获得认知的成本越少越好。只有获得认知的投入比竞争对手更合理,更高效。我们才能够持续地获得回报。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一般的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在从精神到精神的传递中、从观念体系到观念体系的扬弃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独特性体现在:与一般性的获得感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理念等精神资料,推动参与者有感而生即产生精神满足与意义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非单一因素的获得感所能代表,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