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郭跃4比3李晓霞郭跃,19岁.第三次参加世乒赛单项比赛,首次进入女单决赛。发球变化多.前三板出色,正手弧圈球上手速度快,质量高,反手偏弱。李晓霞.19岁,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项比赛。相持能力强.正反手弧圈球质量高,打法没有明显漏洞,但战术变化不多。参赛经验、技战术综合能力略胜一筹的郭跃在1比3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李晓霞。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2,(9):54-55
李晓霞与丁宁击掌相庆,流言不攻自破。上午1O点,女团第一轮比赛正式打响,中国队在1i8决赛中以3比O战胜西班牙队。李晓霞状态神勇,不仅3比O完胜沈燕飞,还与丁宁搭档零封对手。郭跃首次登场,虽然人没有完全放开,在比赛中丢掉一局,但整体表现还不锚。打赢西班牙队,李晓霞、丁宁、郭跃、刘诗雯和施之皓、李隼一起来到公寓,黄飚领队和双喜日卓公司总经理邵博云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  相似文献   

3.
首冠     
《乒乓世界》2013,(8):22-23
7月6日,亚锦赛女单决赛,刘诗雯4比2战胜队友丁宁,首次夺得亚锦赛冠军。陈梦、朱雨玲夺得铜牌。(左起:丁宁、刘诗雯、陈梦、朱雨玲)  相似文献   

4.
女队的总决赛任务完成得不错,参赛时李晓霞不在最佳状态,全运会以后持续性的发烧就有七八次,所以训练非常不系统。李晓霞虽然输给丁宁没有进入决赛,但在比赛中也有收获,她几乎从全运会之后就没有赢过朱雨玲,这次打朱雨玲赢得很轻松,能看出李晓霞更重视这个对手了,准备的技战术环节非常细致。  相似文献   

5.
陈梦——绽放奥运梦2022年的春节,陈梦在这个难得的假期中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日常。一边给球迷和粉丝们拜年,一边为冬奥健儿加油;前脚和表哥黄晓明相聚,后脚和儿时的队友任嘉伦故地重游。陈梦的2021年过得跌宕起伏。拿下东京奥运会女单冠军这一分量最重的冠军之后,陈梦的状态直没能调整到最佳,随后的全运会、世乒赛、WTT世界杯决赛,她都无缘决赛。但在春节期间,陈梦展现出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一面,这与她对乒乓球的热爱是一样的。在追求奥运冠军梦的路上,陈梦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终于在2021年圆梦东京。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8,(1):32-35
自从2017年年初通过一二队升降赛调入一队后,孙颖莎就像“开了外挂”一样:在6月中旬的日本公开赛中,她先是搭档陈幸同,在女双决赛先丢两局的情况下逆转韩国组合田志希/梁夏银摘金;随后一路过关斩将,与同门师姐陈梦会师女单决赛,又一次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翻盘,夺得了职业生涯第一个公开赛女单冠军。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3,(4):48-49
通过两个阶段的直通选拔赛,现在女队已经选出刘诗雯、李晓霞、武杨和胡丽梅4个人参加世乒赛得单打比赛,第三阶段选拔赛将在4月份封闭训练期间举行,综合前两次直通比赛的成绩,现在已经确定丁宁、朱雨玲、陈梦和文佳参加第三阶段的比赛,从中产生两个单打人选。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4,(7):i021-i021
j、分之一决赛马林4比。斯米尔诺夫l氏9 .J。,别八分之一决赛张怡宁4比1柳絮飞(3,5,5,一7.6)张瑞1比4李晓霞卜10.8,一4,一4一,0J鲍罗斯3比4高军(g,一7一12,一g,7,6一13)金英姬1比4牛剑锋(一9,一6.8,一5一5)郭跃4比3李佳薇(10一14一9.7,一7.7,13)刘佳4比3沃西克(一4.10,一9,一6,2.8.9)金景娥4比1林菱(6一7,3,1,6)科斯特罗米娜0比4王楠(一8,一3,一9,一7)四分之一决赛张怡宁4比3李晓霞(s,一s一a一5.4,g,4)高军1比4牛剑锋(一6,7一6,一7一10)郭跃4比1刘佳(6.10一12,10,5)金景娥1比4王楠(一4,一5.12一5,一3)半决赛张怡宁4比0牛剑锋(s,4,10,10)郭…  相似文献   

9.
女子单打决赛,郭跃对阵李晓霞。李晓霞身材高大,技术全面,尤其是反手技术比较突出。郭跃发对方正手位不转短球(图1—5),李晓霞摆短对方中路。郭跃看到来球较短,并不急于用正手进攻,而是移动到中间位置用反手进攻。郭跃的反手进攻很突然,她观察到李晓霞的站位靠近球台中间位置,于是她在击球的瞬间突然将手腕外撇,挑打了一板直线(图8—12),压住了对方反手位空当。李晓霞接发球后,虽然做好了防守准备,但是她无法判断对方进攻的线路,面对郭跃巧妙的进攻,李晓霞失去了身体重心,仓促地用反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7,(10):98-99
女子单打决赛,郭跃对阵李晓霞。李晓霞身材高大,技术全面,尤其是反手技术比较突出。郭跃发对方正手位不转短球(图1—5),李晓霞摆短对方中路。郭跃看到来球较短,并不急于用正手进攻,而是移动到中间位置用反手进攻。郭跃的反手进攻很突然,她观察到李晓霞的站位靠近球台中间位置,于是她在击球的瞬间突然将手腕外撇,挑打了一板直线(图8—12),压住了对方反手位空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9月8日晚,马来西亚吉隆坡,在北京奥运会后的首个世界大赛——2008年乒乓球女子世界杯的决赛中,20岁的李晓霞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以4比0战胜了首次闯入女子世界杯决赛的中国香港选手帖雅娜。  相似文献   

