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军  高振云 《体育博览》2011,(7X):226-226
拉祜族在传统节庆活动中体育项目十分丰富。研究拉祜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可对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本文将就拉祜族节庆中的传统体育项目作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保护与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更好地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问题。对体育法、行政法规、知识产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保护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模式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原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立法保护的模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以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海洋文化、农耕文化、舞蹈文化、灵巧文化的独特特征;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法规保护,多种形式的教育保护,赛事、旅游形式的保护;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有:家族血缘性传承、收徒拜师性传承、地域民族性传承、学校社区性传承、比赛任务性传承;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理论性研究不够、保护与传承环境恶化、当地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谈化、传承人濒危后继乏人.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建议:加大多种形式的教育投入,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发挥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做好民族传统体育的档案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便是朝鲜族传统体育,朝鲜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有着其鲜明的民族特征,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呼唤,朝鲜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本文主要是分析朝鲜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探究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朝鲜族传统体育,构建更加完善的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模式,不仅将其展现在大众的事业当中,也促进朝鲜族传统体育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浦东绕龙灯”的历史渊源、发展特点、传承现状为逻辑起点,采取“非遗”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分析,得出:政府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导力量;教育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基础;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社会企业的资助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福建地术拳的传承发展的历史、现状及传承模式和传承路径进行梳理和归纳。研究发现福建地术拳并非单纯沿用传统的自然传承模式,而是在近一个世纪的传承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条“以政宣武,以商养武,以武助商”的具有自我特色的传承模式和“六进”的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对如何根据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特性进行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容,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启示;分析了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有限性、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矛盾等困境;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建立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保护体系;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制保护机制;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提高馆藏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水平;开展普查工作,建立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据库;重点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中"人"的保护与关注;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保护与文化空间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基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精神,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助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价值及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原生场域遭到破坏,传承结构日益空心化及传承观念趋向淡薄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提供政策法规的支撑、维持原生场域的稳定及完善传承结构的缺失。提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助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践行路径:整体保护与分级保护并重,观念培养与项目发展并重,社会协同与校园推广并重,自我发展与政府统率并重及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并重。  相似文献   

10.
鼓舞是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民族的传统鼓舞各具特色,在国家民族体育政策的影响下,不断被挖掘和保护,并以新的形式得以传承。本研究阐释了二十四节令鼓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分析二十四节令鼓在海外的传播经验,并总结出其对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启示。研究认为,二十四节令鼓的传播得益于以传统体育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传承没有间断、坚实和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多文化品类协同发展的互动与互补。建议在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中,用鲜明的文化具象为载体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以独特的“以赛兴艺”的传播形式迅速扩大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力;让学校教育成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活化剂。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社会功能及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展现了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具有民族凝聚、文化传承、健身、娱乐等重要的社会功能。达斡尔族传统体育应从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依托学校教育阵地、打造民族品牌和赛事、拓展公众参与途径、利用节日、加强文化研究等几方面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符雪姣 《体育科技》2014,(6):130-131
运研究民族健身操发展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以及价值功能,探讨民族健身操在民族预科教育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认为,民族健身操是实现新时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将民族健身操纳入民族预科体育教学中,能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以及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土壤,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面对社会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才能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归纳法,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开发的特征及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资源开发不均衡化、体育资源旅游薄弱化、体育资源传承消减化等问题是影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针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和开发现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视,注入体育资源旅游的新活力,重视开展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加快各民族学校体育的普及之路等。  相似文献   

15.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质、内涵,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性、民族性、导向性、多元性、人文性、发展性、教育性等,以揭示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向度,从而使校园体育文化得到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黎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大政府扶持、加强理论研究和以学校体育、全民健身、体育旅游为黎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载体等方面,提出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自信,发展自身民族文化特性,提炼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传承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依托文化强国背景,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在中国梦时代中遇到的阻碍,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发展途径,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变迁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失传境况.本文以赫哲族的概况为基础,详细阐述了赫哲族在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过程中创造的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即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为了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应引起重视,这对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家园,是实现"健康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以武术、太极拳、八段锦、导引术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实现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和娱乐身心的有效手段,也是凝聚民族情感、促进文化认同和实现文化传承的有益路径。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同、传承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城镇化、认同焦虑、受众单一和推广危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必须克服的挑战。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建好三个点、抓住两条线、形成一个面,做到点线面全覆盖和相结合,形成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齐抓共管的良性治理体系,是解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日渐式微、难以进入社区和推广治理效能不高的政策路径,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落地生根的关键路径,还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