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等式在中学数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但不等式的证明却是一个难点.巧妙运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往往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本文介绍了运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构造法证明不等式是指在证明与函数有关的不等式时,根据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构造与之相关的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加以证明.本文略举两例从多角度说明构造法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以供探讨.例1已知函数f(x)=cosx+(1/2)x^(2).  相似文献   

3.
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是证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方法,证明过程往往简捷、明快,特别是证明超越不等式,更是如鱼得水.证明的第一步要考虑如何构造函数,是证明的关键.若函数构造恰当,把不等式的证明转化为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或求最值,从而证得不等式.本文谈谈在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时,构造辅助函数的几种常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是中学数学的难点,常用方法有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若能巧妙地运用构造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等式的证明经常出现在高考及各级竞赛之中,其中很多不等式用常规方法很难证明,常常需通过构造的方法来进行证明,本文现就此介绍一些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6.
证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一类重要的题型,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换元法、放缩法、反证法、构造法等。下面就构造法证明不等式举例予以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证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一类重要的题型,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换元法、放缩法、反证法、构造法等.下面就构造法证明不等式举例予以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构造辅助函数,然后通过求导考察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是导数法证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但如何构造恰当的辅助函数是证明的关键.下面例说导数法证不等式时,构造辅助函数的几种常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巧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的意义和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构造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常用的数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不等式的证明中若巧用构造法,既能逢难化易,又能活跃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极好切入点.本文介绍利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技巧,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淡化数学理论教学,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传授,侧重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理念,提出了“模块+案例+实验”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利用数学软件将高等数学理论教学与数学实验有机结合,达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数学"元研究"有几种不同的"角度"或出发点,可以依此对常见的两个数学"元研究"概念———"数学的对象"和"数学的特点"进行辨析,从而得出人们通常对这两个概念所作的不同理解的原因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结论。而许多不同理解之间的争论则是由于所由之出发的角度的不同所致,本质上它们并不是互相矛盾的,甚至是一致的或者互补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出现不平等成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或不争事实.假定努力既定,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种"坏"的分配,是由"不合理因素"导致,包括二元经济、经济发展转型、政策制度等宏观层面因素和机会不平等、资强劳弱等微观层面因素.这些因素部分回答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原因,但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缺乏对资本收入、低收入阶层和穷人的研究,忽视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等.为此,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上必须结合我国特有国情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形"与"神"是中国人物画历来所探讨的话题,"形神具备"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则是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绘画思维的基础。后人又把"形"与"神"的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实际,来理解"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甲骨文、金文中对“见”字的书写以及《广韵》反切的注音。确定其本义为。看见”,“显现”为引申义,另外结合古书中的成语对“见”字进行了一番论证.  相似文献   

16.
将《Pedoe不等式的再推广》一文中的结论推广到p∈[0,2]的情形,并相应给出有关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以数学的大众化作为指导思想的义务教育需要处理数学教育的“数学属性”与“教育属性”之间的平衡,使“大众数学”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数学新课程改革中。  相似文献   

18.
从“心”、“物”的哲学观出发,对西方以主体(“心”)独立于客体(“物”)之外的二元论思维下的和中国以“心”“物”合一的一元论思维下的艺术创作与审美形态及样式作了对比,充分肯定了中国艺术思维中的“心”与“物”的互动和统一优于西方的艺术思维。  相似文献   

19.
诗歌意境“虚”与“实”的辩证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创造意境的一条重要的艺术辩证法则和总的创造方法。实现诗歌意境虚实结合的三条途径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分呈。  相似文献   

20.
用现代数学新思维 ,新理论 ,新方法 ,整合教学教材 ,处理当前数学教学问题。是数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不等式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从逐步调整的思想出发 ,站在不等式系统的高度来处理教材内容和教学问题是有益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