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的专章"卑唐第十二"的偏颇之处;从唐楷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创新、正大气象、宝贵遗产和尊唐的实践支持说明尊唐有理,从而论述了"卑唐"无理,尊唐有据.  相似文献   

2.
赵晓杨 《华章》2007,(11):213-214
本文采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选取唐传奇中五个著名的豪侠类故事进行结构主义分析,认为:这类豪侠故事存在着模型化的发展情节及和与此对应的行动元,并执行着相应的功能;其结构模式存在着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二元组合,如男尊-女卑、正义-非正义、无能-超能、束缚-自由等;作品情节的偶然性与结局的必然性印证了普罗普关于民间童话故事的神话原型的回归情节.  相似文献   

3.
"初唐四杰"反对初唐时期诗坛上人们普遍效仿的南朝浮靡诗风,认为这种诗风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给人一种萎靡不振的感觉。他们认为真正健康的诗歌应该骨气充沛,所以追求雄壮、刚健的审美风格。本文结合"初唐四杰"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分析了他们雄壮刚健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4.
唐昭宗述评     
作为唐朝除去武则天外的第19位君主,唐昭宗一生极具悲剧色彩,他本来已与帝位擦肩而过,可又在掌权宦官的拥立下幸运即位,虽然他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尊礼大臣,梦想贤豪,但他年轻气盛,力图重振朝纲、毕全功于一役、压制强藩的做法,过于明显,从而触动了各个藩镇的利益,不仅难以成功,而且本人还被强藩首领朱温派人杀害,让后人为之扼腕.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塑造了各具风采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豪侠类故事展现了风姿各异的豪侠义士和刺客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义"称侠、以"武"称侠、以异术称侠三种,其实也是豪侠形象演变的三个阶段。而该类作品中的不少传世佳作,对后世的文学、尤其是武侠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确定了侠的内涵为"武"与"义"相结合,而且为其中的人物形象起到了借鉴和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叙事逻辑解读唐传奇,着眼于故事内容,唐传奇主要有复仇式、报恩式、劝诫式、觉悟式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逻辑序列。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传奇的艺术成就,说明了唐传奇是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认为书法艺术发展到清末,帖因翻刻过多,已失其本来神韵,唐碑不得自然之美,故应尊魏碑。唯习魏碑,才能一改清末书坛萎靡现状,才能窥见古人的面貌。客观地讲,尊魏碑,弃帖、卑唐碑,这种书法艺术思想有其片面性。  相似文献   

8.
贾薇 《文教资料》2007,(26):69-71
宫女制度是帝王制度、封建专制制度的衍生物,压制了女性的人格和自由,历代中,唐的后宫尤为庞大,宫女制度为唐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从侧面反映唐宫女制度的宫词入手,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对这一制度作进一步讨论,望起补充之效。  相似文献   

9.
正确解读唐加勒克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唐加勒克研究中,应该多视角、多层面地从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哈萨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的角度来解读唐加勒克,探寻他的伟大与平凡。同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方可规避对唐加勒克的误读,实现全面认识唐加勒克和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唐传奇创作群体在传奇文本深层结构中真实地呈现了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文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空白"、"召唤结构"理论及拉康的"镜像"、"主体"理论对唐传奇文本进行深层解读,从而发现在唐传奇浪漫瑰奇艳冶迷离的诗性气质下,掩盖的是创作群体内在精神的孤独压抑困惑与彷徨。他们深刻地体验到现世生存的不自由,他们在这种不自由中体证自身生命力的萎缩,他们在种种利益角逐中异化失声。因而他们不是浪漫的,而是压抑的;不是自由的,而是怀疑的;不是自信的,而是彷徨的。  相似文献   

11.
法国学者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理解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明末清初出现的唐宋词集副文本大致包括:封面、标题、牌记、序跋、题词、目录、正文、注释、插图、评语、附录等,这些副文本所包蕴的内涵各不相同,在文本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亦有所差别,因此,其传播指向也有区别,能从不同角度起到扩大正文本的传播效果、拓展正文意义空间的直接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作品被鲁迅称之为"始有意为小说"。传奇作家们因所处地位、环境、社会经历等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创作动机,本文将其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纯粹以娱乐为目的、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牛李党争中的相互毁谤、表现自己的文才、宣扬佛道以惩戒世人和抒发心中的"不平之鸣"。  相似文献   

13.
回纥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与唐来往密切。在唐与回纥的交往活动中,其与唐和亲达八次之多,为唐与少数民族交往之最,是唐与回纥政治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笔。通过分析八次和亲,从中了解有唐一代和回纥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从史传到志怪再到小说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唐传奇作为一个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唐传奇作为成熟的小说体裁出现在唐代除了外部环境的催促和文学自己的发展之外,唐代的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唐传奇的成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冲击下,书法艺术面临新的抉择。在清中期金石考据学的影响下,以康有为为代表受到西方艺术思潮影响的学者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了新兴的碑派。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尊碑卑唐”。在中国书法史上掀起了一场书法审美的大变革。书法理论、创作基于对传统碑帖的融合,给近代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唐传奇是模仿传记文学而创作的一种小说艺术。从创作主体的接受角度看,唐传奇之所以模仿传记文学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史说同质”的观念决定了唐传奇除了模仿传记文学之外别无选择;二、古代小说的非正统地位迫使唐传奇向史传文学靠拢;三、传记文学的叙事特征、文学表现和艺术风采为唐传奇树立了模仿的范本  相似文献   

17.
唐文治是交通大学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他在1907-1920年掌校的14年时间里克服诸多困难,将学校办成享有"东方MIT"之称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自始至终都得到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的帮助.以此为基础,盛唐两人的关系从公务性逐渐扩大到各自的生活圈,形成公私结合的社交网.这种公私结合的社交网在各自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唐文治因学校经费和友人生活问题而商求于盛宣怀;盛宣怀也因子弟入学托事于唐文治,彼此关照,促成许多事情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8.
唐东都洛阳既有规模宏大的禁苑神都苑,又分布有宫廷园林、邸宅园林、寺观园林等,堪称一座古代园林型都会。业经考古发掘的白居易宅园遗址,西邻伊渠,北为邸宅,南部为宽阔的南园湖面,其具有"导水入园、环池置景、疏密有致、追求自然"的造园特征,在唐东都乃至唐代的园林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唐·璜这一角色充分展现了莫扎特独有的音乐风格。笔者通过分析这一角色的音色、共鸣、音量,起音、音准、语言,音域、声区转换以及呼吸控制、句法,在展示莫扎特人声处理特点的同时,从技术层面更准确地诠释了唐·璜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20.
关于唐传奇中李娃形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李娃传》中的李娃形象并非许多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类型化、平面化的人物形象,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和故事的发展,李娃性格由诡诈、冷酷、无情逐渐转变为善良、忠贞、多情,清晰地呈现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立体性、多面性,这正是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所说的"圆形人物"所具备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