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事件性新闻,不苛求它是新近发生的事情,因而有人说它是资料性新闻或者叫“组织新闻”。新闻性本来就不强,但又必须要求它是新闻,这是采写非事件性新闻的最大矛盾。当然,它也有有利的一面,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不受一时一地的限制,写作形式与表达方式有更多的灵活性,这样,记者可以发挥更大主观能动性与自己的才智去弥补它的不足。所以,对非事件性新闻,我们一要承认它的存在和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要看到它有缺点,要把不是或不全是新闻的事实,写成必须是新闻;三要改进它、提高它。如何把非事件性新闻写成指导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碰到的两个品种。有人注重事件性新闻的采写而贬低、反对非事件性新闻,认为它不是“纯新闻”,要把它“开除出新闻报道”之列。多年来的新闻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社会生活十分复杂,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受众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我们既要向读者提供突发事件的信息,也经常需要报道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当风起青萍之末的时候,当一个重大事件正在蕴酿过程之中、一切还是扑朔迷离的时候,当一些重大政策出台的时候,当社会出现了一些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时候,也正是非事件性新闻这一报道形式大显身手的时候。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通常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3.
“用事实说话”,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从业伊始就必须明白的基本常识。新闻写作最忌的是华而不实,对于较之事件性新闻有更多“可塑性”的非事件新闻更是大忌——切不可把它写成水多肉少的“花架子”。非事件性新闻既然属于新闻范畴,在真实的前提下,就应该写得活,写得美,写得生气勃勃,富有浓烈的感染力。办法之一,就是在坚持“由事实中出问题,用事实来回答问题”的前提下,大胆去构思、去表现,写出个性特色来。文学作品中的那些生动具体、富有独特个性的细节描写,对于读者,总是有磁石一般的艺术想力。而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4.
朱天香 《新闻前哨》2005,(12):45-45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实表明,非事件性新闻中,其实是有新闻事件的。我们探索非事件性新闻的事件化报道,其要领就是将非事件性新闻中的事件“拎”出来。 把问题“拎”出来 有些非事件性新闻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平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湖水中有危机,有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有时反映在多个地方,多个事件上。把问题“拧”出来,就会一石击起千重浪,就会成为读者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翻开报纸,或在广播电视里,我们常常便会发现这样一种新闻:它既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叙说.也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而是环绕一个鲜明的主题.由多个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新闻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很强的指导性。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非事件性新闻。在新闻类别的划分上,如按照新闻事实的时差性与事件性特征来划分.便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两个品种。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是新闻宣传中最为常见的两个重要品种。事件性新闻历来为新闻界所重视.这自不待言;非事件性新闻也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6.
李想 《新闻传播》2009,(9):37-37
在新闻类别的划分上,如按照新闻事实的时差性与事件特征来划分,有事件新闻与非事件新闻两个品种。 非事件性新闻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并有鲜明主题的新闻。有人又叫它资料性新闻。由于它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新闻性本来就不强,但又必须要求它是新闻,下面,就如何写好非事件性新闻,本人谈一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7.
军队报纸上非事件新闻已占到70%左右的比例,但其可读性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要改进军事新闻报道,就要把改进非事件性新闻作为重要突破口。可采取以下具体做法:抓"活鱼",让非事件新闻"新"起来;巧结构,让非事件新闻"活"起来;讲故事,让非事件新闻"实"起来;深挖掘,让非事件性新闻"强"起来。  相似文献   

8.
彭朝丞研究员撰文认为,要采写好非事件性新闻,应从下述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要精心提炼,铸成重大而新颖的新闻主题。这是首要的一条,是非事件性新闻成败的关键。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鲜性,不完全表现为时间要素上,主要表现为,在内容特别是主题的确立上。事件性新闻一般是以报道事件为主,常常是寓理干事,言事明理,勿需过多地去强调主题的提炼。而非事件性新闻则不然,主题是否重要而鲜明,就成为它能否成为新闻至关重要的一环。第二,细心寻找新闻由头,巧用招鲜引新的技巧。新闻由头即新闻根据。新闻要有新闻根据。新闻根据是新闻发…  相似文献   

9.
翻开报纸,或在广播电视里,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新闻:它既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叙说,也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而是环绕一个鲜明的主题,由多个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新闻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很强的指导性,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非事件性新闻。在新闻类别的划分上,如按照新闻事实的时差性与事件特性来划分,便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两个品种。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是新闻宣传中最为常见的两个重要品种,事件性新闻历来为新闻界所重视,这自不待言;非事件性新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  相似文献   

