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SPSSl7.0软件对八所小学的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较为充裕;小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支配时间的能力;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补习班、兴趣班占用了孩子一定的时间;父母陪孩子的时间较短。影响小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满意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课外时间、课业负担和课外活动三方面,提高小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满意度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如今每个学生的课余时间少之甚少,周六、周日乃至放学后都被各种补习班填满了,孩子叫苦不迭,家长何尝不是疲惫不堪,试想如果孩子在课堂就能把知识学会,能多学一些课外知识,那么也没有必要回家后再去各种补习班了。"创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责无旁贷。如今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科特点和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张颖 《文教资料》2006,(4):68-69
随着应试主导性教育模式的转变,学生拥有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多,但课余时间不应成为教育的空白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式灵活、丰富多彩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余的价值和方式,培训课余技能,有助于造就学生良好的课余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余生活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总体上是比较"丰富"的,种类繁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课余时间的大部分。这些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从学校、家庭、学生、社会等多层面出发,因时制宜,让课余时间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减负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可供中小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大量的闲暇时间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学生的课余时间的消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并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实现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目标。想要小学生自主阅读,就必须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学习氛围营造得更加愉悦,让学生在收获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快乐。本文以小学语文(北师大版)阅读教学为例,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应试主导性教育模式的转变,学生拥有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多,但课余时间不应成为教育的空白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式灵活、丰富多彩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余的价值和方式,培训课余技能,有助于造就学生良好的课余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提倡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也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小学生的"减负"口号下,课余时间的增多,而对学习之外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如何安排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怎样有效地利用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小学生正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以语文教材之外的书籍为阅读对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有些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的事情,教师没什么事可做.其实不然,要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正确导读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温馨的家庭环境1.给孩子充分学习的空间。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多数只有 7年文化程度 ,多少年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培养教育孩子上目光短浅 ,没有长远打算。多数家长认为农村的孩子出息不了 ,中学下来就得回家种地 ,眼前大字识几个就够了 ,有几个能考上大学的。因此 ,孩子放学后家长关心的不是看书学习 ,而是让孩子帮助父母下地干活。从孩子来讲 ,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多数小学生放学后 ,不是帮父母做零活 ,就是成帮结伙玩耍 ,很少挤出时间去学习。应该说有计划 ,有目的让学生参加一些家庭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5月的一天,在临潭县风景秀丽的冶力关景区的冶力关镇中心小学,当"叮铃铃"的下课铃声响起后,学生们便欢快地来到少年宫里参加各种活动。在这里,学生们有的拉二胡,有的练舞蹈,有的下象棋,有的唱歌……到处都是学生们的欢歌笑语。"过去,一到课余时间或放学后,学生们大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追打、玩闹,放学后大多数学生不是呆在家里,就是到街上、山上闲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应试主导性教育模式的转变,学生拥有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多,但课余时间不应成为教育的空白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式灵活、丰富多彩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余的价值和方式,培训课余技能,有助于造就学生良好的课余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课余时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喜爱程度、各年龄段所读课外书类别比例、读书时间、课外书来源、家庭存书、小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等项目的统计和分析,呈现出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但阅读的时间少于看电视的时间,"功利性"增强,图书来源太窄,涉猎面不宽,阅读方法不当等.教师的指导应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帮助学生择书、点拨阅读方法、逐步提高阅读层次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有很大差异。中国的小学生课余时间学多玩少,亲子间的对话主要围绕学习展开。日本小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沟通,也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也折射出中日两国在家庭教育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儿童放学后时间应如何利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国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困境。因此,本文对美国"放学后计划"的实施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减轻危险事件发生,增强学校、社区及家庭间的合作,为未来生活、升学及工作做准备等方面获得一定成效。美国"放学后计划"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开展放学后活动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阳 《考试周刊》2013,(7):33-34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必须让学生学会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增长知识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使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这就表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小学开始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妍 《辽宁教育》2021,(4):69-70
随着义务教育"一费制"的实行、学生"减负"措施的具体化,小学生在校时间受到严格控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得到缓解,教育乱收费现象也被有效遏制,然而放学后接送难、监管难等一系列问题却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喜爱程度、各年龄段所读课外书类剐比例、读书时间、课外书来源、家庭存书、小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等项目的统计和分析,呈现出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但阅读的时间少于看电视的时间.“功利性”增强,图书来源太窄,涉猎面不宽,阅读方法不当等。教师的指导应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帮助学生择书、点拨阅读方法、逐步提高阅读层次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小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推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手机、i Pad、电脑等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素养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点半难题”是教育领域内针对小学生三点半放学后家长不能及时看管而提出的。我国境内各地区小学生放学时间一般均为三点半,这是充分考虑小学生接受知识时效和给予学生一定自由活动时间而作出的决定,已经执行多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用工机制的逐步完善,一般单位都要求员工工作到五点左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小学生三点半放学后家长仍在工作岗位工作的现实矛盾,并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儿童教育关注度的提升而逐步凸显。文献资料显示,这种现实矛盾自2006年起呈逐步加剧状态。社会上的一些主流媒体开始广泛关注,由此产生的社会忧虑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