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近代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长沙作为内陆城市,城市近代化的起步虽然晚于东南沿海各省和一些内陆城市,但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强烈刺激下,湖南由最保守的省份一变而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迅速兴起,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趋势。在城市近代化的影响之下,长沙都市文化也由保守趋向激进,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了长沙近代化的发展进程,尽管其中也有激进和保守的文化较量,但总的发展是激进战胜保守,形成与城市近代化相向而行,互相推进的文化氛围,不断推动着城市社会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2.
近代南通城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5年,以大生纱厂的筹建为标志,近代南通开始了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的进程,初步建立了以棉纺织业为中心辅之以相关产业的工业体系、学科完备的新式教育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南通也进行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国人自主的、全方位的城市建设,建成了城市格局合理,经济、化、教育共同发展的近代城市。近代南通的发展也促进了通海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形成以南通城市为中心的多核心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改革驱动了由传统向近代化变革的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因受中国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及教法本身的制约和影响,教法改革呈现出繁荣与繁乱杂糅的势态。这些经验及教训能为当今各类学校正在进行的教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隋唐至今的重庆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重庆城是一个地区性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至宋代生产力有了发展,开始向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城市渐进。其功能由以军事政治功能为主开始向包括商业功能在内的多种功能发展,重庆城市化过程由此开始。开埠后的重庆,城市发展迈出近代化的步伐,其贸易兴盛,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化发轫于地主阶级开明派所倡导的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是由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开明派,怀着"自强""求富"的美好愿望,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机器生产和军事装备为中心的自救运动。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使得中国近代化与西方列强近代化相比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承担近代化任务主体不同;二是与学习西方列强同步进行;三是创办近代工业顺序不同;四是创办近代工业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城市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唐山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近代化,城市医疗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城市各界积极推动唐山医疗事业的进步,而推力最大者,当属近代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前,乐山为长江上游一典型的封建性地区政治、经济、交通和化中心城市。其近代化进程开始于19世纪末期。在外力和内力两种近代化的动力中,外来因素——传教士及外国势力为这一进程启动阶段的直接动力,其后内力的作用逐渐显示。至20世纪初,乐山城市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商会和公司的出现为其标志。此后它开始向具有近代意义的内陆中小城市转变。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古冶区在近代是一座依靠工矿业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开滦煤矿对于古冶近代城市的形成、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对比开滦煤矿创办前后古冶地区社会风气、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市政设施建设等,分析了近代工业在促进传统市镇向近代城市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古冶为例,探索近代工矿型城市发展的路径,对于资源型城市的二次转型、发展,以及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迁的社会,相对应的城乡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乡村向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与依存加深,城乡贸易、人口流动普遍加强,这些表现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主要由于乡村经济的商品化程度加强,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社会物质生活以及近代意识的增强等原因,使近代城乡关系由传统向近代化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