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推动理论创新,要全面贯彻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力量源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思想保证,与时俱进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在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建道德哲学(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哲学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当今时代,实有重建广义的道德哲学的必要。广义的道德哲学应当以精神明中的“思想道德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在重癃民族精神为目标,中国本有的道德是天人合一的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道德价值体系的革新不仅仅是治统的革新,而且是道统的革新。为此,我们必须吸收人类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道德哲学应当成为化哲学发展的重头戏。21世纪的化哲学在呼唤着崇高。  相似文献   

3.
孔子和庄子是中国人生论美学的源头,明道经世的崇高追求与独善的信念相辅相成,构成儒家人生论美学基本精神。庄子将哲学反思和审美超越结合起来,从个体心灵入手,引导人们反思和批判世俗价值观念。儒道在培育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异曲同工。梁启超、王国维以西学为参照,继承儒家的明道经世传统与道家生命安顿、审美超越的精神,从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的视角反思与批判封建思维和观念,成为现代人生论美学的直接源头。当代人生论美学的宗旨是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或审美的方式展开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反思、批判和重建,进行自我精神调节,传播正确、进步的观念与思维,推广明道经世的崇高追求或独善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儿童哲学与伦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儿童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思想的思考”,鼓励儿童验证自己的观点,帮助儿童发现和使用推理的规则,使儿童成为富思考、明事理、具有判断力的个体。儿童哲学与伦理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运用哲学批判与反省的精神来审视伦理道德的价值,从而为传统哲学与哲学教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尼采哲学中的自强精神王元明尼采(F·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是唯意志主义的著名代表,对当代西方乃至中国都有重大影响。尼采哲学中包含着许多错误甚至反动的东西,因而曾被法西斯主义者利用,长期以来在我国受到批判.这种批判对清除...  相似文献   

6.
追求社会的普遍和谐是儒家明的精髓,也是现代明的主要价值目标。从哲学的角度考察儒家和谐思想的渊源和体系,儒家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相反相成;二是多样性统一;三是朴素系统观。它们共同构成儒家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哲学具有理性主义的哲学方法论特征,因为它已经具有了构成它的基本要素:理性主义的内在精神,形式结构和基本原理。但是,在12—13世纪以后,特别是以苏菲派为代表的宗教哲学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以后,理性主义的发展过程就转变了它原来的发展方向。阿拉伯哲学方法论抛弃了理性主义而走向了神秘主义,与东方其他民族明的哲学方法论观念和思维传统逐步接近,完成了它在其逻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两次转变。  相似文献   

8.
政治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物质明和精神明的进步,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政治明的发展。政治明不仅是连接物质明与精神明的纽带和桥梁,更是物质明和精神明的制度性保证。政治明要通过政治发展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的普遍性,必然决定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复合性的。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精神和意识是等同的,其实精神是意识,但是意识不一定具有精神的特性,因为精神也具有生产力的作用。当下中国,亟须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的回归。而要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或最大,就必须坚持和发扬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需从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般特性中挖掘,这种特性一般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要反作用于实践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的变迁,分别是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德国古典综合统一的哲学和现代"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哲学形态发展的背后凸现的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逻辑,展现了人类的客观精神→主观精神→主客观统一的精神→批判精神。这条主线体现了哲学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举辩证批判的利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彻底性,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本质特点加以革命的改造,坚定了革命辩证法的信念马克思坚持理论原则、重视历史遗产的价值、注重于挖掘前人精神财富的独创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最一般的哲学角度分析,任何存在形态都表现为一定的结构层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存在形态,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同生共在、相互影响.而生态文明不是"孤立"的文明形态,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依存,但是,生态文明又具有自身的基本特性,以此与其它文明形态相区分.因此,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结构及其基本特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精神青春期"是一个标志着人拥有理性精神文明或文化创造能力的概念。人类所有的理性精神文明成果,可以说都是曾经进入过"精神青春期"的个体创造出来的。就像生理上的"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物学意义上"成人"的一个拐点和标志一样,"精神青春期"是人类个体非生物学即社会学意义上"成人"的一个拐点和标志。"精神青春期"概念是现代人生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的结果。其提出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神青春期"概念尚未正式提出,但却蕴含在其思想之中;第二阶段明确地提出了"精神青春期"概念;第三阶段"精神青春期"概念被赋予了丰富的教育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现代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法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理论多从思想道德方面论述社会精神文明。从历史演进、本质、建设手段等为视角对现代精神文明进行考察 ,可以看到 :精神文明演进过程是其法治文明含量日益提高的过程 ;现代精神文明的实质是法治文明 ;现代精神文明建设须依法进行。所以说 ,现代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15.
浅谈档案工作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工作与“两个明”建设的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上它是探索档案工作如何伴随人类“两个明”的建设而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上它是探讨档案工作发挥反馈作用,为人类“两个明”建设服务,档案工作伴随人类“两个明”而存在、两发展、是人类明的象征,要使档案工作更好地在“两个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必须实现思想观念上的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的体现。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形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统一起来 ,做到“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搞好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结全 ,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推动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探索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三个文明"与社会和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个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8.
高校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创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的高度上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在重要环节上着力抓好精神文明系统工程建设;要在具体措施上扎扎实实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20.
物质文明进步而精神文明的失落 ,其主要原因是制度文明的缺失。制度文明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起着中介作用 ,同时 ,制度文明也是对精神文明的价值体现 ,并促进精神文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