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学期接班的时候,原任的政治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一名叫小菲的女生,性格内向,成绩很差,上课虽不说小话,但总爱看言情小说;她曾多次找其谈心,课内外也不少批评教育,并责令她写过保证书,可是收效甚微,好不过两个星期,老毛病就会重犯。不过在接任两个星期中,我倒没有发现她在课堂上看任何课外书,只看到她总是坐在那里无精打采,明显看出她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课后作业也很马虎。  相似文献   

2.
我靠在沙发上细细翻阅“温家宝在北京三十五中学讲话”。女儿好奇地问看什么。我蓦然想,这篇讲话已有不少教育官员、专家学者解读过、阐释过,何妨听听这位初中生的意见?她都已初三了,看问题的角度或许有参考价值。于是我递给她,并建议她边看边简单记下真实的感受,就像平时阅读书籍一样。  相似文献   

3.
易先平 《湖南教育》2005,(20):46-46
每回翻《湖南教育》,我喜欢先看“编读”栏中那些有趣而感人的故事。其实,我与《湖南教育》交往比较早,只是,我没有始终如一地牵住她的手,错失了不少机会。  相似文献   

4.
王yi 《山东教育》2002,(36):37-37
幼儿园里,“看谁最聪明”“看谁最棒”“看谁最听话”之类的话,每位老师都说过,也经常用这些话来鼓励每个班上的孩子,目的是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促进幼儿的竞争意识,更好地学习、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我却发现此类话存在着弊端。比如,我班有个女孩叫高绮绮。她机灵、懂事,论智商,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反应快;论能力,她是不管什么一学就会,真可谓心灵手巧,但在多次教学活动中,我却发现她表现得谨慎怯懦。每次一听到我说:“看谁最聪明”之类的话,她便会把高高举起的小手悄悄地放下来,而当我鼓励她时,她的小声回答却是准确无误的…  相似文献   

5.
我已是年过七十岁的人了。在这人生的短旅中,曾作为学子之师的我,也不时想到自己的老师,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与记忆力的衰退,不少老师的形影,已在脑中开始淡化、模糊甚至消失;但有的老师还清楚,而梁姐(梁文若)却永远是鲜明的。多少年来,我一直思念着她。是她那炽热的真心来培育下一代,使我们这些少年,得到了有益的教育与关怀。  相似文献   

6.
鲁豫的外表很有欺骗性。光看外表,她是一个乖巧、柔顺的女孩子。其实,她很有主张。 “我得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的教育是开放式的,几乎不怎么管我。我爸觉得女孩让她自由成长,这样对她有约束力。如果老是别人管她的话,她反而不会负责任。我爸说,18岁以前我可能还会管管你,18岁以后所有事情你都可以自己做决定,但错了对了你都要自个负责。”  相似文献   

7.
肖华 《教育文汇》2005,(7):39-40
某小学,上课预备铃响过,一位语文教师匆忙走上讲台。他习惯性地扫视一圈.略一低头,发现讲台上有一只黑漆漆的瓶子;再一看,原来里面挤着一个个小蝌蚪。我想不少教师都遇到过类似的棘手事,而处理方式不一。那么,这位老师该会有什么“招”呢?请看这位老师在一篇“教育叙事”中所记——  相似文献   

8.
奖励幼儿要恰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对幼儿进行恰当的物质奖励(小红花、小星星)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但往往有的老师运用这种奖励不讲时间、不讲方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还起了不该有的副作用。镜头1:黄老师开始上课了,她课前的语言组织很快吸引了小朋友,小朋友用渴求的眼神望着她,我以为她会很快抓紧这有效的时间开始上课,但遗憾的是老师没有抓紧上课,而是表扬婷婷(化名)坐得好,给她小星星奖励,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也一下看着老师贴在婷婷额头上的小星星。之后课堂就浮躁了,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有的小朋友甚至…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悖论     
事情还得追溯到2006年的6月底,那时我还在上海教书。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正读着闲书,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一个腼腆的女子向我诉说她的儿子读了一年小学,可数学考试0分,已经请了好多个老师辅导,甚至大学数学系教授,都是无疾而终,希望我能救救她,救救孩子。因为她听说我帮助过不少问题学生走向了人间正道,也看了我写的教育读本《我为何如此幸福》,于是我成了她和孩子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家长的真诚与无奈,孩子特殊的案例,激起了我的  相似文献   

10.
女儿就读小学二年级。别看她人小,可鬼点子不少。有时,她冷不防就蹦出一个问题来,让我猝不及防,一时间还真地反映不过来。比如说: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地上为什么能种树,海里的水为什么不会干,妈妈为什么要嫁给爸爸,公鸡为什么不下蛋,1加1为什么会等于2等等。我的  相似文献   

