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冯绍秀  高英欣 《文教资料》2008,(35):123-125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音乐课程属于人文课程,音乐课程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之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我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回顾"、"<音乐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鼓励音乐创造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遵循音乐创新教育的理念,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感悟和挖掘,注意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3.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为背景,以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高师音乐教学为前提,针对审美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声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转变高师声乐教师教学观念、加强高师声乐教师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审美的体验、紧扣情感因素,激活学生心灵中的审美感受的高师声乐课程审美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育部门工作者要树立"全面为孩子终身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教育理念。国家课程的重要部分包括音乐课程,是为全面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课程。初中阶段学习音乐是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提高的重要时期。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课程不能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要求:“音乐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本文从音乐教学实践出发,在新课程理念下探讨高中音乐几点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改革在路上,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农村初中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利于破解音乐教学原有困境,探寻创新音乐教学之法,助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与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性,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本文将主演围绕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渗透与体现。  相似文献   

8.
孙晓利 《教育艺术》2005,(12):23-23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已成为音乐教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成败。音乐教学要真正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出发点,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作业的设计应与学生的实际体会紧密相关,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更加趋向于生本教育理念,更重视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相匹配。而新课程背景要求音乐教学与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强化音乐作业的自由开放性、创新互动性,并让学生能够更积极自主地去创新学习、灵活思考以达到素质化教学的目标。同时教师应从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悟分析、欣赏体验以及自主创造,来突破固化式音乐作业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是通过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相似文献   

11.
赵秀荣 《成才之路》2010,(21):40-41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新课程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新课程必修模块有音乐鉴赏,选修模块有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共六个模块。音乐新课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音乐新课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为本,体现综合的教育理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基本音乐素养差距很大,普通班与特长班学生的差距则更大。因此,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我们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73):161-162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通常是应用现有的教材资源以及简单的乐器进行教学,所以学生也只能够被动式地接受声音教学。由于音乐教学课程过于单一枯燥,所以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有效发展。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大部分师生认为音乐属于副科,所以并未充分重视音乐学科教育,也无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分析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认知。  相似文献   

15.
杜祝霞 《孩子天地》2016,(7):210-2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在小学课程中得到了重视,希望通过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小学的音乐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音乐教学课堂的设计,没有充分把握学生和音乐教学的特点,充分地对音乐教学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设计进行相应探讨,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目标,从而全面完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发展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并强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兴趣培养和学生主动参与及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发展,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以音乐的美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地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顾红平 《考试周刊》2013,(68):184-185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音乐课程把审美作为重要理念。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审美意识,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实践,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审美教学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力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每个高中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希望也发出了挑战。本文笔者就高中音乐鉴赏课为切入点,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将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情感激发、情感深化、情感表现等几方面的教学策略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让音乐在每个小学生的心灵中深深扎根。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新课标准的实施,为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笔者就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转换教学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新理念的突出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