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  相似文献   

2.
家教短讯     
《家教指南》2004,(2):34-35
教育部:应改变评价学生的标准惟分数论的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这是教育界的共识。教育部日前发出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要改变目前“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分数不重能力”的评价与升学制度,要求教师、学生、社会多元评价学生。教育部提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问题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角     
教育部发出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各地积极探索 ,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 ,现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注重学习成绩 ,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评价方法单一 ;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通知》主要包含以下八个方面内容。一、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原则。二、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瓶颈。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突出表现为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为了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倡导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推进,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以百分制为基础的传统评价的缺陷越来越明显,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大力合作、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学  相似文献   

7.
《课改实验通讯》2004,(1):19-2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文件指出:现行考试评价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唯分数论的消极影响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理论工作和广大教师大力合作、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僵化、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大力合作、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僵化、落后.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背景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尚未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杨琛 《广东教育》2007,(7):78-79
当前,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反思现行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发展与个体差异;关注结果,忽略过程;评价方法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素质教育评价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是:“淡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又强调:“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一、对考试制度改革的再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反映最为强烈、感到最为困惑的问题是评价改革。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它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将期末评价等同于书面考试,忽视平时成绩和非学业内容;考试内容以片断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综合和创新;考试形式主要是纸笔测试,忽视对实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考试结果的反馈不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甚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评价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了广泛关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就明确提出"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同时,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评价在教育工作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观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黄炎 《天津教育》2008,(4):14-1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天津市教委出台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本市出台《天津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后的又一个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它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模式机械,方法单一等。这种评价标准与课程改革目标的对立,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深化的拦路虎,束缚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的考试与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所形成的考试评价制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又有了很大的差距了。现行的考评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适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对中小学的考试与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但所形成的考试评价制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又有了很大的差距了。现行的考评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 ;评价方法单一 ,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适应党的素质教育需要 ,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要求各类中小学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 ,深感传统考评僵化之苦 ,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