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一、作文题目在以色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的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了感谢上帝,就用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同时又给那些路过此地的贫苦人以方便,让他们可以随时收割这些庄稼。  相似文献   

2.
【试题回放】在以色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的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了感谢上帝,就用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同时又给那些路过此地的贫苦人以方便,让他们可以随时收割这些庄稼。你  相似文献   

3.
感恩的庄稼     
<正>在以色列种庄稼的人,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这个现象引起了在以色列工作的一位华人的好奇心,他向当地人请教其中的原因。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为了感恩就用留出四角的庄稼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这样既报答了上帝,又为那些路过此地而没有饭吃的贫苦的路人提供了方便,以免他们因为贫穷和长途的跋涉而吃不饱饭。四角的庄稼,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来收割,拿回家里,没有人会责问、追究你。他们认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应该留些麦子给那些处在困苦中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有质量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感恩的庄稼     
到过以色列的人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地农民在收割庄稼时,往往要把田地四角的庄稼留下来,这是犹太民族的感恩之举。犹太人过去数百年来一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他们艰辛的足迹。最后,他们来到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地,靠勤劳和智慧过上了幸福日子。为了感恩和报答,极富慈善心的犹太人想到了还没有饭吃的穷人,所以就把地里的庄稼留下四角来,供那些饥肠辘辘的流浪者随时随地采食。不管是谁,都可以去收割这些"遗弃"的庄稼,绝没有人去责问。犹太民族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恩。  相似文献   

5.
初秋的一天,某观光团来到以色列的乡村。正是庄稼成熟的季节,农人正在收割庄稼,收割的人总是把田地四角的庄稼留在那里不收。游人问其原因,农人解释说,以色列人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如没有上帝,以色列人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田地四角的庄稼是留给那些过路没饭吃挨  相似文献   

6.
感恩的庄稼     
到过以色列的人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地农民在收割庄稼时,往往要把田地四角的庄稼留下来,这是犹太民族的感恩之举。  相似文献   

7.
在以色列种庄稼的人,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这个现象引起了在以色列工作的一位华人的好奇心,他向当地人请教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在以色列农村,每当庄稼成熟收割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的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庄稼不收割。  相似文献   

9.
犹太民族几千年来流散世界各地,对他们来说,寻找"上帝应许之地"是一生的命题。辛格,也终其一生不曾停止过对犹太民族出路的思考。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庄园》是最能够全面体现这一主题的一部。本文通过对该部小说的分析,总结出辛格对犹太民族出路的思考。在辛格看来,上帝、科学、同化、革命等都不是犹太民族的真正出路,而犹太复国主义倡导的回归圣土,虽然还要接受时间等多方面的考验,却不失为一条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取汉文献典籍例证殷商至上神即以色列人之"上帝"。而孔子《论语》所述部分具位格性"天",实为商周时期至上神,乃自上而下同源所指,试问此"天"与以色列人之"上帝"是否完全一致?为忠实翻译夫子语录,除追溯其宗教思想渊源,详细对比《旧约》古以色列人观念中"上帝"是为必要。深入《旧约》探得此"天"与诸多古以色列人具位格性"上帝"本质核心相交一致,共性基础之上存在个体认性差异,在此为客观翻译孔子宗教思想关键概念提出更为贴切目标语翻译理据。  相似文献   

11.
陈曦 《神州学人》2008,(12):28-29
2007年12月4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可对于身处以色列的我来说,却亲眼目睹了一个与上帝神迹相关的盛大节日,并且走进以色列人的生活,去感受和体验属于他们的宗教情结,以及寓于其中的人情冷暖。  相似文献   

12.
阮直 《今日中学生》2012,(30):13-15
信念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力量,这是从来没人怀疑的。犹太民族当初连家园都没了,可是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念始终是火种。他们凭着信念的力量,没有土地他们有资本,没有国度他们有智慧,终于实现了民族的复兴,是信念让犹太民族又重生了以色列。信念不是信仰,信仰是宗教的情结,信念只是生活的  相似文献   

13.
艾萨克·辛格的短篇小说以描绘人与上帝的关系为中心,从笃信上帝到背弃上帝,再到重塑上帝.反映出犹太民族的信仰伴随着分裂性与不稳定性。通过梳理人类与上帝关系的演变历程.揭示出犹太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宗教的重新认识,表现了辛格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终极关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圣经》中上帝形象转变进行研究,揭示犹太民族的上帝的形象在整部《圣经》中是动态发展的,经历了从惩罚性的上帝到充满慈爱的上帝的转变,从狭隘的上帝到一个普世性的上帝的转变,从而还原饱满的上帝的形象;同时分析了其转变背后的原因,说明犹太民族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岁月中为了适应环境经历了深沉的思索和痛苦的蜕变。  相似文献   

15.
李洪梅 《华章》2007,(3):119-120
作为"上帝的选民",犹太民族有着无比的优越意识;生活赋予的苦难又令他们困惑痛苦."上帝的选民"与"受难者"之间的悖论品性使犹太民族不断地探求本源,反思自我,进而回归本我,恪守本我.当代美国犹太文学见证了这种悖论品性.  相似文献   

16.
妈妈     
一   那年我还在读初二,是一个任性叛逆的人,和妈妈的关系紧张得很.我那时最常想的问题是我可能不是妈妈的小孩,并时常幻想亲生父母来寻找我,现在想起来真是幼稚得可笑.那年的秋天,一天妈妈回大伯家帮他们收割庄稼,让我放学后直接去大伯家.……  相似文献   

17.
妈妈     
一   那年我还在读初二,是一个任性叛逆的人,和妈妈的关系紧张得很.我那时最常想的问题是我可能不是妈妈的小孩,并时常幻想亲生父母来寻找我,现在想起来真是幼稚得可笑.那年的秋天,一天妈妈回大伯家帮他们收割庄稼,让我放学后直接去大伯家.……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人在形容美籍犹太人的富有时说:“美国的钞票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而以色列人则说: “犹太人的财富在脑袋里。” 犹太民族的成就,不仅在物质财富方面。在近代和现代史中,犹太民族为世界培育了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斯宾诺沙、狄斯莱利、卓别林、爱伦堡、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从1948年至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爸爸妈妈:最近身体还好吗?工作很辛苦吧!你们得注意身体,别累坏了。爸爸妈妈,你们知道么,在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节。在这一天里,每个人都要带着感恩的心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个爱你的人。而1994年11月30日,随着一声哭啼,我来到了这个世上。前一天,正好是感恩节。好像上帝把我派到人间,就是来感恩的,就是来报答你们对我的爱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犹太人又被称为以色列人。传说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摔跤,取得了胜利,天使就为雅各改名叫“以色列”,意为“与神较力取胜者”。自此,雅各的后代就被称为以色列人,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来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来到巴勒斯坦,通过长期斗争,战胜当地居民迦南人,定居下来。他们在巴勒斯坦生活了1600多年,后来由于外族入侵,犹太民族开始了漫长的流散四方、备受欺凌的历史。在流散期间,犹太人认识到,没有国土的民族是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