10.
新闻(本文专指狭义新闻即消息)是报纸的主体。新闻从性质上又分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报道单一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或者围绕这一事件引发的多方面事态进展的综述。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则不是具体的某个事件,而是某种社会现象,表现为具体事件的概括或总结。非事件性新闻在时效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或人情味)等方面往往逊于事件性新闻;在表现形式上也不具备通讯特写的那种灵活多变的自由度。因此要想将非事件性新闻写好确实不容易。党报上刊登的消息通常以非事件性新闻居多,内容大多为政策法规的发布、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1.
非事件性新闻是区别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件性新闻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独立性。而非事件性新闻并不一定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不是在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独立事件。因此人们很难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个有价值的新闻,通常它是记者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提炼主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大致可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两大类。相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非事件性新闻要写好写活难度更大一些。但非事件性新闻往往又较多地担负着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宣传成就、引导舆论的使命,在报纸上尤其是党报上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不能不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前不久召开的人民日报总编辑办公会暨宣传报道工作务虚会明确提出,要重视并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这个问题抓得非常及时。有鉴于此,本期《前沿关注》讨论“用创新精神写好写活非事件性新闻——努力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选发5篇文章。作者思考深入,举例充分,感悟实在,观点新颖。这些源于实践的思考,弥足珍贵,对加强和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编采富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闻导刊》2006,(1):17-17
把问题“拎”出来 有些非事件性新闻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平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湖水中有危机,有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有时反映在多个地方,多个事件上。把问题“拎”出来.就会一石击起千重浪.就会成为读者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4.
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难度相对较大,却极富魅力。 一般来说,非事件性新闻的主体内容没有完备的事件始末,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明显时限,不像飞机失事,丑闻曝光等事件性新闻易于被人直观发现,它所报道的事实的“新闻质”是隐性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报道难度,即需要经过细心观察和比较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把握,要对事实作分析综合解释评论,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顾娟 《河北广播》2009,(4):68-69
非事件性新闻是区别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件性新闻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独立性。1997年5月版《新闻学大辞典》中认为:“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因此人们很难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个有价值的新闻,通常它是记者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提炼主题的产物。对于许多报纸而言,一种风气的形成、一段时间情况的总结、开展一项活动的经验等这类长期性活动是常常需要报道的内容。因此,写好这类非事件性新闻是很重要的。然而,刊登在报纸上的非事件性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1司题。总体说来,存在着主题选择平面化、主题表达简单化、主题开掘浅表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对于它们之间严格的定义,新闻界至今尚无定论,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事件性新闻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时间性,且是对于一个独立事件的事实的报道,事件是发生在一个时间点上。相比之下,非事件性新闻对时间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它所报道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事件是发生在一个长的时间段上,也许还没有结果,事件也可以是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新闻事实的综合分析,诚然它的前提是必须有新闻价值,不过它的新闻价值不是依赖  相似文献   

17.
在地方党报版面中,非事件性新闻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较多地担负着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宣传成就、引导舆论的使命。2005年10月,人民日报总编辑办公会暨宣传报道工作务虚会明确提出,要重视并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这里,笔者就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谈点实践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关注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非事件性新闻往往不能像爆炸性很强的事件性新闻那样,一下子抓住读者,打动读者,如果处理不得法,它很容易不被读者关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非事件性新闻导语的写作,通过改善导语增强非事件性新闻的鲜活色彩显…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 1963年第1期《新闻业务》上,曾发表了寄晨同志撰写的《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就提出了“非事件性新闻”这个概念。该文谈到新闻写作时认为,还有一类新闻不能完全用我们所肯定的新闻写作理论的框框去套,作者说:“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一部分非事件性的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组织性的新闻”。从此,“非事件性新闻”在新闻界就作为一个新闻种类被提出来了。1980年5月新华社在国内新闻业务改革座谈会上,又重点研究了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问题。接着在该社业务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几篇探讨性文章。随后,一些新闻刊物也相继发表了探讨性的文章。比如1981年第1期《新闻战线》上发表了张铭青同志的《探讨“非事件性新闻”》一文;1982年第1期《福建日报通讯》上发表了祁泰同志的《“非事件性新闻”浅析》;1982年第11期上海《青年报之友》上编发了《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材料,等等。  相似文献   

20.
所谓非事件性新闻,即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和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它的特点是,点面结合,以点证面,以面为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倾向性、经验性和典型性。据有关专业人士的权威调查,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在目前传媒上的量为6:4。可以说,如果没有非事件性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无论如何立不起来的,而如果不能进一步增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力度,新闻媒体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