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即使在当今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仍然具有实践价值。关于《孙子兵法》自古以来最为权威的训释材料集成首推宋本《十一家注孙子》。而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对该著作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在《十一家注孙子》中的诸位训释家中,又首推魏武帝曹操的注释,对其训释材料的整理则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谢德  谢祥皓 《滨州学院学报》2012,28(5):106-114,118
《宋史·艺文志》著录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为《孙子十家注》的原始著录,其源则为各家注本的出现,其中依次包括曹操、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皋、何延锡、王晳、梅尧臣、张预十一家注。吉氏成书后重要的刊本则有:明正统《道藏》刊《孙子注解》;明谈恺、李棣、黄邦彦等刊《孙子集注》;清孙星衍刊《孙子十家注》;及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刊的《宋本十一家注孙子》。  相似文献   

3.
贾林、陈皞是《十一家注孙子》中的两位注家。贾林注《孙子兵法》,注文简明扼要,分析问题较为全面,具有一定思辨特色,其注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战法。陈皞注多攻杜牧注之短,注重援引战例进行注释,在注解具体文句时常将《孙子兵法》篇章的上下文贯穿起来,相互印证。两家注都提出了许多纠谬补阙的新见,是研究《孙子兵法》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的善本不外乎以下几种本子:第一是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第二是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第三是宋本《武经七书》本《孙子兵法》,第四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对《孙子兵法》的主要版本作一概括性的介绍,可以为孙子兵法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在最早的兵书,自流传至今约2500年存在多种版本。从最早的魏武帝注本,到宋朝的《武经七书》本、吉天宝撰《孙子十家注》本,再到清朝孙星衍校定的《孙子十一家注》,再加上七十年代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的出土,为《孙子兵法》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文献材料。本文简单考察《孙子兵法》版本的流变情况,以此来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6.
历代官私书目,或著录《何氏注孙子》,或著录《何延锡注孙子》,卷数或为三卷,或为二卷。《崇文总目》著录《何氏注孙子》二卷之何氏即何延锡。其余著录何延锡《注孙子》三卷或《何氏注孙子》三卷,其中增加的一卷,当是宋代"何氏"所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的注者有二:一是南唐何延锡;二是宋代"何氏"。三卷之中照录于《通典》及《武经总要》的文字及"梅氏之说得之"之语,当是宋代"何氏"所增益。而此"何氏"或许确是某一姓何的人,或许是伪托南唐何延锡而称曰"何氏"的某一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注,以五代何延锡注为主,又有宋代"何氏"增注。  相似文献   

7.
曹操《孙子注》不仅是现存《孙子》最早的注本,也是最早的定本,对孙子军事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孙子注》以阐释《孙子》的要义为主,却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既有对原文军事思想内容的解释,也有根据自身军事实践所作的现身说法,更有对词语本身所做的注解。这些内容,不仅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也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面对"不得已而用之"的军事武力而进行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8.
杜牧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具有卓越的军事见解。他所撰《孙子》注三卷,是今天我们研究《孙子》的重要参考。杜牧注《孙子》在曹操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展。首先,完善的注释体例,尽管《孙子》文字并不古奥,曹注已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杜牧并不轻视字词的训诂,在曹氏无注或者注有未尽时,杜注则加以补充,有几处地方还用直音法予以音注。杜注兼顾句义的串解,并且注意到篇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次,杜注广泛征引兵书证兵书,尤其常引古佚兵书为一些典章制度、军事术语作注。再次,征引大量史实、战例以为说明。最后,借注阐发自己的心解。  相似文献   

9.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1.
兵法是艺术。《孙子兵法》作为兵法经典,也是兵法艺术美的代表,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突出的贡献。从兵法是艺术、孙武的诗人气质、孙武的审美理想、读《孙子兵法》是审美享受等四个方面,第一次对《孙子兵法》的美学价值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就被不断地阐释和研究,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和文字,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其蕴含的哲理奥义更是在许多领域启迪着人们思考,指导着人们实践。《孙子兵法》在商界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个别指导原则的应用初级阶段;理念与原则全方位应用的阶段;系统运用的现代阶段。在现阶段,《孙子兵法》的研究已经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其应用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具备了丰实而深厚的基础准备,兵法经营的构建应该纳入孙子兵法研究的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13.
智慧孙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近年来,《孙子兵法》的各种研究渐成热点,但对孙子其人其事的研究,因留存相关史料不多,研究者相对较少。对孙子的一生进行了梳理,详细叙写了其在吴国期间建功立业的主要事迹,佐以史实的考证、相关资料的征引,并结合《孙子兵法》的主要战略思想,解析其做事、做人、作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智慧孙子     
近年来,《孙子兵法》的各种研究渐成热点,但对孙子其人其事的研究,因留存相关史料不多,研究者相对较少。对孙子的一生进行了梳理,详细叙写了其在吴国期间建功立业的主要事迹,佐以史实的考证、相关资料的征引,并结合《孙子兵法》的主要战略思想,解析其做事、做人、作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对《孙子兵法》的非军事研究,以经济领域的应用最早亦最有成就。对有关兵法经营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简要介绍,总体情况是,中国是将《孙子兵法》用于商业经营最早的国家,但后续研究相对落后;日本是域外《孙子兵法》非军事研究应用最早的国家,成果也最为丰富;韩国兵法经营研究起步较晚,但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硕博论文;西方国家如法、英、德对非军事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相关著作也逐渐增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美国走在了前列,相继推出了既有理论深度又影响较大的著作。建构兵法经营学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作为《孙子兵法》的故乡,应正视差距,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国外的研究成果,利用本土优势,在"兵法经营学"构建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约在四五世纪,最迟不晚于6世纪。吉备真备并非《孙子兵法》引进日本的第一人。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奈良时代至室町时代(710—1603):秘藏家传时期;江户时代(1603—1868):刊印注释时期;明治时代至今(1868—)融合拓展时期。各时期研究呈现不同特点,从而使日本成为应用《孙子兵法》最为普及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日益受到西方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其原因,首先在于其超越时空的巨大理论价值,其次,《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兵学的代表作,对于反思西方军事理论,弥补其中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因为它所提示的军事原则契合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原则与组织管理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许多年来成为学术研究及实务操作的热点。结合《孙子兵法》与《易经》的思想,解析当今世界局势的发展及具体管理经营的策略,以其中的全胜思维、超越竞争、谦和服务、自由与纪律之关系等方面为例,阐明孙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今日建立兵法经营学须深刻体会、挖掘孙子思想,与现代经济及国际局势相参照,取其典要,融会贯通,或可对既往之管理理论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对于塑造本民族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对于构建企业文化的科学发展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孙子兵法》指导下的企业议论科学发展机制可以系统分解为四大机制的构建:一是运用《孙子兵法》构建企业文化和谐机制,二是运用《孙子兵法》构建企业文化完美机制,三是运用《孙子兵法》构建企业文化创新机制,四是运用《孙子兵法》构建企业文化灵变机制。在《孙子兵法》指导下构建企业文化科学发展机制,有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化解未萌危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