12.
8月10日,乒超联赛女团总决赛在微山湖落幕,山东鲁能第五次捧起冠军“风杯”。在半决赛和决赛中,鲁能一姐李晓霞独得4分,为鲁能夺冠立下头功。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朝着"女子技术男性化"(即表现为加大正手攻球的使用频率和步法跑动的范围,在击球力量、速度、旋转上向男运动员靠近,在控球落点、弧线、节奏和战术意识上达到类似男运动员的水平)的方向发展。"女子技术男性化"符合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指引着女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51届世乒赛前4名女运动员(丁宁、李晓霞、郭跃、刘诗文)1/2决赛和决赛的3场14局比赛进行统计分  相似文献   

14.
男单四分之一决赛马林4比1胜侯英超(一15,5,4,9,7)刘国正4比2胜孔令辉(9,7,一6,10,一5,4}王皓4:1胜唐鹏(6,6,5,一6,4)王励勤4:3胜晦己(5,12,一8,一,一,16,8)男单半决赛刘国正4:1胜马林(9王皓4:3胜王励勤(一8,12,4,5,一4,女单四分之一决赛张怡宁4比3胜郭众(g,一2,5,一8,5,一9,7)牛剑锋4:2胜李佳《11,一7,一7,3,7,6)郭跃4:1胜李楠(9,8,一12,8,7)王楠4:0胜李晓霞(8,10,7,1)嵊州热身赛成绩  相似文献   

15.
问珍李晓霞     
宋斐 《乒乓世界》2009,(12):64-66
2009年11月19日晚,亚洲锦标赛女团决赛第三盘,李晓霞对新加坡选手孙蓓蓓。  相似文献   

16.
老蔡重“操刀”只为助王楠7月2日,湛江, “华农杯”中国乒乓球队奥运热身赛,王楠在女单首轮比赛中以4比3险胜削球手丁颖;7月3日女单半决赛,王楠在2比1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对手李晓霞翻盘;7月4日,同样被挡在决赛门外的牛剑锋以4比2击败王楠。在热身赛单打比赛中颗粒未获,就连王楠自己都清楚,该“挨骂”了。  相似文献   

17.
张凡 《乒乓世界》2007,(8):38-39
李晓霞说,到目前为止,她走的路都很平顺,一直被当重点队员培养,成绩不断攀升。不过,事实上很多东西并不像她说的那么轻松。正定封闭训练,有一回做放松练习的时候,李晓霞和冯亚兰坐在地上,俩人笑着比谁的腿细。见记者要拍她,李晓霞大叫:"别拍别拍!走光了!"然后绝倒。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即将开始时,在央视当解说嘉宾的领队黄飚说:"不管郭跃和李晓霞谁取得胜利,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女单世界冠军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年度意外     
郭跃,李晓霞会师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在王楠、张怡宁两个大满贯得主,世界杯女单冠军郭焱参赛的情况下.第一次和第三次参加世乒赛(单项)的李晓霞、郭跃能够会师女单决赛.不得不说是一种意外。这种意外恐怕和1983年37届世乒赛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韩国运动员梁英子连过中国队耿丽娟.童玲、黄俊群三关.闯进决赛.一样令人猝不及防。这种意外恐怕和1989年40届世乒赛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中国运动员乔红夺得女单、女双冠军.一样令人吃惊。意外的背后,是世界女子乒坛发生的一场悄无声息的技术革命:前三板积极、主动、凶狠.有高质量的相持能力,在打法层面上呈现出快速、凶狠、均衡三者集合雏形的李晓霞和郭跃,逐步打破了过去女子乒坛以稳为主的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4,(5):132-133
第52届东京团体世乒赛即将开战,赛前,国乒队跟以往一样,举行了大规模的“直通比赛”。最终,张继科、许听、李晓霞和刘诗雯凭借本次比赛,直接获得东京世乒赛参赛门票。而在教练组的共同商议下,王皓、樊振东、马龙获得男团另外三个参赛资格,女团的剩下名额则被丁宁、朱雨玲和陈梦获得。虽然第一次上报给国际乒联的是这份名单,但正式比赛之前,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20.
大事记     
《围棋天地》2010,(3):159-159
01.07第22届名人战挑战五番棋第4局,古力胜古灵益,3比1卫冕。韩国第5届十段战决赛三番棋第1局,李昌镐胜朴廷桓,1比0领先。01.09韩国第5届十段战决赛三番棋第2局,朴廷桓胜李昌镐,1比1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