11.
老屋     
(一)很久以前就想去看老屋了。那时,奶奶还住在离老屋不远的那所医院里。每逢星期天,我便去看她。其实,看不看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样的。她得的是老年痴呆症。每当我站在她面前时,她便用呆呆的眼神望着我,偶尔精神好了,她还会破例问问我:“你是谁?”由于她严重的耳背,我使出浑身力气在她耳边大叫:“我是玲玲,玲玲,你想起来了吗?”然后,她会露出一种疑惑的神情,看着我,一直地看,直到乏了,她才闭上眼睛沉沉睡去。隔壁的护工会闻声而来,问我:“认识你吗?”我摇头,他们就很奇怪地说:“咦?不对呀……平时老听她一个人嘀咕…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2,(4):18-18
先叫妈,还是先叫爸 芹宝妈:芹宝决6个月的肘候,有一天突然时着她爸叫了一声“爸爸”,当时我和芹爸鄯以为是听错了,没当回事。因为小家伙还从来没叫过我“妈妈”呢!可之后的几天里,她看到芹爸就会很大声地叫,直到芹爸答应了才停。有时芹爸一边答应一边停下手边的活儿看她一下,她就会非常得兴奋,然后就会不停地叫爸爸。  相似文献   

13.
俞群 《家庭教育》2006,(6X):36-37
有一次,女儿要到邻居朋友家去,问我可不可以。我说可以,并且要她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但是,那天不知为什么,她12点半没回来,过了10分钟才回来。我什么也没说,只指了一下表让她看。她知道迟到了,道歉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因为我习惯每星期二带她去看戏剧、电影等。我让她再看看表,说:“今天因为时间来不及,戏是看不成了。”于是她流了眼泪。我只说“真遗憾”,未采取别的手段。如果看戏来不及就改去看电影,那就毫无意义了。  相似文献   

14.
与女儿过招     
情景一: 女儿告诉我,她的脚受伤了,爷爷已经给她抹过药了,还叮嘱她说那只脚近几天不能沾水,否则就会化脓.我抬起她的脚看了看,发现不过是一点轻微的擦伤,犯不着兴师动众.但为了表示关心,我还是象征性地安慰了她一下.  相似文献   

15.
孙颖 《天津教育》2001,(12):29-31
初为人师的我自认为很爱我的学生,也很了解他们,直到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天,上课铃声刚刚响过,我拿着教案急匆匆地赶往一年(2)班准备上音乐课,在楼道中,我隐约听见从教室里传来喧哗声。来到教室门口一看,有几个学生正围着一个女生议论着,好像那个女生在哭。本来还在说笑的学生们一见到我,便赶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那个正哭着的女生,她身上脏兮兮的,衣服也很旧,脸上挂满了泪水,布满了泥污,头发也散乱着。噢,原来是班里有名的“老大难”。她平时坐在后面的一个角落里,我从没有这么仔细地打量过她。见我一直看着…  相似文献   

16.
正光阴似箭,10年前我在中央教科所工作时为《教育研究》创刊25周年组织举办纪念活动的情景还恍如昨天,倏地即迎来她的35周年庆了。如同人的生命成长,杂志已步入中年,更加成熟,正值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是《教育研究》的老读者、作者,一段时期还有幸参与过一些管理工作。与所有的中国教育人一样,我衷心祝贺她的生日,期待她有更加强盛、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那天上完课走在回家的路上,学生科科长叫住我:“黄老师,请等一下。”她递给我一封信:“这是你班李婷的父亲寄给学生科的,你看一下。”我快速浏览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我一大跳。信中,李婷的父亲说,我这个班主任不关心他女儿,对他女儿不公平,对她造成了一定伤害。他还言之凿凿地讲了一件我的不公平事。这无疑是一封告状信,一封一直以来我认为最放心的学生的家长告我的信。其实,我不单对其他学生,对李婷也是关心和爱护的。李婷是个文静秀气的女孩。她不爱讲话,一讲话也是细声细气的,她是那种招人爱的好学生。我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8.
盘小平 《中学文科》2007,(9):153-153
我有一名学生,有小偷小摸行为,多次教育,但还是不改,直至高三了还如此。学校准备勒令她退学,征求我这班主任的意见。当时,我很矛盾,留下她吧,无疑增加了自己今后的工作负担,让她走,她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最后我跟校长说,还是让她留下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妈妈教育方法比较 情景一:姗姗刚满6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她看“识字卡片”和图画书。每次,姗姗都学得认真。姗姗刚会说话的时候,就能指着“识字卡片”上的字念出声来,还能把妈妈念过的图画书上的故事讲下来。姗姗3岁上幼儿园时,已经认识了不少字。为此,姗姗的爸爸和妈妈感到非常自豪。  相似文献   

20.
我们家乡的小学和初中是连在一起的。我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八年。八年里有许多老师教过我,现在对他们的印象都不深了;只有一位班主任王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因为她遇事总会讲一个故事。她说的几个故事真精彩,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